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跳水“压水花”的原理是什么?秘密竟然是手的姿势!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08-08 23:49

正文

Q: 跳水“压水花”的原理是什么?

中国跳水队压水花都很厉害,原来看新闻说双手合拢可以压水花,这是为什么?

压水花的原理是什么?


一个错误示范……



A:
吴师傅

据传跳水运动员平时训练只做两件事:1、压水花 2、夹内裤。夹内裤就不多说了,主要我一点也不了解……

压水花的原理,其实是流体力学的范畴啦。在和@水军总啼嘟 简单讨论后,我来越俎代庖一下,松鼠会上曾经有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分析:


跳水运动员入水过程,也就是 固体流体碰撞 的过程,如何让溅起的水花减少到最低限度,其实其中的学问至今仍扑朔迷离。入水前最重要的动作是把握时机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以“刹”住旋转并确保垂直入水。“压水花”技术更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不过基本原则已经为众所周知。

起初人们先验地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据说有人在“冰棍”式跳水中无意发现 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对水效果更好 ,于是带来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



实验表明,楔形物体坠入池中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 掌心向下水花小 的原因。



屈琳的入水姿势。图片:新浪体育


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 正对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 ,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揉水”技术。


凌晨的比赛,好好看看运动员入水瞬间的手型吧……

一个A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