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案君
文案分享类第一平台。广告文案︱创意文字汇︱品牌秀,听说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开年,看品牌如何「哄」你上班 ·  昨天  
新行情  ·  抖音出现发财机会,有商家已经在闷声搞 ·  2 天前  
新行情  ·  抖音出现发财机会,有商家已经在闷声搞 ·  2 天前  
文摇  ·  当deepseek成精,人类能干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案君

写过文案不代表会写文案

文案君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8-19 11:11

正文

文案,不止文案。 文案君(Mrcopywriter)你的文案学习站!



本文为文案君专栏合作出品

来源:公号文案的美(id:smartcopywriter)

合作作者:键人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朋友?


状况一: 会开illustrator,拉一点矢量图以及会把东西放大缩小复制上色,顶多再加上个去背。


就开始指导你的设计不行,配色不行,合成不行,美感不行。


然后就说自己也会做设计,其实也算是半个设计师。


状况二: 买了一台单反,型号不拘,然后跟过几团外拍,拍了几张风景照,出去吃东西时也随手拍了几个美食,虽然对焦经常失误,但因为每次都拍了几百张,然后挑出一两张觉得最满意的晒上去,就有人夸说「拍得真好。」


就开始说起摄影经,说摄影的技术,教起快门与光圈的知识,并批评起许多人的作品,还说自己与大师之间,只差在相机规格而已。


然后说自己也算是摄影师,只是工作忙没办法好好拍照,还说拍照不能当饭吃,所以只是随手拍拍当兴趣就好。


状况三: 假日时常喜欢去吃大餐,吃完后发表几句评论,然后说自己是美食家,味觉很敏锐,舌头很挑的。


状况四: 开个微博、公众号,说自己在做网络行销,开始指导别人文章怎写,圈粉该如何圈云云。


状况五: 学生时期拍过几个小短片,就常说自己也是导演,只是没钱拍片而已。


状况六: 上了几堂理财课,买过几张股票小赚一些,于是就自称理财专家,逢人便谈理财经。


状况七 ......


不举了,再举下去大家都要没朋友了。



这样的人我称之为“管子人”。 就是以管窥天,自以为是,拿着手上微小的成果,就以为是自己所看见的天了。


然后自己本身就是空心又乏味的管子,整天拿根小管戳戳人就开心了。



管子人有这三种特性:



1

不学无术,眼高手低


没有自己真的专精的东西,但却老是对别人专精的东西不屑一顾,觉得随便学学就好,那么认真也没厉害多少啊。




追求速成,惰于行动


喜欢到处上课,或看似看很多不同类型的书,但都没有真的动手去苦练,好像什么都能够说上一点,让人有认真上进的错觉。



不明所以,推责无为


每件事交到他手上,都可以出各种奇怪的问题,而他也总是有各种理由可以解释,但不管解释多少,却都无法把问题解决,似乎问题总在别人身上似的。



管子人是中空外实的,他可以说许多大道理,但是总是经不起实务的考验。


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爱说大道理而已,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而已。


管子人真正的问题, 是在于他们懒得踏实的积累。


学技巧与下苦工 没有积累,哪来的涌现 这两篇文中,我都有提到关于专业学习的过程。


一定是需要时间的。


每一项技能的学习,中间一定会有一段是漫长苦涩无趣的过程。


短则一两年,中则三五年,长的话十年到一辈子都是。


但是管子人只想要3、6小时,或是30小时、2个月密集训练班,就想要学会一套完整的技能。


当然, 管子人不指望这技能真的能当饭吃,重点是能让他学起来后,看起来像一回事就好了。


所以他们喜欢学很多套路,但又不喜欢练习这些套路,也不想深究这些套路背后的原理。


他们喜欢看干货,而不想听心法观念原理,觉得那些都是啥扯理论派。


他们喜欢看一堆厉害的案例,而不是去思考案例背后的方法跟原理。


他们喜欢练习许多华丽的技巧与招式,而不喜欢基本动作的锻练。


他们总喜欢谈大品牌大预算做的事,然后不断埋怨自己只能负责的小品牌。


而忘记自己的能力根本扛不起大预算的挑战。


好了,管子人大概就是这样,你心里一定浮起了许多人选。


也小心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许多领域都常被管子人看不起,尤其在营销领域里,更是许多管子人都可以插上嘴的领域。


像是对于设计、文案又或者是现在许多人都喜欢谈上一两句的使用者体验等等。


更不用说是什么大数据、AI等最新名词,一定是管子到处参加讲座,也要碰上几句的话题了。


其他不说,我们就说文案好了,这可是管子人最喜欢谈的东西了。


不过就是写写字嘛,打字谁不会呢,瞎扯个几句洞察啊、走心啊、标题的技巧也都是会。


而且反正看不到别人的成果,所以凭自己主观就可以认定好坏了。


自己不喜欢的,这文案写不够走心。


自己喜欢的,这文案还可以,但要我来写一定更好。


不需要了解别人背后的策略、精神、目的、也不用烦恼别人的顾虑、资源与调性 (噢调性就是我认为不符合就不符合,因为我认为这品牌的调性应该是我认为这样。)


然后整天分享一些别人写的小清新文案,说人家写的质感多好,格调多高,文案就该这样风花雪月。


或是一些爱用双关、谐音、压韵等修辞的趣味文案,说别人真有创意真有趣。


结果自己还是连一篇产品文案都写不好,软文也写得生硬,只会写四字金句,或是硬凑一些没意义的谐音韵脚。



专业并不是成功,而是能持续地维持品质与产出。


没有一直在这领域里打转,不断地测试新的可能,那只会让你慢慢成为一个管子人而已。


进一个领域不难,难的是留下来。


会使用一个技能不难,难的是用这技能赚到钱。


学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了解这一件事背后的原理。


要想成为实心人,你需要做难的事情。


而且是一直做。


以文案来说,小案子打基底,大案子拉格局。


小案子很多很杂,但透过这许多琐碎的细节,可以让你懂得一个领域的各种面向。


而有机会碰到大案子的话,则可以拉高自己的思考格局,预算6千跟6万,是不同层次的思维,6万跟600万,也不是把原本的事放大一百倍就好了。



每一个大格局,都是由小细节累积起来的。


要做好小细节,也需要有大格局的全面性思考。


熟能生巧,巧不一定好,但一定比没在写的好。


剑要常练才会利,笔要常刷才能顺。


不是做过就代表会了,更不是曾经看过就代表懂了,也不是上过几堂课就好像能上手了。


每一个历程都是一个入口而已,持续的历程,才是你在这条道路上实在的考验。


每个实心,都要小心是不是随时代改变渐渐空管了。


让自己时刻保持在运行阶段,持续学习,接触最新的知识、工具、观念与技术,才能够让自己常保在「会」的阶段。


时代成长的快速,有些核心虽不曾改变,但已经繁花盛开,末端各表了。


掌握核心,也要与时俱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