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药店
《中国药店》新媒体,分享中国药品零售业的重磅资讯、新鲜干货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药店

想对我的肿瘤患者们说的话

中国药店  · 公众号  ·  · 2024-05-20 08:08

正文



笔者是一名肿瘤药房的执业药师,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配送药品,办理后续的慈善赠药,提供一定的用药咨询和指导,以及协助医生和患者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


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肿瘤患者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在治疗、信息、精神、生活等方面多点极简主义,善于做减法,或许生活会豁然开朗,也能更坦然地面对疾病。





不一定所有“好方案”都用上


肿瘤治疗脱离具体患者、具体病情,无疑是错误的。


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不同,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期阶段,其临床情况也不同。就拿肺癌来说,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肺鳞癌、肺腺癌等,每一种类型的用药和方案都有区别。


一些患者和病友们讨论后,想要将别人的治疗方案拿来给自己用,甚至寻找偏方,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对身体和心理都产生负担。

不少患者和家属希望消灭一切癌细胞,这是不科学的想法。


治疗癌症的关键是控制癌细胞,使其不再转移或扩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肿块消失,一些医生甚至尝试把肿瘤治疗处理成慢病治疗。


很多病例表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较大剂量放、化疗,通常导致虚弱的患者更加虚弱,加速生命垂危。


患者和家属不妨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强化抗癌效果,在治疗中权衡患者的身体综合情况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达到长期高质量生存的目的。



屏蔽过多的“善意分享”


不少肿瘤患者和家属都会搜索大量有关肿瘤治疗的信息,特别是在放化疗过程中遇到不良反应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时,更会这么做。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搜索,或者通过家人和朋友们的善意分享来获取信息。


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每三篇流行的癌症治疗文章中,就有一篇提供了误导性信息。研究人员指出,在癌症治疗期间,患者和家属应该与自己的主治医生经常保持联系,网上找到的或听来的有关癌症治疗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分担忧,徒增烦恼


十余年前就有研究表明,焦虑会引起夜间不适,如胸痛、胸闷、腹痛、恶心等。有效安抚患者焦虑,和治病一样重要。


对患者而言,减少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很有必要。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负面消极的情绪,比如忧郁、悲观、绝望、恐惧、失眠和心理失衡等因素,会增加某些肿瘤发生的风险和进展的可能性。


比如,抑郁和早年应激事件经历,会使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慢性压力以及倒班,会增加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风险。


事实上,肿瘤是一类可防、可治、可愈的慢性病,很多肿瘤并不威胁生命。有数据表明,能够做到正确认识肿瘤和善于调整心态的肿瘤患者,5 年生存率要远远高于没有做到这一点的患者。


因此,建议肿瘤患者把焦点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书画、摄影、乐器、舞蹈等等,以消解对肿瘤的恐惧和不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