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土均衡”:
均衡不是均匀,而是各担其职,各取所需。
(2)“城乡融合”:
这是政治目标,但不意味着城乡完全用一个模式进行建设。一城、一乡、一镇、一村是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和而不同的整体。
(3)“绿色健康”:
绿色城镇化是必然道路。
(4)“智慧创新”: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智能化、智慧化水平。老老实实用好现有技术,一点一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5)“包容共享”:
大数据时代赋予我们对目标人群深入观察的能力,未来规划响应多元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公平分配及社区协同治理,建设真正意义上包容性更强的人民城市,是我们应该期待的前景。
(6)“文化繁荣”:
既要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停止对历史资源的挥霍与破坏;更应该充分发挥创造力,为未来留下一份带有中国特色的遗产。
(7)“治理现代”:
城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涉及国土管理、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整体和谐、协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发展模式和组织结构调整,建立一套全面可行的信息技术平台,以及系统化的科学决策支撑体系,从而推动传统单目标分治向多目标融合的治理模式转变。
迈向2035和2049,我们才刚刚起步,未来,更多新时代高质量城镇化的具体技术策略和技术指标尚需诸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