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一条

第一批给父母写回忆录的年轻人

一条  · 公众号  · 视频  · 2024-08-21 07:55

正文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近几年,养老话题大热,
创新的养老机构、老年生活方式,屡见不鲜。
除了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
如何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难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Andy Ho
发起了一个研究项目,‍‍
他发现,通过对长辈进行访谈,
记录下他们漫长人生中的重要记忆,
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感都有显著帮助。
在中国,已经有一批人实践了这一方式,
为自己的父母、祖辈书写“人生回忆录”。
我们和其中3位聊了聊,
他们在未曾听闻的家族往事中
理解亲人,也看清了自己。
编辑:鲁雨涵
责编:倪楚娇

董红伟给父亲写下的回忆录‍‍

‍‍‍
董红伟,80后
今年三月初,我开始给年过七旬的父亲做访谈,用X个月时间为他写了一本自传,总计十万字。
我曾经做过整整10年的记者,采访过的人有上千位。因为是做社会新闻,我的触角更多是伸向社会的底层,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等到父母老了,我才发现最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就在我的身边。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个风风火火、走南闯北的人。到了六、七十岁,我发现他过上了我最不希望他经历的那种老年生活,整天无所事事,喜欢喝酒,贪小便宜。
他特别喜欢和朋友们喝酒,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还会称呼对方以前的头衔,比如董经理、张局长、李处长,或者用年轻时候的照片当头像。我就觉得特别俗气,都退休这么多年了,关注当下的日子不好吗?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了他一本自己写的小自传,他拿回来之后爱不释手,尤其是中间提到他的段落,恨不得能够背下来。那段时间我发现他也不出去喝酒了,经常在房间里面写写画画,问他干什么,他说他在整理自己的履历,打算也写一本回忆录。

一开始我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他给我儿子说,爷爷不是天生就是老头子,爷爷也有爸爸妈妈,也有小时候的。

这个事儿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我想,他喜欢聚会,并不是真的要喝酒,而是想和朋友一起拼凑他们的共同回忆,回到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

尤其是他退休之后,慢慢被人淡忘,没有以前的下属来看他,后来企业改制了,那些老干部一年一次的活动都没有了,他就感觉自己没有组织了。

在他70岁生日之前,他和我们说想要办酒席,但是我们觉得酒席很老套,就打算带他去旅游,我先带他去了北京,第二个月我姐姐又带他去了清迈。紧接着到了他生日的那个月,他跟我们说,还是想要办酒席,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我们就办了。他特别开心,拿着当天别人拍的照片视频反复看。

我后来才意识到,他其实是希望自己被关注,被记录下来。带他们旅游,给他们买尽所有,都没有给他们写回忆录意义更大,我决定帮助他实现这个心愿。

访谈中的笔记
我是一个老记者,我知道写回忆录这件事情,关键不是在写上,而是在采上。如果有一个人坐在对面跟他去谈,就能把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东西给激发出来。
从那之后,每天晚饭之后,我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对父亲进行采访。我告诉他,不要把我当儿子,就当成一个记录者。中间我一直鼓励他,你讲得很好,这个故事真棒,我怎么以前不知道。
刚开始他是很谨慎的,被鼓励之后,明显感觉他语速变快,感情更充沛了。有时候讲嗨了,他也不太在乎是不是很隐私的事情,以前相亲的经历都愿意跟我讲。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的奶奶去世之后,我爷爷再婚了,我爸爸从小见到父亲的次数非常少。在他1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得了绝症。那个时候他每个周末都要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大运河骑几十公里的路,到他父亲所在的城市去。再到当地租一辆板车,和他的继母一起推着他的父亲去医院看病,每周如此。
他和我说,他就想把板车推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这是他人生当中有限能陪伴他父亲的时候。
我听父亲讲这一段故事的时候,当着他的面不好哭,但是写回忆录的时候我是泪流满面的。

写完这一段之后,正好是今年的清明节。以前父亲回家扫墓烧纸钱,我都不愿意去。因为我没见过我爷爷,感觉他和我一点交集都没有。但是今年我主动和我父亲说,我陪你去。

1977年的父亲(左)

