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数字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据《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2.28%。尤其是在当前贸易摩擦、经济增速下滑、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的背景下,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是5G建设和规模商用的关键之年,新一轮科技浪潮有望以5G建设为开端,渐次进入终端、内容、软件的繁荣阶段。5G商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通信领衔的科技发展对提振国家经济意义非凡。然而自2019年6月6日5G正式牌照发放以来,市场存在着对于运营商5G建设强度较弱、进度较慢的担忧。不过近来运营商密集的积极表态以及在中报发布会上对于资本开支的一系列调整,无疑为5G通信新基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据C114报道,在6月26日举行的中国移动5G+发布会上,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今年将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并将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服务,到2020年为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紧随其后表态称,2019年将在超过40个城市提供5G服务。
此前中国移动宣布2019年将仅建设3-5万个5G基站,当时预计三大运营商2019年的建站总数也只有8~10万个。
但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明显上调了三大运营商的建站预期,要达到运营商宣称的5G网络覆盖强度,我们判断2019年、2020年全国建站数量将达16万、80万站,远高于此前预测水平。
而8月份以来,在运营商中报发布会上的5G资本开支调整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年初三大运营商的5G资本开支分别为:中移动170亿、联通60~80亿、电信90亿。目前中移动上调70亿至240亿元,联通直接调整至此前上限80亿元,电信则维持90亿元不变。整体5G开支提升比例达20%以上,届时实际的基站发货量有可能更多,5G建设全面加速。
另外,联通电信在中报会上关于共建共享的表态,对近期投资者的心理有所扰动,大家倾向于认为节约的4000亿资本开支,将会导致通信产业链直接减少等额的收入。
但是我们认为:1.共建共享推进仍存不确定性,核心障碍在于投入和利益的分配方面;2.各节约2000亿应基于“联通+电信≈2×移动”的假设,然而在3/4G时代事实情况仅为“联通+电信≈移动”,5G时代仍将延续此趋势,此前资本开支预测亦基于该假设进行,故实际减少资本开支远不达4000亿水平;3. 过去联通+电信网络存在大量区域重复覆盖、边缘区域覆盖缺失的问题,共建共享起到的最大作用是使联通+电信网络覆盖能力更优秀,减少重复浪费;4.即使按最乐观估计,共建共享果真降低22%资本开支,对于中兴通讯、深南电路等行业龙头的影响亦在7%以下。总而言之,5G联通电信共建共享,行业加速趋势不受影响。
3、
投资策略:
把握网络设备、终端、应用三大主线
3.1、5G网络已开始规模建设,设备侧业绩景气度大幅提升
2019年是5G建设元年,虽然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超1.5万个,但国内规模达400亿以上的5G支出将主要集中于下半年释放。因此我们预计,2019年的无线侧支出,不仅同比增长有望达到20%,下半年相对上半年还将有25%左右的环比提升。
再来看全球的5G进展,基站发货量亦增长迅猛。
截至6月底,华为、诺基亚、中兴、爱立信分别获得5G订单50、42、25、22个。
受欧洲、亚太、中东等地区5G建设的拉动,华为5G基站出货持续强劲(3月底7万站、5月底10万站、6月底15万站,预计2019全年50万站、2020全年160万站),中兴目前亦已斩获5万站。
预计2019年全球5G基站发货量有望达100万站,而5G网络设备侧最显著的投资机会集中在通信主设备、设备PCB、光器件/模块、基站制冷等领域。
另外,5G的蓬勃发展无疑会推动流量的持续走高,而流量的增长则离不开重要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5G时代超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边缘型数据中心的齐头并进,将对IDC运营商、数通光模块供应商以及工业精密制冷厂商提出更为复杂的要求,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IDC存量仅为美国的1/4,仍旧处于中长期的战略机遇期。考虑到国情(主要指网络架构)的不同,看好手握丰富一线城市稀缺资源的IDC运营商、数通光模块龙头供应商;同时IDC功率密度提升,PUE、定制化要求日益严苛,还看好IDC制冷领域自主可控龙头。
