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不坏
品牌策略人,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策略与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航天物理】物理学科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  昨天  
三峡小微  ·  3000多年前,古人穿上了时髦的“雪地靴” ·  昨天  
环球物理  ·  【物理笔记】学霸笔记力学篇全部汇总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杨不坏

UP主,请不要停更

杨不坏  · 公众号  ·  · 2023-04-10 14:01

正文

上周,UP主停更潮一度成为大众话题,甚至惊动央媒。
这个事件里有UP的抗议,也有平台的傲慢,但归根到底是钱赚少了,不高兴了。
一直以来,不管是B站还是UP主,包括其他平台的网红达人们,很多人将接广告看作是“不得不”的行为,为了做好内容不得不接广告,为了养活团队不得不接广告, 某件高价值的事 ,不得不做 接广告这种低价值的事。
作为一个广告人,我鄙视这种UP主,活该接不到广告。
我过去的文章中多次鼓吹达人KOL们正在替代广告人,正在成为营销主战场,正在形成规模化力量。但UP主们忽然要停更了,这不是给我打脸了。
先缓缓,先别停更,让我们来谈谈,如何以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姿势接广告。
以下,Enjoy:
一、商业化,是平台繁荣的基石
从平台视角来看,能否建立起繁荣的创作者商业化生态,是内容可持续繁荣的核心标准。
比如微博,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虽然大V换了一批又一批,然内容生态仍然繁荣。比如微信公众号,也是老牌内容生态,因为仍然有品牌对长文字买单,人们仍然有阅读高密度信息的需求。
更反面的案例也有,比如百度的百家号,一开始调门很高,但后来基本成为信息沉淀工具。比如头条号,当年也以颠覆者的姿态,但最终就是原生创作者质量不高,品牌买单率不高,全靠平台流量分成,现在的状态也是乏善可陈。
在新兴平台中,抖音是商业化最坚定的平台,坚定地扶持与支持达人接广告,。抖音对商业化从来不拧巴,这也使得抖音生态相对繁荣,但这里面也有很多反智与擦边内容,仍需治理。
说到B站,我总觉得是有点拧巴的。B站不算新兴平台,已经是十几年的二次元垂直社群,作为小众垂直社区B站活得很好,一群热爱二次元的人与经营者,建立起某种精神角落,原本B站就停留在这个乌托邦中,或许会是一段佳话。
但B站火了,从二次元垂直社区,扩张到大众年轻人内容生态,而且有点猝不及防。陈睿曾公开说,B站永远不会开贴片广告,至今也没开。而一开始的B站创作者,不过是一群业余热爱二次元与鬼畜内容的爱好者,所以不接广告也没关系。
但大众化之后,B站上市了,要看营收与增长;用户过亿了,二次元精神被稀释且内容需求更广泛了;创作者职业化了,不再是业余创作者,而是要赚钱养人养团队的职业创作者。
基于此,这个生态的经营逻辑要变革,绝不能拧巴。 以前的情怀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打脸,要坚定的商业化。
贴片该上就上,但不要像某些网站那样无耻; 积极营造UP主的商业化环境,不应该以“不得不”接广告的心态商业化,同时要扶持UP主的商业化,像是某种技能培训,告诉UP怎样做好一个商业化内容。
而在UP主这一侧呢,做好内容是基础,别天天挂在嘴边当情怀,跟个小学三好学生似的。
做好内容不牛逼,做好商业化内容才牛逼。
接下来我们谈谈,一个UP主的商业化策略与标准。
二、UP主,创造商业化内容产品
为什么半年接不到广告?因为品牌不知道你用你做什么。
很多年前我在比较豪气的甲方负责传播工作时,买KOL是按Excel表买的,这一排全要了。