我给父亲写回忆录的时候,其实也在研究我们未曾到达过的那些年代。如果背离他成长的时代背景,光写他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回忆录就变单薄了。
比如说他是1954年出生的,我就去查1954年发生了哪些大事儿,有哪些人跟他同一时期出生,很多东西彼此能互相衬托的。
他经历过饿殍遍地的时代,他的母亲把最后一个饭团给他吃,他能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
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各凭本事吃饭,父亲的机会出现了。他先是进了工厂当工人,后来又作为工厂里唯一一个高中学历,得到了去县城里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
之后我看到他一步一步上扬的人生轨迹,他好像不再是我的父亲,而是一个陌生人,我就像在看电影一样的。我感觉我越写越过瘾,越写越带劲。我也更加理解我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性格里有很多我祖辈的影子。
我也会把童年记忆写进书里,很多事情其实是我和父亲的共同经历。家族里面的很多长辈也参与了进来,大家集体创作,最后其实写成了一本我们的家族史。

那段时间,父亲每天都非常充实。尤其是看到初稿之后,他经常主动和我说,有一段什么事儿我忘了说,你一定要给我加进去。他觉得自己的生命被延续了,日子过得也更有劲儿了。

网友的回复
我把父亲的回忆录连载到网上,很多人都在追更。和我父亲同年代的人会在里面找到共鸣,年轻人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历史。
还有人私信我,请我帮他们的父母做一本回忆录。也有认识的长辈知道这件事之后找到我,我也在给他们做访谈。
很多老人习惯了被年轻人鄙视、打击,慢慢地他们自己都觉得也不算个事儿了,因为这些老黄历年轻人都不爱看。他们都意识不到经历过的那些故事有多么精彩,自己有多么伟大。
现在科技很发达,人们越活越长,我也给回忆录留一些空白,和他们说十年之后还可以来找我,我帮你把剩下的十年再写出来。他们都很高兴,首先是被晚辈祝福了,其次也有了接下来好好生活的动力。

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编剧,也是自己的读者。先把自己当成一本书好好去阅读一下,你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能到哪里去。

阿瑾和外公

阿瑾,25岁

我的外公今年86岁,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有声望的一个知识分子,当过镇上公社的书记,也当过县城大学的校长。

外公生性文雅,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并不算多,作为那个年代难得的文化人,有一点“知识分子的孤独”。不像很多老年人喜欢出去打牌,他更喜欢在家里面看书、写字、看新闻,有时候会去祠堂见见老朋友,在河边公园里坐一坐。

平时他和我们的交流也比较少,通常只是一些家常话题,问候我们晚辈的学习,很少聊自己的事情。

直到我高二的时候,我妈妈给了我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是外公从2000年退休之后写的回忆录,记载了外公的父辈、外公成长与工作故事,全都是外公手写的。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知道了外公的故事。

外公手写的回忆录和家谱
外公生于1939年,一个非常动乱的年代。他的村子曾经被入侵,被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外公的爷爷奶奶甚至遭受了残忍的酷刑,被用铁丝穿过手掌心,拉去村子的晒谷场上活活砍死。
外公的父亲原本是四兄弟,二叔参加了红军,在战斗中牺牲,三叔参加当地的抗日游击队,也被坏人杀死,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叔叔。是外公的父亲扛起家族重担,成为全家的家长。
解放之前,外公过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但是他学习特别刻苦,为了进城读书,步行了整整一天一夜。外公对待工作也非常认真,一直勤勤恳恳,到了晚年才开始享受比较自在的生活。
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非常痛心。我们以前只是在历史书上了解那个年代,觉得非常遥远,但是看到它们就发生在我的家族里面,甚至具体到某一个亲人身上的时候,才觉得这一切如此真实。
外公在回忆录也说,他把这些往事记录下来,就是希望后辈可以了解到前辈的艰辛,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一直以来,外公给我的感觉就是端庄、严肃,家族里的人对他都非常敬重。读了他的故事之后,外公的形象也变得更加具体了。
外公年轻的时候,参加了生产大队的青年队,白天劳动,晚上去青年队成立的俱乐部,有时到各个地方去巡回演出。
他还去过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很多城市,在那个年代非常难得。更令我感叹的是,在外公的支持下,外婆当时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去过北京、昆明旅游的妇女。

前段时间奥运会的时候,我跟外公一起看比赛,他提起他年轻的时候也会去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尝试过很多种运动。从我们记事以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老人的形象,我们却很少想过他们也有青春,也曾经像我们一样非常有活力。

