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最生活
最爱广东,最懂生活——大粤网城市生活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最生活

广州20条最纯正老街,全去过才算合格老广!周末逐个逛起!

广东最生活  · 公众号  ·  · 2018-03-18 09:00

正文

广东最生活
腾讯大粤网城市生活服务平台

最姐微信:gdzsh520

商务合作微信:124513363


在广州除了有高端大气的商场,其实还有一条条淡定地躺在 喧嚣都市中的老街, 在流动的时光凝固下来,照出一群漂浮跳动的尘埃。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刻都没有为谁而停止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陈旧的回忆,似乎就这样被尘封了起来了。



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之间,我们渐渐忽略了“老”的存在。就像广州那一条条老街,静静地待在那里,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你有多久没去看看他们了?



NO.1  最有故事的——南华西街



这里据说是广州海珠区的起源,所以就有了 “先有南华西街,再有海珠区” 的传言;时光荏苒,它早已从曾经的发源地变成如今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逛南华西街最大的感受就是 生活气息浓厚舒适 。这里一墙一瓦无不透着岁月的痕迹,小店基本都是街坊们自己开的,既是谋生的地方,也是家……



新城区崛起,旧城区老去。但毋庸置疑 这里的生活味真实而鲜活,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说的大概就是这里了。



走进南华西街,仿佛就像 闯进专属于他们的小世界。 明明处在同一片天空,为什么生活的感觉如此不同。


NO.2  最浪漫的——新河浦路



新河浦在东山口, 古街洋楼,幽深庭院花茎藤墙, 这里的洋楼,基本上由晚清民国时期由教会、华侨以及政府高官等兴建,在这里,你会有种错乱时空的感觉。



新河浦一带的五大名园(明、逵、春、简隅), 从前是英雄基地,现在让美人竞折腰。 这里的建筑小洋房,让你怎么拍怎么美,光线非常好,爱拍照的绝对不能错过。



几乎整个片区都是这些 充满历史味道和小资气息的街道, 别墅,随便一个转弯一个路口都能有新的发现。



小巷里光影斑驳,那种 安静自然的小资味道并没有现代矫情的堆砌感。 而是带着几代人的故事与乡愁的底蕴,把独一无二的韵味藏进老广州的脉搏里,生长出带着年轮光环的幽雅气质。


NO.3  最异国风情的——沿江路



如果说上海著名的是外滩,那广州就是沿江路了。一条著名的见证广州历史变迁的街,连着爱群大厦,长堤和沙面, 也是广州最异国风情的地方。



从沙面一路走下来, 粤海关,邮政博物馆,爱群大厦…和北京 路延伸在一起。




一边是老建筑,一边是珠江,珠江夜景超级棒!江风轻拂,这里的美是低调的, 惬意的人,静谧的珠江,百年老建筑。



晚上 坐上船,体验一把珠江夜游, 再往前走,还有繁华的酒吧街,这里是老广州人夜生活的起点。


NO.4 最小资的——惠吉西



在广州民国时期的惠吉西,是那时候 最具“小资”风情的一条街, 红砖外墙、花窗拢趟,吸引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青睐。



民国前后又有不少文人雅士迁入这一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这里又 被称之为“小资街”,楼房被称之为“红楼”。



惠吉西不算大,短短几百米,一会就逛完。 花窗拢趟, 时光无法带走红楼的优雅。 路旁的建筑也被高大的树掩映着,往客走在百年巷子里,悠然自在。



时间若回放80年, 也许还能在这红砖绿瓦欧陆风情的小楼里找到知音。 只可惜我们迟到了80年,错过了这一栋栋老房子里的温情故事。


NO.5 最古老的——北京路



都说广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千年商都,很重要的见证者就是这条千年古道北京路。到现在北京路依然是 广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2002年,北京路整饰 千年古道工程, 如今我们看到脚下的古道,便是那时整饰的。



在游客看来,北京路在广州的地位,就像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春熙路;北京的前门大街, 这里浓缩着广州的历史文化和人 文气


NO.6 最时尚的——十三行



说起十三行,一定会觉得熟悉,清朝、民国时期,这里是大商贾的汇集之地。这里也是 当时中国著名的通商口岸。



可是终究没有挡过历史变迁带来的没落,十三行的历史 如烟般淡出人们的视野, 沉寂在荔湾区十三行路一带的老街区中。



现在的十三行,还是 广州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 各种新款旧款的衣服爆款,很多都能在这里淘到便宜好货,时尚时尚最时尚。




如今,十三行路大部分建筑 依然保持着欧式风格, 多为三层楼结构,底层作货仓,二三层作漂亮公寓,符合广州人务实的基调。


NO.7 最具胸怀的——清平路



广东人喜欢喝汤,相信没有人会反驳。在每位广东妈妈手中也都有自己 独家的靓汤秘方, 除了秘方,煲一煲好汤,还要去 TA们的“秘密基地”——清平路 逛逛。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就没有在这里找不到的汤料,每天来到这里学识问药的洋少年无数,他们把这里当作 学习东方神秘文化的民间基地, 期望更接近传说中的李时珍。



清平路中药材市场,保持着百年来广州人经商的习惯,又因地处老城区,无论是人文风气还是外在模样,都最大程度 还原着民国时期的模样。



全广州唯一允许合法经营医药材的市场, 地处中医院、沙面之间,外人把这里当作圣地,对广州师奶来说,却是能给一家人带来健康的日常去处。


NO.8 最有情调的——上下九



有人说, 广州的怀旧在西关,西关的记忆在上下九。 我说,上下九的历史太久,恋爱中的现代男女需只争朝夕。



夜深人群散去, 它风采依旧,步行街的骑楼建筑连绵千米, 在保留西关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



在上下九,除了未曾见过的夜色,也有你最不能错过的美食,1 0块钱也能吃的你满嘴流油, 就在上下九的小巷子里,地道广州人的最爱!