本质上我只是在买流量,这些人的流量稳定,不管是什么内容属性,有流量就行了。前几年新消费品牌崛起,新老品牌竞逐新品战争,大规模投放达人网红,核心标准是能带货就行,能种草就行。
不管买流量时期,还是买ROI时期,需求过于单一,大部分博主都能接到广告,还能对品牌方爱答不理。
但当内容生态与营销生态相对成熟,品牌需求多元化,垂直化之后,泛流量博主或者泛种草博主,没有独特价值又非头部,接不到广告就很正常,一定比例的淘汰也很正常。
作为UP或达人KOL们,应该如何应对一个成熟的,多元化的商业环境?我从三个层面简单谈谈:
1、高尚的IP品牌气质
我没有说“高级”或“高端”,而是用“高尚”,一种真实而备受尊敬的气质。
有些数百万粉丝的网红天天晒豪车美女大餐,大部分品牌觉得他们是没文化的暴发户,那些豪车名表品牌为有这些客群而感到羞愧。他们并不高尚,也不高级与高端,只能向下割韭菜,或者接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广告。
消费商业品牌要做品牌,而个人IP品牌要完成商业化,必须也要做品牌。
首先是有文化与审美 ,其实我想说,不管是UP主还是做网红,最终拼的是文化与审美,单纯从B端品牌合作层面,品牌一定更愿意选择有文化审美的达人合作。
其次是真诚与善良 ,哪怕你只有10万关注的中小达人,这些人也能坐满好几个体育馆,你的影响力会塑造这些人的三观。
整个互联网实际上是个透明的区块链机制,所有的历史都被记忆,所有谎言都会被揭穿,只要影响力足够大。所以即便从商业博弈与可持续的逻辑,你也要做个真诚而善良的输出者。
最后是做到独特性 ,不是做到最好或最头部,而是做到独一无二,原创的,独树一帜的,你自己的风格。
2、打造商业化内容产品
如何正确的接广告,99%的达人UP主们需要上两年技校培训。
大多数网红达人的广告都非常非常小儿科,要么很直给,要么很无痕,且完全没有商业逻辑,品牌方之所以会做这类内容,只是因为流量价值,或者对粉丝的煽动能力。
而很多UP主抱着“不得不”的心态接广告,至少给读者的感受是这样的,先是求粉丝们宽容,要吃饭,要养活团队,不得不接广告,这怎么能做好广告呢?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大部分UP主达人们都是职业创作者,这就是他们的职业与工作,接广告是理所当然的。接广告并不可耻,关键不是少做广告,而是做好广告。
建议每个职业化的内容创作者,都认真、严谨、创造性地打造一款“商业化产品”。
不是在普通内容中植入广告,拿掉广告内容仍然完整,而是严谨思考,合理设置,品牌在内容中成为关键角色,同时能给粉丝带来价值的,完整而独立的商业化内容产品。
可以给品牌,给粉丝带来什么价值,如何达到平衡与双赢,把关键问题梳理明白,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是持续稳定接到广告的核心。
比如汽车博主做试车,商业博主做探厂,美食博主做探店,美妆博主做变妆等等,这都是非常基础的,具体到每一个人,要独立思考,梳理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商业化产品,以服务好品牌客户。
现在叫嚣停更,或者很久没有接到广告的,基本都是植入广告,而没有自己的商业化内容产品。
3、反规模化与资本化
UP主或达人们职业化已经是常态,也有MCN等支持机构,很多达人停更的原因也是说养不起团队。
我个人能给到达人UP主们的建议是,最小化团队,最小化支出,绝不拿投资资本化,绝不妄想上市。一个人能做就一个人做,3个人能做的绝不招5个人,核心内容输出始终是自己。
做达人UP主不像做个消费品牌,可以工厂批量生产,可以规模化销售,做内容不行,它是个非标产品,是个春耕秋收的苦役,本质上也是个耕种一亩三分地的农民。
做内容,还是要有点情怀的,本质上是个手艺活、个体户,也是个体力活,用吴晓波老师的话说,这叫“肉体创业”,这个行当里最重要的就是“你”本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