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都市快报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2.24 日本文化中,腋下会被视为性感的表达 ·  3 小时前  
一颗青杏  ·  可以挂在包上带出门的甜酷小玩具(*╹▽╹*) ·  5 小时前  
槽值  ·  抠搜萨莉亚,被“平替后浪”偷家了 ·  13 小时前  
于小戈  ·  惊悚,一个比一个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都市快报

六一儿童节特别书单出炉!愿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闪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都市快报  · 公众号  ·  · 2021-06-01 07:30

正文


人,生而特别。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成为最亮的星星。



转眼,又是一年国际儿童节。


在儿童节里,意味着更多的幸福、欢笑和满是童趣的礼物  。


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国际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反对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在集中营,妇女和儿童也并没有安全,事后查明,利迪策村104名儿童大多数在波兰切姆诺集中营毒气室被害。利迪策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图片选自《这是真的吗?》,魔法象童书馆


在今天,世界上依然存在战争,苦难也迫使很多难民流离失所,依然有的儿童,是谈不上什么生命权和健康权的。



除了战争,或许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正在发生,贫穷、饥饿、民族歧视、宗教纷争等种种不幸也在不停的上演……


也会有一些特别儿童群体:自闭症、语言障碍、残障儿童等等,因自身的特殊困境,躲藏在自己小小的世界中……



“是真的,虽然听起来不够真实,可能距离很远,但这是真实的故事”


在儿童节,我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书单。


对这个多元的世界,对于这些特殊的儿童,我们也希望且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小处开始,给予他人一点关心和爱。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是地球上的星星,闪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希望每个人,不管大人或小孩,正视和关注这些陌生的现实。


《这是真的吗?》

〔韩〕姜景琇 著·绘 徐丽红 译

适读年龄:3-8岁


索利生活在韩国,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帕尼尔在印度的毛毯厂里做工,他每天要工作十四个小时;阿尔莱纳生活在罗马尼亚,她一个人在街头的下水道里住了三年;卡尔拉米住在刚果,九岁时被迫踏上战场,三年后,因为战争的冲击,他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索利听到这些故事后,觉得很惊讶,他问:“这是真的吗?”“是真的,虽然听起来不太真实,但这是我们真实的故事。”




“我并不奢望通过一部作品彻底改变人们的想法,但或许通过这本书人们开始正视和关注那些陌生的现实。”


——姜景琇(图画书作家,本书作者)



有时,一点恻隐之心、一个小举动,也许就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希望


《往上看!》


〔韩〕郑震镐/著·绘  薛舟/译

适读年龄:4-6岁


这是一个触动人心的生命关怀故事。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的女孩秀智,只能倚着栏杆往下看。日复一日,她只能看到楼下行人密密麻麻的黑色头发,人们如同蚂蚁一般匆匆经过。秀智看不到人们的表 情,过路的人也看不到她。“我在这里啊!”秀智无声地吶喊着, 但从未有人发现孤独的她。直到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抬起了头,从此,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给孩子一次难忘的生命教育:善良与爱让生命获得勇气,让童年不再孤单。



《小毕的故事》

〔韩〕宋珍宪/著·绘  徐丽红/译

适读年龄:6-8岁


这是一本关于特殊儿童的图画书,根据作者童年经历创作。与大多数童书不同,它没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而是像画本身一样灰暗。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的残忍,看到复杂的友谊,甚至迷茫和虚无。但这正是作者希望我们思考的:我们要如何在软弱和迷茫中生出善与力量?




“我希望大家看到残疾儿童,也看到那些无法融入同龄人群体的边缘儿童。”

——宋珍宪(本书作者)




《幸福在哪里?》

〔韩〕金喜卿/著〔韩〕池研俊/绘

适读年龄:2-8岁


这是一本可以闭上眼睛用手指阅读的创意洞洞书,打破视障儿童和健全儿童的阅读界限。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最佳童书奖得主金喜卿为世间所有的孩子写下的动人诗篇。


盲孩子渴望接纳、渴望光明,渴望黑暗之中有一双扶起他们、引领他们的手。对于坐在家中,缺乏交际,难以接触新鲜事物的盲孩子,那双拉起他们奔跑的手,带来风的自由,是黑暗中的一星光亮。黑暗中闪烁的光点越多,孩子们越有体验新鲜的机会,越有战胜焦灼和恐惧,变得开朗的可能。这光,就是青鸟,是故事带来的幸福啊。


《谢谢您,福柯老师》

﹝美﹞派翠西亚·波拉蔻/著·绘   译者:周英

适读年龄:6-8岁


这是一本具有自传性质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症的 小女孩特丽莎在福柯老师的帮助下克服障碍,学会阅读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波拉蔻的亲身经历。波拉蔻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从 小极具艺术天分,但因为阅读障碍症,求学经历很不顺利,幸而 在福柯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克服了阅读障碍,并进入俄亥俄州立 大学,先后获得美术硕士和美术史博士学位。后来波拉蔻在采访 中说:“是福柯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



虽然童年总被人们称为一段难以重返的黄金岁月,但它并不是无 忧无虑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成长的痛苦和心灵成长的艰难,这 时就需要福柯老师一样的大人站在孩子身旁,帮助他们找到虽然 布满荆棘但却能使他们坚强成长的人生道路。



《嗨,路易!》


(美)艾兹拉•杰克•季兹/著·绘   柳漾/译

适读年龄:3-8岁


这是一本美好而令人安心的图画书,伴着一点点魔法,送给不善言辞又渴望友爱的孩子:放轻松,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友谊就那么简单。




这也是送给每位家长的启示录。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 如何帮助内向的孩子建立社交信心:1.理解他;2.倾听他;3. 鼓励他。



《亲爱的女儿》

(波兰)伊娃娜•奇米勒斯卡/著·绘    徐丽红/译

适读年龄:4-8岁


女儿喜欢躲起来,就像一只藏进壳里的蜗牛。而且,很难找到她。有时像欢快的小鸟,有时又像悲伤的水獭。温柔起来像兔子,野蛮 起来像鳄鱼……一正一反的画面中,隐藏着截然不同的图案,也象 征着女儿百变的形象。然而不管女儿的形象如何变化,慵懒或谨慎、 强壮或柔弱,她始终是母亲心中无比珍贵的礼物。




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让这个 “躲猫猫”的故事满载亲情的厚重与力量。



《乌鸦太郎》


〔日〕八岛太郎/著·绘   柳漾/译

适读年龄:4-12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