中兴通讯:
公司作为通信主设备龙头,显然将直接受益于国内外通信基建的全面推进。无论是4G扩容,抑或是5G建设,都为中兴通讯2019年的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5G阶段,由于发牌节奏、贸易摩擦以及三大场景等因素的影响,通信的投资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盘旋上升的过程,景气度也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为中兴通讯带来了相对较长的高景气时间窗口。
除了行业带来的红利以外,公司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实力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无线、有线、芯片、行业应用等方面均已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伴随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深南电路:
深南电路营业收入中,有60%左右来源于通信业务,截至2019年二季度,5G占比也已提升至20%以上的水平。作为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主力PCB供应商的深南电路,在全球5G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2019下半年,产品价值量以及出货量的不断提升可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另外,深南电路还拥有一项最具成长潜力的业务——IC载板。目前中国内地内资企业产能仅占全球的3.3%,产业转移空间巨大。深南电路现有20万平米产能,新建60万平米已于2019年中连线试机,2021年后将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在崛起的一众内资企业中,深南电路优势领跑,率先突破技术瓶颈,遥遥领先其他内资厂商。
中际旭创:
在光学摩尔定律的指引下,技术演进将是永恒的主题,2019年上半年100G的承压并非主旋律,中际旭创未来的核心看点还是在于数通400G光模块与5G通信光模块。北美四大巨头资本开支的探底回升、东西向流量的日趋占据主流,驱动旭创数通400G规模出货。预计2019全年销量可达15-20万只,能够有效平抑100G模块的下滑;2020年,400G光模块有望实现数倍的放量,带动公司进入蓝海市场。
在5G领域,公司不仅25G前传光模块实现批量交付,在中、回传领域也已有产品覆盖、进展迅猛。旭创凭借自身在电信光模块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深厚积淀,2019年有望获得5%的收入贡献;而2020年5G建设力度5~6倍的提升,叠加独立组网贡献,有望为旭创持续增长注入充沛动力。
天孚通信:
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天孚通信在原有产品(光收发接口组件、陶瓷套筒、光纤适配器)市场空间不够大(30亿人民币左右)、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与布局。从2018下半年开始,新产品逐步放量,2019年更上一层楼,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核心动力。根据我们的测算,新产品线(OSA、LENS、光隔离器、MPO)所面对的全球市场空间200亿左右,成长天花板打开。天孚通信具有卓越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而且成本控制能力很强。公司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坚持做中国制造的精品,全力为未来的成长保驾护航。
光环新网:
国内IDC需求将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一线核心城市的骨干节点拥有得天独厚的带宽资源优势,然而却能耗指标稀缺,一IDC难求。光环新网专门瞄准一线核心城市,目前,可供运营的机柜数量超过 3 万个,且仍在积极推进包括房山二期、燕郊三四期、嘉定二期、昆山园区在内的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这一发展战略不仅是机柜出租率的有效保障,而且是公司盈利水平超越国内同行的助推器。未来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拥有约 10 万个机柜的服务能力,不仅为业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进一步打开成长天花板。
英维克:
英维克团队传承于华为电气、艾默生,兼具华为狼性和艾默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公司推行华为式的合伙人激励制度,11位核心管理成员均直接持股2-6%不等。
