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耳朵树
耳朵树是基于网络地图技术,以听力医疗行业为主要领域的在线听力社区,为听障人士提供精确“听力就医”的流程化信息,为专业、负责的“助听设备提供商、听力中心、医院”提供有价值的客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耳朵树

下一届耳朵树一年一度的青年聚会的地点确定啦,你猜在哪~

耳朵树  · 公众号  ·  · 2020-01-03 17:00

正文


稲城及所

始於閱讀 不止閱讀


「稲」,字形像「稻」

也与之同音,音谓「dào」



听莫克说了很多次稲城书店,“听力中心+书店”模式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所以第一次到稲城,我便直奔三楼,好嘛,这明明是耳朵树听力中心的克隆版~测听室、调机室,连耳朵树特有的“绘本区”都被“搬”来了!


一个小女孩在我参观完后,也好奇地拉开门进去看,我笑着和莫克说,“大家似乎这里很有兴趣啊,我们应该做个更明显的标识贴在门口,以后听力科普也更好做了!”

书店里设了一个听力中心,这在书店行业是独一举,但也是后话。这一切,由耳朵树听力中心设立“绘本区”的思路发散。

虽说这篇文章写给稲城,还是要留一些笔墨聊聊耳朵树的“绘本区”,你会更了解稲城、更喜欢稲城。



耳朵树的初创团队,个个是书痴


2013年,莫克、贝塔、秦主编等一行人开始做耳朵树公众号,这行人之前就在一个团队,在同一家书店工作过,个个是书痴。


耳朵树公众号刚做,那时候业务还没有那么繁忙,秦编辑每周至少要看3本书,见缝插针地,在午休时、地铁时。


她看的书多,也特别会写文章。


耳朵树公众号前期,采访过很多听力行业内的大牛医生,像 《耳朵树年度致敬:20年,只为你听到——一位人工耳蜗医生背后的数字》《耳朵树专访李原:耳科医生的坚硬于柔软》 等文章,秦主编用细腻的笔触揭开了耳科医生们的神秘面纱,将他们专业、真实、可爱的形象融进了听损朋友们心里。这些文章在朋友圈引起了广泛的传播,也为耳朵树收获了更多喜爱它的用户。


2015年,耳朵树决定要做自己的听力中心,测听室、调机室严格行业按照标准来。


而说到给家长和小朋友们设立的区域,这群可爱的书痴们却想“特行独立”,别的听力中心都买来很多玩具,想着能够安抚小朋友,而他们却笃定地认为放绘本比放玩具好!


哪有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大道理,只是单纯觉得,与书相伴是件幸福且满足的事。



小小绘本区,却有大大惊喜


五家耳朵树听力中心,都设立了“绘本阅读区”,精心挑选了许多生活性且印刷精美的优秀绘本。



小朋友一翻开绘本看到色彩丰富的图案后就入迷啦。在耳朵树听力中心,经常听到很多小朋友和父母一起读绘本时发生的有趣的对话:


看《报恩的蚂蚁》,妈妈给宝宝讲鸽子救了蚂蚁,蚂蚁看到猎人要打鸽子,就咬了猎人一口。妈妈告诉宝宝,这叫报恩,宝宝帮助妈妈做家务、与长辈分享好吃的也叫报恩。然后这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棒棒糖分给听力师,说:这叫报恩;


读《美国国家地理》,妈妈告诉小朋友海豚吃东西是狼吞虎咽,蛇吃东西是囫囵吞。妈妈问小朋友:你吃东西狼吞虎咽的好不好?小朋友回答说:不好。妈妈问:那吃饭该怎么吃呢?小朋友回答:要细嚼慢咽。


耳朵树惊喜地发现在听力中心设置绘本阅读区,竟然可以帮助孩子回归自然的语言环境!


