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51好读  ›  专栏  ›  青塔

打破职业天花板!985,引领辅导员改革

青塔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24-10-19 18:35

正文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引路人,一直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核心使命,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坚实支柱。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正在主动求变,破除了旧的制度藩篱,建立了新的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

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完善高校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切实履行辅导员选聘工作等。
图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随后,天津大学召开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确立人才工作的20字方针“大力培养、积极引进、持续支持、有效激励、跟进服务”,树立“大人才观”,做“精”教学科研队伍,做“强”服务支撑系列,做“实”教师职业发展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各支队伍协调发展,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学校以此为契机,顺势启动了新时代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等系列政策文件,在拓宽选聘渠道、畅通发展通道、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

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新征程中,天津大学凭借其宽广的选聘渠道和高远的职业发展路径,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辅导员专业化成长推动职业化发展,以职业化发展保障专业化成长,着力培育一批专家型辅导员,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生态。

拓宽选聘渠道,人人尽展其才

学校坚持多元选聘,构建复合型队伍:“以专为主、专兼结合”,形成了包括基础岗、人才岗、青年教师岗、师友导师、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等在内的多元化队伍结构,持续丰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内涵。

每天忙完科研项目后,刘秀云教授总是会抽出时间与学生谈理想、聊发展、话人生。作为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她,常年辗转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同时,她也是本科生的“师友导师”

学校从2022年起,选聘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师友导师”,“一对一”“手把手”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

在天津大学,与刘秀云一样担任“师友导师”的教师有1587位,占全校教师总数1/2。其中,209位教师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86%的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推行“师友导师”计划,助推学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是天津大学多元选聘人才的其中一环。

此外,学校出台《天津大学遴选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的实施办法(试行)》,优化支持条件和发展通道,选育学术与管理兼备的优秀人才,助推学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去年11月,10名来自自动化学院、精仪学院、建工学院、化工学院、医学院、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接过学校颁发的聘书,获聘专职辅导员。
图丨首批优秀青年教师专职担任辅导员聘任仪式
在接下来4年的时间,他们将承担起辅导员的职责,做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自动化学院的袁超,是本次首批担任专职辅导员的青年教师之一,他表示自己将发挥自身科创优势,帮助学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不断开阔视野。另一位来自化工学院的青年教师崔美,计划结合化工特色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化工学科设立百年为契机,引导学生传承天大化工精神。

学校不断扩宽选聘渠道及方式,从高校、政府、媒体、企业等遴选适合从事学生思政工作的人员,充分激发队伍创新活力;开展博士学位辅导员选聘工作,着力发挥其在学术研究、实践指导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思政工作走深走实;出台《天津大学学生思政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选拔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实施辅导员“银发计划”,建立高端辅导员人才退休返聘制度。

打破天花板,人人成就非凡

以往,摆在辅导员前面的路不外乎两条:转岗到学校各级行政管理岗位或读博深造进入专业教师队伍。因此,辅导员往往被认为是职业天花板低、吃青春饭的职业。

出路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微电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王玥。干了10年辅导员工作的她,在本职工作上表现出色:获评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十佳辅导员、天津市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训练营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

她喜欢这份学生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但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上升空间有限,她也渐渐感到焦虑。

打破辅导员职业“天花板”,让辅导员不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是天津大学推进新时代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举措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辅导员“人才计划”,设立7级人才岗位。这一计划不仅向校外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思政教育工作者开放,允许他们直接应聘加入,同时也为校内现有的辅导员提供了发展通道,他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评聘程序,获得进入该人才计划岗位的资格。

根据天津大学2023年专职辅导员集中招聘方案,专职辅导员人才计划岗位薪酬待遇根据岗位级别还将获得7万-60万元不等的岗位津贴,税前收入最高可达 100万元左右

最高待遇与教学科研系列讲席教授相当,实行可升可降、可进可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为有志于长期甚至终身从事一线思政工作的辅导员打通专属职业发展通道,目前已有19人入选。
图丨天津大学2023年专职辅导员集中招聘方案
此外,学校在政治思想系列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基础上,持续完善评聘办法,更加突出学生工作业绩和思政育人实效。同时,学校还积极搭建校内外党政机关多岗位实践锻炼平台,出台《天津大学校内人员转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方案》,打通辅导员转岗担任专职思政课教师、管理干部和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通道

“辅导员也可以享受和教授、副教授一样的待遇。”在王玥看来,一系列改革举措,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让辅导员成长为思政领域专家成为可能。对标人才岗考核标准,也倒逼辅导员成长,使自己逐渐成为学生党建、团建、就业指导、资助育人、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专家”。

持续赋能,人人皆可成才

除了拓宽辅导员选聘渠道和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天津大学也坚持培训赋能辅导员队伍,提升其专业水平

去年秋季学期,学校成立首届辅导员“求是班”,针对本科新生辅导员系统化开展培训指导。冯翠玲是“求是班”的班主任,她拥有30余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曾先后担任过天津大学辅导员、学工部副部长、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和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冯翠玲正是通过天津大学辅导员人才计划,以首席辅导员的身份回到天津大学,帮助辅导员“新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图丨天津大学首届辅导员“求是班”正式开班
为了持续性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天津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辅导员”专项基金

该基金由曾任天津大学辅导员的校友捐资设立,总金额为1200万元,专门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例如辅导员学习深造、研学交流、成果培育、组织文化建设等。

同时,学校依托天津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引导辅导员提升工作实务与研究成果互相转化的意识,着力培育项目、案例、论文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成立9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聚焦思政工作难点、痛点问题研究,打造顺应时代要求、契合学生期待、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思政工作品牌。
图丨天津大学辅导员基金捐赠仪式
随着新时代辅导员队伍改革的不断深化,天津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推动辅导员制度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从拓宽选聘渠道到打破职业发展瓶颈,从持续赋能到专业化发展,天津大学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辅导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一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