你就当个故事听听
我今天想说个故事,你就当这是个故事来听听就好了。
3月3日,一个读者跟我留言,自己考研失败,男友劈腿,父母从小不管她,加上找不到工作,吃了三个月泡面的她,决定跳楼自杀。
但是在天台,因为一个在晾衣服的小女孩给了她一颗糖,她决定不死了。
她觉得活下去,很值得。
几个月的委屈,竟因为陌生人的一颗糖,而治愈了。
3月6日,是我与抑郁症抗争的一个多月。
我隐藏得很好,身边没有人知道我病了。
那天晚上,我脑子很乱,特别绝望,但我的发小,因为打不通我的电话,预感我可能出事了。
最后他通过我公众号的商务电话联系到了我,我骗他说我没事,他却非常激动地警告我不准干任何傻事。
我和他不常联系,但这段时间,竟然满屏都是他的安慰。
故事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矫情,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抑郁了,我是个很怕死的人,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在那一刻就想不开了。
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
如果那一刻,不是因为有人拽住了我,我可能不会这么快就从困境走出来;
如果那一刻,不是因为小女孩的一颗糖,那个饱受生活折磨的女读者,可能不会悬崖勒马,重新鼓起勇气活下去。
这个世界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所谓活下去的动力,原来只需要我们的一点点善意和关心,就可以了呀。
7年前的今天,她自杀身亡了
7年前的今天,微博上有个叫“走饭”的姑娘,发了一条“自杀微博”。
她说,“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条微博一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轰动,暖心的评论一条接着一条:
毒女子Khuntoria糖: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抑郁期的…难过的是你没有坚持下来…翻看了你以前的微博…感触很深…也许你的那个世界和想象中依旧不一样…但要好好的…用另一种方式好好的生活…
super凯盈:“走饭”姐姐,你为什么要寻求一死,抑郁症没什么,不开心,来找朋友聊聊天。但说什么也没有用了,祝你在天堂过的快乐,祝福你!(请大家多关注有抑郁症的朋友)
茵语-BB太美好:太可惜了,其实任何情绪都是可以通过转换思想自我化解的,既然你选择了这样的路,只能祝你一路走好。
可惜的是,她那时候已经去世一天了,这条自杀微博,是通过定时的时光机发出来的。
翻看她生前的微博,感觉得出,
这是一个有趣的女孩,一直在与全世界的孤独,进行着激烈的厮杀。
▼
因为害怕人群拥挤的地方,讨厌坐地铁,她幻想地铁在天上飞,一整条。
▼
她没什么存在感,自觉乏味,不敢小看每一个人,并认为这世界要是有人对她感兴趣,可能大便都会变得通畅。
▼
她经常失眠,敏感到在意右耳不舒服。
她的微博很抑郁,但是一个消极的人看完,只会觉得很释放。
会想,原来这世界,也有和自己一样消极的,甚至比自己还活得卑微的人呢。
▼
7年后,再次走进她的世界,发现这里已经留下了100多万人的足迹,被称为“微博上最干净的评论区”。
他们有的向她分享着
“快乐”
:
有的向她诉说着
“悲伤”
:
有的向她转达着
“这世界的新变化”
:
有的表达着对她的
“想念”
:
有人说,人逼死了人,还来挽留什么,多虚假。
但我在想,如果在她自杀前,能看到这些充满关怀、充满善意的留言。
她的决定会不会不一样?会不会有一刹那因此而动摇?会不会现在就走出来了?
或许会,或许不会,但我内心的声音,相信它是肯定的。
我相信一个小小的善意之举,足够将一颗冰冷绝望的心捂热。
我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美好,哪怕这个世界存在着暴力。
正如《奇葩说》里,柏邦妮问,
“一个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心里的苦。”
马东说,
“因为太苦,所以一丝甜就够了。”
你为什么要哭?
我很喜欢柴静的《看见》,里面有个真实故事,印象尤为深刻:
汶川地震时,柴静去做报道,碰到台里一个同事十分无助、眼圈泛红地,瘫坐在路边。
柴静以为他出什么事了,于是蹲过去,听到他在轻声道:
“就在大石板下面,压着一个女孩,他说,叔叔你救我。”
同事哽咽着:“我说我会救你的,可是我搬不动啊,我喊了,我疯了一样地使劲,我就是搬不动啊,我只给了她两个大白兔奶糖。”
接着,他的哭声突然喷薄而出:“只有两个......糖......啊......”
没能救这个陌生女孩,他在路边痛哭流涕,感到抱歉。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哭?这是什么意思?
我哭,是因为看见了一个善良的人,对一条鲜活生命的深深敬畏。
台湾有一个男孩,有天被查出了癌症。
化疗期间,他的头发全部掉光了。
可是令我感动万分的,是他班上10余个男同学,在班主任的带头下,陪他剃了光头或板寸。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男孩,“人生最难熬的日子,不用怕,我们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