外公打印出来的回忆录,阿瑾看到的时候已经皱皱巴巴

前两年回家的时候,我才知道外公自己去外面的打印店,请人把手写的回忆录码进电脑再打印下来。

但打印店的人并不会精心排版或装订,他们只是按照外公的手稿打印,结果就是一大叠黑白A4纸,像是我们工作中用的汇报文本。

他把这沓“汇报文本”拿给家人们,很少人能耐心读完,而且也不利于保管,当我看到的时候纸已经是皱巴巴的了,我就特别心疼外公的宝贵稿子。

我是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平时经常需要做排版和创意设计的工作,也做过作品集和册子。我就想或许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技能,把外公写的东西做一些小改动,装订成一个更加规范和精美的小册子,也能让他老人家开心。

初版的排版

外公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回忆录写得非常有条理,甚至自己加上了目录和页码。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写手,很多句子用词比较口语化,或带有老一辈的用词习惯。我会帮他做一些小修改,大部分还是保留了他自己的风格。

我给所有文字做了简单的排版,加了一些装饰和老照片,最后设计了简洁却有些文学气质的封面,打印出来装订成初版的小册子,送给了外公。

其实和我平时的作品集相比,这个册子设计得非常简单。但是外公拿到之后特别开心,翻来覆去地看,还问我有没有看里面的事情,喜不喜欢。他终于感到自己写的这些文字真正地被人重视了。

目前的版本

我让外公提意见,原来的封面配色是我认为有书生气的蓝色,外公觉得不够喜庆,要求把封面改成了红色。

我还和他说,一般人家做回忆录都是有配图的,他就从家里张罗了非常多的老照片给我,我把它们一一扫描后放进了册子里。

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外公就急着让我改成最新版,拿去打印。一开始说打印10份,装订好之后给他看,他又觉得很喜欢,又打了20本,拿回村子里面每家每户都发了一本,村子里所有人家里都有了他的书,不善言辞的外公在这方面倒是显得非常可爱。

不同版本的回忆录

从去年到现在,这本小册子一直在调整。外公想起来什么,就打电话或者让在家的表哥把资料发给在外读书的我,小册子调整后已经打印过30多份了。

之前把册子给外公的时候,我告诉外公,这个回忆录可以继续写下去,我们都很喜欢看他的故事,希望他可以讲更多以前的故事给我们后生听。外公当时笑了笑说人老了,笔都有点拿不动了,不会再怎么写了。

但是这几天回家我去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又新写了一些东西。我想这个册子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认同与鼓励,可以支撑他一直写下去。

86岁的外公还在记录
其实我们年轻人会的技能很多,但是都用在性价比更高的学习或者工作上面,很少把关注点放在离我们很近的亲人朋友身上。
制作回忆录这件事,在我平时的工作里面可能就是一个很小的技能。但是对外公和其他长辈来说,那就是一个大技能,甚至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平时比较“折腾”,很注重生活里的仪式感,其实长辈比我们年轻人更需要这种仪式感。
我是客家人,我们非常重视家族的团聚,每年有重大事件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我就会召集大家找一个时间,换一套好看的衣服,给每个小家庭拍一张照片,再拍一张大家族的全家福。
这个习惯从我上大学之前的入学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去年我还把大家8年前跟8年后的照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非常有意思。

很多事情如果不通过有痕的方式记录下来的话,很快就会被时间淡化。照片和文字有很强的记录性和感染力,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小行动,将更多前辈的故事转述给后人,一直保留下去。

杨培东,为老人写回忆录项目发起人,36岁

我们是一个专门为个人代写和创作回忆录的团队,2023年初项目成立运营,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已经为20多位老人定制了个人回忆录。

2022年,我离开北京,来到离家更近的城市,创办了公司,主做品牌传播,也为企业领导人做形象包装和公关宣传。

后来结合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状,团队想调整和开拓一些新的方向。几经讨论,我们聚焦在文化和老年心理健康领域,开始慢慢尝试为个人创作、代写回忆录的服务。