英维克起步于通信机柜制冷,目前已奠定了市场领导地位,市占率近50%,伴随5G机柜的高功耗,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自2010年切入市场空间更大的IDC制冷领域以来,IDC机柜高功率化、低PUE化的趋势,为英维克自主研发的变频控制驱动技术、间接蒸发冷却方案提供了舞台,2018年市占率已接近10%,未来有望达到30%。
7月下旬,中兴、华为分别发布Axon10 5G、Mate20 5G,首发售价为5000元、6200元,开启了5G终端渗透的新纪元。2019下半年,全球进入3-5年的5G换机潮,同时5G还将催生创新性的终端,使行业回归上升周期。Gartner预测,到2020年,5G手机将占总销量的6%(8400万部),至2023 年,5G智能手机将占总销量的51%(7亿部)。我们预计,运营商在4G网络容量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必将积极推动5G套餐落地、渗透,促使5G手机销量超预期。
5G终端侧最显著的投资机会集中在泛射频器件、电磁屏蔽件等领域。
1.无线充电潜力大。5G手机数据处理速率远高于4G,将导致手机耗电量大增,而无线充电提供了更多的充电方式,目前无线充电已经成为苹果、三星等高端机型的标配,5G时代无线充电还将进一步在国产机、中低端机型中渗透。
2.电磁屏蔽件市场增量大。手机射频器件需要向下兼容,5G手机需要具备2/3/4G通信功能,因此内部结构复杂化,将驱动电磁屏蔽器件市场大幅提升。
3.射频天线、传输线技术升级。5G时代,手机内部空间更为紧凑,使用LCP传输线代替同轴电缆有望成为趋势,目前高通5G毫米波天线模组已采用LCP技术;5G时代要充分利用带宽,需要4×4以上级别天线,天线数量增加,且伴随频率提升,常规LDS技术恐面临振荡性能不佳、易被干扰等问题,因此5G天线也有向LCP发展的趋势。
信维通信:
5G驱动的“换机潮”将使全球手机销量开启新一轮的增长,提振泛射频器件市场整体需求,同时5G终端设备的升级也将带动信维多个业务的增长。
信维通信对标村田制作所,牢牢把握从材料到产品的垂直一体化,以材料立身开发器件。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的天线设计环节,以及目前快速发展的无线充电环节,均具有从上游材料到产品模组端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可以获取更多产业链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性能。
在研发方面,信维长期专注于核心射频器件的开发,研发资源具有累积效应,效率更高。信维的研发投入都用在“刀刃上”,凭借在射频领域的专精,公司在实验室规模、射频测试能力、射频领域专利水平等方面均领先同行的立讯精密、硕贝德。近年来,信维还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巩固自身技术优势。
3.3、5G网络,应用驱动
应用收入增长点,是驱动5G网络的推进器。5G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的培育仍不甚清晰,给5G的建设带来困惑。对于5G网络建设的主导者运营商而言,扎实可靠、能够真正落地的应用才是5G的最佳切入点。也就是说只有寻找到5G收入的增长点, 5G网络才可能获得主动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实现网络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挖掘应用场景,意义重大。参照3/4G历史,5G牌照发放后终端和应用的投资机会逐步显现。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协调牵涉范围甚广等原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大开脑洞的应用场景爆发尚需时日。5G最先爆发的应用将是在4G时代已存在、甚至较为成熟,但仍存在痛点的应用,比如视频会议、视频直播、云游戏等等。
亿联网络:
目前全球IP电话渗透率尚处20%以下的较低水平,预计2026年可达205亿元规模。亿联作为全球IP语音龙头,不仅将全面分享行业蓬勃发展的红利,而且有望继续提升市占率至40%以上,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力业绩支撑。
VCS市场规模2019年可达79亿美元,为SIP的5倍。亿联VCS市场份额仅需达3.5%,即可再造新亿联、打开成长天花板。亿联网络自2015年推出VCS以来,始终保持近100%业务增速。2019年有望借5G东风,依托“云视讯”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向SIP、VCS双擎驱动的美好愿景稳步前进。
二六三:
企业通信走向视频化仍面临网络条件差、互通障碍这两大“绊脚石”,而5G的发展将有力支撑随时随地的高清视频通信,视频云的搭建则能够以开放协议实现不同品牌终端的兼容互联。二六三坐拥13万+企业、600万+企业用户,结合国内第一企业直播品牌展视互动,协同融合发展。一方面围绕视频云实现不同品牌设备的广泛互通,另一方面高效整合263电话会议、网络直播等业务,优选“视频+”主赛道,直击5G应用痛点,绘制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