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较高端人类
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张鸣:退休之际的废话(这也太敢言了) ·  昨天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新型储能装机全国竞技,内蒙古领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较高端人类

这些梦是全国统一吗?为什么噩梦的感觉会更真实?

较高端人类  · 公众号  ·  · 2024-04-29 19:31

正文

【写在最后】

· 研究发现,当人体血糖过低时,人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反应迟钝等。同时,低血糖还可能在入睡后使人容易在噩梦中惊叫而醒、浑身出汗,难以再重新入睡。部分糖尿病患者会有入睡困难,并长期被噩梦困扰等问题。

· 抑郁或者焦虑问题的人群更容易做噩梦,研究显示平均每周做3次以上噩梦的人群,在5年内患精神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5.7倍。

· 经常做噩梦或许也和疾病有关,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刊登3项近期研究表明,睡眠障碍患者在快速眼动(REM 深睡眠)阶段常会因为噩梦而出现尖叫、哭泣、乱打乱踢等现象,这些人群罹患帕金森氏病及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危险会大大增加。

· 想要避免噩梦的出现,除了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外,也可以尝试在睡前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为自己更换一床舒适的被子,或是在睡前泡脚等方法。如果发现噩梦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状态,需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开导。

参考资料

[1] Antunes-Alves, S., & De Koninck, J. (2012). Pre- and Post-Sleep Stress Levels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a Sample Dream among Frequent and Non-Frequent Nightmare Sufferers.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therapy, 14, 11-16.

[2] 沈婵婵. 不同状态下噩梦障碍患者的大脑活动性: 从静息到任务处理,从平静到情绪加工[D]. 浙江:浙江大学,2020.

[3] 汪楚. 家庭关系对噩梦障碍患者噩梦经历的影响[D]. 浙江:浙江大学,2019.

[4] 杨赛花, 李晓驷(2011). 创伤与噩梦的相关研究进展.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23(6), 360-363.

[5] 王子阳. 频繁噩梦、噩梦困扰与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关系[D]. 山东:山东大学,202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