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程善报道
中超联赛火热,但并未明显提升本土球员的水平,这也引发了足协的思考,继酝酿外援“3+1”政策后,上周二,足协内部会议又进行了相关讨论,其中不乏“同分时本土球员进球多者列前”、“21岁以下球员单场比赛时间必须达到45分钟”等大胆建议,如果通过,将对联赛产生空前巨大的影响。
目前,足协正千方百计制定政策,希望提高本土球员在联赛中的出场机会,缩减外援名额并拉动青少年球员成长,这是多方面因素推动的结果,既有缩减俱乐部财政压力的初衷,也有提高国字号队伍水平的设想,同时还将限制日益疯狂的"天价"外援。不久前的世俱杯决赛,全日班的鹿岛面对欧冠冠军皇马,踢得很有特点,加速了上级领导和足协对联赛一些制度改革的步伐。
国内职业联赛,特别是中超层面,缩减外援名额,增加本土球员出场机会呼声一直不断。最近几年,足协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在去年6月的联赛工作会议上,注册办曾提出中超外援注册人数减少为“3+1”的动议,足协方面认为:现在5个外援,只能上4个,对俱乐部来说是种浪费,现在引援的费用都很贵,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欧,为了本土球员成长,也为了跟亚足联接轨,有必要调整。
而在上周,足协向俱乐部发出18人名单中,只能报名“3+1”的外援意见征询函,这一动议,虽然只是一次微调,但却体现了足协对本土球员和青训的重视程度。上周二,足协相关措施和方案,更加具体化。
现在的中超以及中甲俱乐部,锋线上基本都是外援当家,特别是在中超,本土前锋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中超射手榜前20位,只有武磊和董学升是本土球员,其他均被外援占据,中甲射手榜更甚,排名前10的没有一个中国球员。为了鼓励俱乐部使用本土前锋,足协内部有人士提出两条建议:
其一是积分相同时,本土球员进球双计,本土球员进球多者名次列前。而按照目前的规定,积分相等时,先按胜负关系确定,以下的条件还包括总的净胜球以及预备队联赛排名等,而为了鼓励本土球员进球,在比较总的联赛净胜球后,将根据本土球员进球数排名,而不是预备队成绩。
其二是要求俱乐部每场比赛,21岁以下球员出场必须满45分钟。2002年,足协曾规定,每场比赛各队须有两名21岁以下的年轻球员出场,目的是督促各俱乐部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但为了应付足协,各队基本是在最后几分钟安排,因此提议规定,21岁以下球员出场时间必须达到45分钟,帮助俱乐部端正态度。
翻看1994年职业联赛创办至今的历史,从调整注册外援到现在减少一个报名名单上的外援,外援数量变更史是职业联赛发展史重要组成。外援政策多次改变,尤其是中超前期,外援政策变化最大。
1994年实行的是每家俱乐部可以引进并上场三名外援,也就是“三三制”;2003年开始“注4上3”,2004则采取“注3上2”,后来为了保证08奥运会,在2005年世青赛和2006年土伦杯期间,为了顺利征调国奥队队员,足协对俱乐部做出补偿:允许被抽调球员的俱乐部,在比赛中派遣第3名外援出场;2009赛季,适应亚冠需要,外援政策调整为注册“4+1”,上场“3+1”政策,这一政策,也实行了数年。
应该说,足协提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能否实行,得经过俱乐部同意。此前,足协的“3+1”意见征调函,各俱乐部也多有异议,总局领导认为“这个事情重大,关系到俱乐部发展,要谨慎,最好还要再调研”,职业联盟成立是不可逆转的,联赛各项事宜都要交给联盟打理。
编辑 | 苏扬
---------------------------------------------------------------
本微信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均为足球报所有,未经授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改编,请联系足球报新媒体事业部。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