我们都知道,听损儿童康复, 最终目的是能够像健听人一样自然交流,有自主表达的能力,从而融入主流社会。


对于孩子来说,语言更多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习得。


而由于听损儿童自身听力问题,很多时候,在面对嘈杂的真实场景可能会受到“听”的干扰,一次性掌握和感知的信息相对健听儿童会少一些。


这时候,绘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绘本故事善于 营造无穷尽的鲜活场景, 家长在带着孩子进行实际场景的语言输入之前,可以先用绘本进行小小的演练。


在各种鲜活的场景下, 绘本设计的人物、使用的语言也都是非常适合小朋友的。 用绘本来做演练,小朋友既感兴趣,又能高效进行语言和思维上的的学习。



经过一些家长反馈, 绘本的写作风格和文体多样, 既有传统完整的叙述式表达,也有自然流畅的对话式表达,还有真实细腻的独白式表达……


而这些表达形式,为孩子的语言学习提供鲜活的示范,让孩子的语言表达变得自然又流畅。


最重要的是, 经典的绘本故事也为很多健听儿童家庭所推崇, 能够使听损宝宝迅速跟健听宝宝找到共同话题和共同经验,为孩子融入主流社交打好基础。


也有很多来到耳朵树的成人朋友问,你们这里有这么多绘本,那有没有大人看的书呢?


因为成人听损朋友有体会,听辅设备并不能让我们绝对完整地听取全部的信息。在听得不是那么清楚的时候,会用“看”和“脑补”来提高领会对方意图的能力。


广泛阅读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知识积累,对听损朋友来说, 知识积累是一种无形却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


耳朵树与很多谈吐落落大方又自信的青年听损朋友交流过,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是读书。


广泛阅读 拓宽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改变他们审视世界的角度,从而拥有更多获取正能量的途径。


看着他们,总会想起三毛说过的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读过的书籍潜藏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


透过“绘本区”,耳朵树特别能够感觉到,不论年龄不论背景,每个人都受益于书、渴求书。


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家的阅读欲,是耳朵树的一个隐形却又强烈的愿望。



将听力中心开进书店


书店,是爱书人的乌托邦。这两年,莫克一直想将听力中心开进书店,做设想中的“听力中心+书店”结合的“听力中心+俱乐部”模式。


当初设在耳朵树的小小绘本区有了新的形态, 它就是“稲城书店”——一家拥有专业听力中心的书店, 由耳朵树代运营听力中心的业务。



稲城的书,由一群爱书又懂书的人精挑细选,选好书,也夹带点爱书人自己的喜好,在这里不会看到很全面的市面上正流行的书,但在流行书店也找不到很多稲城才有的书。


现在写书出书的人很多,很多人无法判断一本书好坏。稲城采用了 “顾客参与选书” 的方式,将你想看的书或者看过觉得很好的书,建议稲城收录,和其他爱书人一同分享。


试营业这两天,稲城有了高达1000人次的进客量。

有很多人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对听力测听室表现出特别好奇地小女孩,她进到测听室后,用手肘顶着关上厚重的门,发现商场的嘈杂声都被隔绝得干干净净时瞪大双眼,露出调皮的表情;一对坐在角落的各自专注阅读母子,听妈妈说,小男孩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今年八岁了,依然爱看书,妈妈又调皮地打趣道:但是他作文写得不太好。

忍不住拍了很多顾客在专注看书的照片 ,爱书的人真的很有魅力。



稲城书店在空间布局上,很好地平衡了图书数量与顾客阅读区的面积,在这里找到喜欢的书,都能有一方小角落供静坐阅读。



稲城书店也更像个俱乐部,这里提供咖啡、茶和餐饮。在二层正中,摆放了一方长桌,侧方也设立了一个可以关门即可隔绝喧闹的阅读区,像两个大大的会客厅。日常,可约上三五好友,品清茶聊天谈事。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做沙龙、办聚会。



在稲城,小朋友们没有听损与否的区别,都是喜爱绘本的小读者; 家长们都是读书和喝咖啡的品质生活拥有者; 青年朋友都是优秀聚会的参与者。

悄悄说,下一届耳朵树一年一度的青年聚会的地点确定啦,你猜在哪~



希望走进稲城书店的诸位,
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
并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感恩!


(耳朵树原创,转载请联系耳朵树)


— END —

回复以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