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苏生态环境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省内外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江苏生态环境

3456789,无锡的治太数字图谱

江苏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4-12 1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太湖之畔,春风又绿江南岸。4月的阳光洒在湖西沿岸大堤上,新港藻水分离站的建设已进入尾声,离岸2公里的湖面上,两座加压控藻井正如火如荼地施工。这是无锡太湖治理的最新图景——今年以来,湖西区已新增沿岸输藻管线6.5公里,5月底前还将新建、扩建藻水分离站4座、加压控藻深井3口。这些工程见证着无锡治理太湖的坚定步伐,也续写着这座江南水城与“母亲湖”的共生故事。


“标志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在太湖治理的宏伟蓝图中,无锡用一组特殊的数字——“3456789”诠释着这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太湖岸线,无锡守护三分之一;水域面积,无锡管辖四分之一;治太投入,2007年以来无锡市累计投入接近全省五成;监测断面,国省考断面数量占全太湖的60%;清淤工程,2007年以来累计清淤量占全省70%;主要入湖河流数量,占全省超80%;蓝藻打捞,占全省90%以上。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是无锡作为太湖治理主战场最生动的诠释。



连续十年,无锡以“新春第一会”部署治太工作,久久为功推动这一“标志性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太湖水质现已触及‘趋势性改善’的关键节点。”无锡市太湖办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表示。2024年,无锡治太迎来历史性突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自2007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标准,成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良好”湖泊。更令人振奋的是,蓝藻密度、平均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7.5%、14.1%;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跃升至“优秀”等级,“太湖三白”资源量实现3倍增长;8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这些数据见证着太湖生态系统的显著改善。



进入2025年,太湖治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1月—3月监测数据显示: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总磷浓度0.045毫克/升,优于全湖平均水平;13条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6.3%,其中12条达到Ⅱ类标准。藻情监测同样呈现积极信号:无锡水域微囊藻密度下降6.2%。“这为全年治太工作赢得了‘开门红’。”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气象预测显示今年太湖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蓝藻水华发生风险较高,但一季度水质和藻情的总体稳定,为今年太湖安全度夏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守护“太湖美”


全力确保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Ⅲ类、藻情稳步改善”,可以说,今年的治太工作,既是对过往经验的传承,更是对未来蓝图的擘画。



宜兴大浦港的晨光中,生态清淤船划破如镜的水面;梅梁湖心,“太湖之星”将淤泥转化为湿地生长的沃土——这幅动态治理图景,勾勒出“外源减量、内源减负、生态修复、精准防控”的科学治太路径。



外源减量打出组合拳,无锡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稳居全省前列,涉磷企业整治与农业面源治理双管齐下,从源头锁住氮磷入湖通道。内源减负展现硬实力,国内首创的一体化清淤平台高效运转,今年以来无锡已完成太湖清淤55万立方米、滆湖三期清淤120万立方米,为湖体卸下沉重“包袱”。生态修复铺展新画卷,梅梁湖水草摇曳、“三氿”湿地绵延,构筑起蓝绿交织的生态屏障。精准防控凸显智慧化,无人机巡飞与AI预警系统织就天罗地网,172公里离岸围隔与18座控藻深井组成立体防线。



聚焦“西部湖区”和“主要入湖河道”两大主战场,239个治太工程协同发力。眼下,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等1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宜兴升级版一体化清淤平台即将下水,无锡市区芦苇荡收割、新吴区地基清理告捷。这些扎实举措推动太湖治理实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每一处清淤作业、每一项工程建设、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在为太湖的永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朝着“世界级生态湖区”的目标,无锡用科技之智、系统之治、恒久之功,书写着新时代太湖治理的精彩篇章。



从“痛点”到“绿色IP”的价值蝶变


春日暖阳下,太湖水上游航线重启后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升级后的航线让更多人邂逅湖光潋滟;锡马赛道上,3.5万名跑者在樱花纷飞中领略太湖之美;“国际月”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沿湖漫步,将这幅生态画卷收入记忆。这些场景,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生态改善催生“美丽经济”。今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以“千帆竞发”的壮美画面惊艳世界,元宵晚会再次取景无锡的山水园林。视觉盛宴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春节假期游客量突破1556万人次,同比增长34.58%;旅游总收入达159.78亿元,增长27%。如今,融合评弹、二胡等传统艺术与湖岛风光的“水上文旅”成为城市新名片。曾经因蓝藻问题备受关注的太湖,正以崭新的“生态IP”形象重返世界舞台,展现出生态价值转化的无限可能。



生态提优有力促进增长提速、发展提质,产业转型进一步支撑生态转好、价值转化。十余年来,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升至41.6%、52.8%。生态环境投入已从“负担”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投资”。



展望未来,无锡将继续深挖生态价值,充分发挥山水人文优势,通过“生态+”模式承载更多创新活动、产业升级和文化体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
无锡日报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审核: 刘萍
编辑:张黎
版式:张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动员会在南京召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群众信访举报受理方式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江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作风纪律监督举报方式

灌南小秸秆“生”出大生意 生态“包袱”妙变“绿色财富”

曾“失联”10多天,这个热爱冒险的“小鸟勇士”平安回家!

江苏在长江大保护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共护一江碧水

江苏:以高水平生态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好文!请您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