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地选择来看,清明节国内旅游市场流量聚焦于两大方向:周边短途游和网红城市游。去哪儿数据显示,从出行半径来看,2小时高铁圈内的旅客流动频繁,如京津冀、江浙沪、成渝、两湖、珠三角等。
游客们同样偏爱那些风头正盛的目的地。食客们并不满足于在外卖平台打着天水麻辣烫招牌的店铺里下单同款,更要亲临现场一探虚实:截至3月20日,同程旅行平台天水旅游近一周的搜索热度上涨616%,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76%;婚恋市场更加春心萌动,携程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开封整体旅游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超7倍,显然受到万岁山景区“王婆说媒”的强势带动。
短线游节省了周折交通的时间成本,更契合休闲需求;打卡游提供了可供说道的社会资本,更贴近社交需求。二者的火热都可以预期。而今年清明,常规“行情”之外,新兴的小城目的地也正异军突起。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从平台预订增速看,大同、淄博、天水等城市民宿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超50倍,其中大同市增幅达70倍——和平台此前披露的数据对比,这一增长相当惊人。
来源:途家民宿
富贵轮流转,城市有无“最大承载量”?行政管理又该如何接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面对预订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目的地城市应在住宿、餐饮、公共交通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预案,将民宿、帐篷、房车等纳入临时可扩充的住宿体系中。对于大游客量的景区或旅游热点区域,要善用大数据提前预判,做好游客的引流工作,避免游客在某一点的过度集聚,引发交通拥堵,游客也难有好的体验。旅游目的地一旦遇到大游客量的情况,应该从内部、外部双向导流,将游客引导到其他温点、冷点景区及周边近距离城市。
同程旅行数据预计,清明小长假不仅会延续近年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趋势,还将见证新兴目的地旅游市场的快速崛起。
新兴目的地缘何成为爆款?营销是其中关键一环。从哈尔滨到天水,当地政府“抄作业”“宠游客”的组合拳背后,都被证实有社交平台、媒体等多方的流量扶持作为营销推手。
正如火山引擎文旅行业解决方案负责人宋博文介绍,在淄博、泰安、长沙、南京等网红旅游目的地的打造过程中,都有着火山引擎的参与探索。作为向抖音提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业务部门,火山引擎着力研究城市产业发展与目的地旅游营销的结合,还成功赋能西安文旅,创造出“不倒翁小姐姐”“李白穿越吟诗”等出圈话题。
来源:央视春晚截图
旅游营销往往围绕核心吸引物展开,东北冰雪西北美食都是如此。而聚焦清明市场,除了赏花、踏青、放纸鸢以外,还有什么要紧事是游客们关心的,也是目的地能发掘的?
马蜂窝给出的答案是“新中式生活”。其发布的2024年春季“旅行蜂向标”显示,继马面裙爆火后,年轻人对于“新中式生活”的追求从穿搭蔓延到旅行,逛茶园、品春茶热度高涨110%。
“‘新中式生活’这一概念对于年轻人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称,“从热度连年居高不下的博物馆游,到去年由求手串带火的寺庙游,再到今年春节期间刷爆社交网络的民俗和非遗体验游,以及近期热度持续上涨的采茶游,年轻人对于中华传统的文化的偏爱,以及‘跟着兴趣去旅行’的强大行动力,将为更多小众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带来无穷机遇。”
来源:Pexels
吴丽云为节事营销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从品牌上,要通过年复一年的持续宣传,形成知名节事品牌,筑牢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是内容上,节事活动要兼具观赏性内容和体验性内容,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第三是从营销渠道上,要采用当下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新媒体方式,实现传播裂变的效果。关注清明这一节点,则可以结合季节特色,在春暖花开之际推出文化研学、花朝节节庆活动、户外运动等主题活动。
不过,在吴丽云看来,没有哪个目的地城市可以永远在“热流”之上“舞蹈”,从游客消费心理和认知规律看,“喜新厌旧”是必然的。目的地要抓住机遇,在“当红期”做好游客接待,形成口碑宣传;而要尽可能保持长期吸引力,关键则在于打造并提供丰富的、创新的,且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