NO.9 最有气质的——应元路



应元路修建于1952年,得名于 “应元宫”和“应元书院”。 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麾军南下广东,儿子尚之信就在越秀山麓兴建了“应元宫”。



在应元路走一遭,心中油然而生两个字: 骄傲。 西段,是雄伟的中山纪念堂、见证南粤足球兴衰的越秀山体育馆,百年名校广州市二中。



应元路的东段,则是“三大园林酒家”之一的北园酒家、开了十几年的沙湾甜品。 古巷清幽,是百年的沧海桑田。



加之于应元路的一切,如此醒目,而这条街,内敛到了骨子里。 身怀绝技,却从不得意忘形, 应元路所透露出来的智慧,更值得老广州骄傲。


NO.10 最民俗的——荔枝湾涌



历史上的荔枝湾旧址,北至冼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相通,西至西场注入珠江, “广四十里,袤五十里”, 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涌的西关风情,天下仅有。 一河两岸的景观,既保留了旧时建筑的风格,又增添了鲜艳的花草来衬托。



荔枝湾涌是广州旧城的缩影, 时代在变,但它的美永远不变。


NO.11 最美味的——西华路



在满是故事的骑楼下,排列着一间间 经过岁月洗礼的小店 它们传承着属于老广的味道......



广州是美食之都,而广州的美食精华也凝聚在街边小店,凝聚在西华路,一条不过1600米的道路,走过它不仅 看尽广州2000年沧桑,还能吃遍一条街 的广式美食。



褪色的招牌是岁月在这家店留下的痕迹, 店铺虽老旧,环境却保持干净整洁,一碟鸳鸯肠也不过8蚊鸡,物价可以说低得不像在广州,步入这间店好似穿越回10年前。


NO.12 最好吃的——同福路



如果说宝华路是“河北”的老字号一条街,那么同福路无疑就是“河南”的老字号一条街。一条街 分同福东、同福中、同福西三段, 我们能从早吃到晚!



开业起码20年的赞记龙凤饼店;连开三间铺面的35年历史的芬芳甜品;一开十几年的拥有30款出品安乐炖品; 快20年,还卖3块的品味碗仔翅; 陪街坊走了60多年的森记小食店……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吃货街, 每次路过都吃得忘乎所以, 就算从早吃到晚都毫无压力。


NO.13 最有钱的——长堤大马路



广州长堤,从修筑开始就与商业、金融有直接关系。百余年前,张之洞为 “防洪”、“兴商务” 而兴建广州长堤,将西关的繁富引向长堤。



88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沿江中路193号亲手创办中央银行时,长堤受自清代一口通商以来的带动, “坊港纵横,货物如炽”, 成为各国商贸业和洋行抢滩中国的滩头阵地。广州长堤自此 受称“中国金融第一街”美誉。



100多年后的今天, 经历繁华、没落与复兴之路, 广州民间金融街的重新建成,推动百年长堤发展金融再出发。



很庆幸这一大片 古旧却又独具魅力的骑楼群保存完好, 仿佛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时代特征凝固进钢筋水泥里,一个世纪后,依然气派、威严……


NO.14 最地道的——高第街



高第街东起北京路,西至起义路,全场约550米, 是广州著名的古老商业街之一。



昔日的繁华,更反衬出如今的萧条。 当年在这里拥有一个豆腐大小的铺位,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再努力经营也只剩苦苦支撑。



拆迁、改造、保留……关于高第街的未来,外界的传闻不断 。短短500米的路上,轻易走完;悠长30多年故事,又难以品完。



这里 见证着广州商业的雏形-发展-繁荣-萧条, 留下来的除了那段光辉岁月,还有沉淀于此的人文历史,对于拥有那段记忆的人而言,深刻而难忘。


NO.15 最书香的——文德路



在北京路一路之隔,还存在着一条广州历史悠久的文化街, 与北京琉璃厂、上海城隍庙和南京夫子庙齐名, 它就是——文德路。



文德路之所以被称为 广州“文化第一街”, 是因为在短短700多米的街上,却拥有着300多家古玩字画店。



沿路可见 各种国画、书法、油画作品林林种, 甚至一些字画店的门前,还可见文人即席挥毫,显示着这条千年古街的文化底蕴。



附近还有文德路小学(听说要就近搬迁);十三中;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曾经的85中)等名校学府, 果然是在广州文化历史中心地带。


NO.16 最走心的——珠光路



珠光路建马路于上世纪20年代,“珠光”二字得名于路旁的珠光殿。 旧时,珠光路一带靠近珠江,居于中心城市之外。 如今,珠光殿文昌宫早已被拆除。



明清时候,珠光路成为 广州城内外贸易必经之路, 出现集市小街,周围逐渐热闹起来。清末至民国初,林立的骑楼也为珠光路带来了商贸之风。



珠光路遵循 “修旧如旧,新旧共生” 的原则,既有创新配色,还有对传统骑楼韵味的保留!处处体现出属于广州人的生活气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