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画啦啦少儿美术
画啦啦少儿美术,在家创想在家画!60万妈妈首选的少儿美术品牌,学儿童画,玩创意美术,给孩子快乐和想象力!这里免费学画画,玩幼儿手工,给孩子艺术的滋养。【关注并入群,免费学公开课,获名师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斯医学  ·  Nature重磅:饭吃“六分饱”和间歇性禁食 ... ·  5 天前  
火石创造  ·  发展新质生产力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画啦啦少儿美术

几岁上什么兴趣班?比这更关键的问题我们却从未想过

画啦啦少儿美术  · 公众号  ·  · 2017-08-06 19:30

正文

原文 | 大J小D

(ID:jiayoubaobao2015)


1


闺蜜的儿子3岁,最近她在想,要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于是网上搜了一下,看了很多关于各年龄段上兴趣班的指南,就来和我分享:


我儿子现在3岁,我打算先让孩子去学舞蹈,等到他5岁之后,再让他学习一样乐器,我看过了,我觉得学钢琴很适合他。


听着似乎挺有规划,我就问了一句,你这么决定的考虑因素是什么呢?


闺蜜很疑惑,反问我:什么考虑因素?我根据指南上说的啊,舞蹈最好从3岁开始学,钢琴等这样的乐器最好从5岁开始学。


我继续问:你在做这些规划之前,你儿子是已经接触过了这些舞蹈和乐器吗?我指的不是学哦,只是看到过听到过。或者有没有其他东西,是他现在接触到了很感兴趣的呢?


闺蜜在电话那头沉么了很久,才和我说:这还真没有,我以为有了指南,按着什么年龄该学什么去规划,给孩子按部就班地报班,就好了。那所以我到底该如何规划孩子接下来的教育的兴趣发展呢?



2

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先和她分享了我朋友的一个故事。


我的这个朋友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她儿子从3岁开始就进入了纽约的天才项目。当时我第一次听到那个学校名字时就惊叹,好牛啊,怎么做到的?


她却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没什么,就是从小多带他去看博物馆、美术馆,他好像从小就比较有好奇心,看的多了,自然就了解的多了,而这些就是天才班会考核的内容。我女儿从小学习芭蕾舞,前不久还去了巴黎演出。


我当时听到又问,你当时是怎么决定让女儿学芭蕾的啊?这个很苦啊,如何坚持下来?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她决定的,她女儿自己的决定。


她和老公都爱看各种演出表演,小时候经常会带着一双儿女去看。不知不觉间,女儿就爱上了芭蕾。当然啦,过程中也过辛苦的时候,但每次当她女儿畅想自己舞台上跳舞优美的样子,就会继续咬牙坚持下来。


我记得曾经在一次课堂上听过这样一句话:“目前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默认孩子是个空杯子,我们迫不及待想要往里面倒水,却从未想过孩子的杯子是否真的是空的?他们是否需要水还是要别的东西?



3

学龄前启蒙多提供可能性



谈到学龄前孩子,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进入这样一个思维,这么小就XXX,她能懂什么?于是,我们总是在等孩子“准备好了”。


可惜,孩子并不会来告诉我们,他们是否准备好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寻找外界参照物了,就有了这样的标准化时间指南,就有了“我看其他孩子现在可以XXX,我是否也要XXX”的疑问和焦虑。


不知道这样的情景大家是否有共鸣,我当年就是这样的。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教幼儿英语的老师,她告诉我,英文的启蒙叫做enlighten,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让东西亮起来”


孩子从生下来后就一直“准备好的”,只不过他们的大脑和心房都是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启蒙去投射一束光进去,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无穷宝藏。


我曾经在不同场合都和妈妈们分享朋友这两个孩子的案例,常常收到的反应就是,两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教授,基因好。


我觉得他们的说法不全是错误的,我觉得这关键因素也许并不是因为基因好,而是正因为他们是教授,他们带孩子去体验的,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平常事。


这样的耳濡目染就是源源不断地给孩子照射光,最终让孩子发现了自己内在巨大的宝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在驱动力。



4

学龄前启蒙多想“无用”


那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投光呢?就是要多想“无用”。8个月开始就进行英语启蒙?1岁带着孩子看艺术绘本?2岁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3岁带着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


如果纯粹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这些孩子都不会懂,不如等孩子大了再做。但如果我们回到启蒙本质,我们在给孩子的“每个房间”投射一束光。学前教育的本质就是提供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某一束光就会反射成一道彩虹。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做反了。我们成了那些一股脑给孩子灌水的父母,而且更要命的是,我们还不是细水长流地灌水。


要入学了,看到其他孩子会了,突然就让我们有了紧迫感,于是我们打开水阀拼命灌水,给他们报这个班那个班,结果导致的反而只是让孩子反感而已。



没听过歌曲体验过音乐的美妙的孩子,突然被要求每天练琴1小时,怎么会对乏味枯燥的练琴喜爱呢?


没接触过名画,感受过视觉盛宴的孩子,突然被要求每周去上一节画画课,又怎么会端坐一小时呢?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回归枯燥、无趣和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之前的那些爱,那些我们觉得孩子不懂,却让孩子体验到的最原始的快乐经历,那些他们看着这些东西时闪闪发亮的眼神,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有决心和毅力去再坚持一下。而这样的经历,也许就是现在此刻我们所认为的“没用”吧。



5


教育的本质不是去灌满那桶水,因为那样的话,孩子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我们来驱使。而且等到桶满了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潜力的时候。而且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累了倦了,不想再灌水了。


所以,不是看着指南来安排孩子学什么兴趣班。而是从现在开始,多带着孩子去体验这个世界,让他自己主导去发现真正感兴趣的。


所以,不要总是去衡量有用没用、孩子有没有学会,从现在开始,发自内心地让孩子去体验探索的美好,享受求知的快乐。


要相信孩子的格局一直比我们大,不要在养育过程中局限了他们。


孩子的兴趣,不是用来规划的

培养孩子的兴趣,关键在于

带孩子多尝试、多探索、多体验!

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妈妈一起

用心挖掘孩子兴趣的宝藏!

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暑期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