这里面也有我的个人因素。离家更近后,和父母的交流更多了,我发现他们的心态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杨培东兄妹和父母
当时我爸妈正好到六十岁的关口,在传统思想里,六十岁代表步入了老年。加上退休之后,他们突然闲了下来,不知道如何充实时间,缺失了社会身份,还会有不被重视、缺少关注的感觉。
六十岁,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是要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我也在思考,除了这些物质以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礼物,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那段时间我经常和他们聊起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想从中找到一些未竟的事业或爱好,鼓励他们趁现在时间自由,大胆地去尝试。
随着父母的讲述,我了解了他们很多从未听过的经历,也被他们的故事感动。最后我有了一个想法,何不将我的父母也当作我们的“客户”,为他们制作一个回忆录当作60岁的生日礼物。
一开始,他们有点抵触,觉得自己就是普通人,为什么要写书,加上现在还没有到要总结人生的阶段。我和他们说,不要把写回忆录当作人生的总结,非要到七十岁、八十岁才能写,也可以作为老年生活的起点。
更重要的是不要对自己的记忆抱有太大信心,人真的会忘事。这点在后来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他们对同一件事的回忆,时间、地点都会出现偏差。

因为我的父母从结婚之后一直在同一单位工作,几乎所有事都共同经历,我决定将他们的故事写在一起。我慢慢引导他们每天讲一些小故事,从最初的拒绝,到后来老俩口也会争相分享。

回忆录里记载了杨培东父母的婚姻故事

从2023年10月开始采访,到最终完成这本回忆录,团队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完稿八万多字,书名就叫《岁月同行》,讲述他们相扶相携走过近四十年的过程。

父母拿到书之后很激动也很欣慰,而我自己也开始明白,不管回忆录里记下的故事是大是小,对故事中的人和写它的人来说,一定是动人的。

经过这个“打样”的过程,也坚定了我们为老人定制回忆录的信心。

于是我们正式开启了“人生忆”这个项目,目前团队一共有8个人,5位作者,2位设计和1位客服,都是85后、90后。
访谈现场,尽量选在老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中
既然决定做这件事,我们就希望讲好每一位老人的故事。

所有访谈都是面对面的,平均访谈时间在20-30个小时。还要考虑老人的身体情况和作息习惯,每天的采访时间不能太长,至少需要四五天才能完成。

如果是在异地,我们会去到老人所在的城市,还会提前一天拜访,给老人做一个基础的心理建设,在相对熟悉的环境采访,他的状态会更放松一些。

即便如此,刚开始的聊天还是会比较难,我们问一句,老人答一句,不交心。随着讲述内容的深入,他们会慢慢敞开心扉。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是耐心的倾听,被关注和受重视的感觉,我们采访的过程也是一种陪伴。

尤其拿到第一版文稿之后,老人的态度转变会特别明显,从之前“没什么好聊的”,突然就变成了“我还有一件事忘记说,一定要加进来”的状态。

我们原来以为会有老人主动找上来,但是大部分来咨询的客户都是85、90后,作为子女或者孙辈,在某个节日或者生日之际,想给长辈一份特别的礼物。
每次采访,我们都会鼓励子女一起参加,配合子女的时间,把采访安排在周末,或者等到他们下班之后晚上再进行。我们内部把它定义为一次“家庭单位的团建”,一家人深入了解彼此的机会。
比如我们最近采访的一对父子,父亲以前是卡车司机,儿子后来也学了汽车相关的专业,进了新能源大厂。
以前的货车司机一出门就是十天半月,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成了他的一个心结。在采访中,父亲对我们特别坦诚地讲,自己读书少,只会开车,在那个年代,不出去跑长途,家里就没有经济来源。

通过回忆录,儿子了解到很多父亲从未提及的过往,很多话父亲可能只会和外人讲,跟自己的儿子说起来反而会不好意思。

校对调整中的稿件

我们制作一本回忆录的周期是比较长的,从前期沟通、策划,到正式访谈、整理录音、撰写,再到校对、沟通调整、设计排版和封面,最后装订印刷,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价格根据需求,价格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当老人收到自己的回忆录,更多的是不相信自己平凡的一生,竟然真的能填满这一本厚厚的书。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说只有名人才可以书写历史,普通人把经历过的事情写下来,既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也是留给后代的一个精神财富。

也有客户想留下已故亲人的回忆,但很多故事,没有讲过,真的就被带走了。

所以我们鼓励老人在有能力的时候,把自己的故事记下来。子女也可以主动找老人聊天,没时间写成文字,也可以录音。做这件事没有最合适的年纪,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