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中国三明治”更名为“三明治”之前几秒,我缓了一小下,深吸一口气,付给了微信爸爸300大洋。
“中国三明治”这个名字,使用了六年三个月零七天。两千多个日夜,如一场绵延不绝的梦。
“中国三明治”确实是个有意思的组合,亦中亦西,乍看乍听,有错愕感,琢磨之下,似能会意。它是中国人长期存在的一种状态,特别是在三十上下的年轻人之中。
它是一个好的记录计划,有独特的气质。但是,它并不适合做一个可持续的文化实体的名字。
很多年来,对于不熟悉中国三明治的朋友,在初接触到这个名词组合的时候,思路要转上两个弯:“中国+三明治”是什么?“中国三明治”又为什么是一个以写作和故事为核心的文创品牌?这两个弯阻碍了一些朋友对三明治所做的好东西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三明治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写作课程、写作市集、在地文化挖掘、破茧计划。它越来越成为一个轻盈而丰满的文创品牌。在我认为理想的生活状态里,有一种是属于台式文艺小团队那样的,拿得起,放得下,轻装上阵,有无限的延展可能。
对于已经进入第六年,有了八位全职小伙伴的三明治来说,这正是我们喜欢的状态。
所以,在世事变幻如棋,我们也不再需要以国度定义自己的范围的时候,做这个决定,虽然感情上有诸多不舍,我却更明显地感觉到了饱满的新气象。何况,使用国家的名字,在注册认证等方面,都会带来诸多不便。
七年前,我还在伦敦读研究生的时候,想到伦敦的智库实习。那个时候有一个朦胧的想法,回国之后,可以做一个民间的研究机构吧。因为说出了这个想法,英国最大的智库没有接收我,或许他们怕我“偷师”吧。
回国这些年来,我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者,而是一个喜欢把写作、创意、文化、社会群体研究、行为艺术等等综合到一起,创造和探索新的内容生产的行动者。
“三明治”足够丰富和包容,里面的内容随时可更新,它符合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探索的状态。
同时,我们不会完全放弃“中国三明治”这个名称,它将成为三明治文创品牌旗下的一个故事记录计划,以独立而非商业的姿态存在。
希望大家和“三明治”一起,轻装上阵,再奔前程。
三明治创始人 李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