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蜂窝旅游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提供全球各地最新、最潮的“玩法”,以及酒店、交通、当地游等自由行产品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一直以为去日本很贵,直到我亲自去了一趟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敞开来玩!别的你别烦 ·  4 天前  
读嘉新闻  ·  紧急发布!今天8点,正式实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蜂窝旅游

99%的人都没这么玩过!来自深山的绝美技艺,被国家认可的千年传承,沉浸式打开贵州另一面!

马蜂窝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24-09-13 09: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的多个隐藏玩法和非遗文化,通过不同村落的守寨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贵州的多元文化和独特魅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贵州的宝藏大省地位和多样化的民族村落文化

本文介绍了贵州作为宝藏大省的地位,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的独特文化和非遗文化。作者通过不同村落的守寨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贵州的多元文化和独特魅力。

关键观点2: 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技艺

石桥村是中国古法造纸之乡,使用了千年的古法造纸工艺。当地的造纸工坊隐藏在溶洞中,使用的都是天然材料。一位非遗传承人王兴武老师改进了古籍修复专用的纸张,并被国家认可。

关键观点3: 控拜苗寨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控拜苗寨是苗族银饰艺术之乡,拥有精湛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一位银匠龙太阳师傅坚守在村里,传承这门技艺,并建立了私人银饰刺绣工作室,游客可以体验银器打造。

关键观点4: 厦格村的侗族非遗传承和浪漫故事

厦格村位于肇兴侗寨群,拥有美丽的梯田风光。一位侗族青年建立了非遗文创工坊,将侗族元素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播。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

关键观点5: 寻找更多守寨人和推广非遗文化的意义

文章介绍了寻找更多像王兴武、龙太阳这样的守寨人的重要性,并推广非遗文化。作者呼吁大家了解非遗背后的传承故事,并动手做一个专属自己的非遗作品。


正文

今年夏天真的结束了,最近北京阴冷的天气让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具体表现为:各个平台上,网友也开始用五花八门的回忆来纪念夏天的结束!
要问窝这个夏天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当然是关于 「贵州」 今年夏天,贵州突然变成流量的宠儿,从绝美山水火到避暑再火到漂流 ,这个宝藏大省多个隐藏玩法被大家用各种方式发掘, 一波一波人在贵阳收获关于夏天的美好回忆后离开。
来自马蜂窝用户@推土机的旅行攻略
但当夏天慢慢过去, 窝又开始接收到很多关于贵州的咨询, 比如秋冬贵州还可以去吗? 秋冬贵州去哪里 ?好像大家对贵州的热情还意犹未尽...

来自马蜂窝用户@ 肥肥小肥肥

窝的回答是:当然可以! 人潮退去,安静的贵州,其实更值得深度探访!
此时的贵州青山绿水依旧! 群山环抱的田野,郁郁葱葱的树林, 错落有致的民居, 大山里藏着生活最原始、最本真的美好,逐渐显露.. .
来自马蜂窝用户@無边漫游
但今天窝想分享却不是这些,而是可能 本地人都不甚了解, 贵州不易被发掘的另一面 提供给大家探访贵州的另一种可能性!
它隐于贵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也许你曾路过,曾为它驻足,却最终未曾与它产生交集。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超过18个世居民族,全省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到了36.44%;
据不完全统计, 贵州有少数民族村寨近5000个 这些村寨分布在贵州的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也直接造就了贵州灿烂的非遗文化!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贵州,是非遗大省,全省拥有1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的共识,但少有人了解其传承人!
人知道,这些藏在村子里,余韵留长的非遗项目得以留存,是其背后的传承人用何等坚守与它与消亡的趋势对抗!
来自马蜂窝用户@蓝屿BISLAND

他们没有可供埋头创作的明亮的工作室,甚至当你走进村庄会发现,支撑大师们安身立命的另一身份,居然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卷起裤脚插秧的农民;

即便如此,他们仍旧在坚守 自祖上传下赖以生存的技法,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守在村寨,期望用一门手艺带领村寨振兴 ,我们称其为 「守寨人」!

而今天,窝想带你进入贵州「守寨人」的日常,我们一起探索贵州的另一面!

来自马蜂窝用户@婷仔_dinhoidinh

藏在溶洞里造纸工坊,为故宫造出文物修复纸

「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石桥村


「石桥村」 位于贵州丹寨县, 村里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因工艺制作古老、工序徒手操作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 「中国古法造纸之乡

来自马蜂窝用户@红裙教主

这里从唐朝中期就开始造纸,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直至现在, 石桥村的造纸工艺流程,仍旧与《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 ,包括斩楮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等工序。

使用的也都是取于当地的天然材料,包括构皮、杉根、糯叶、滑树、猕猴桃藤等,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古法造纸工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来自马蜂窝用户@雷奔奔_旅行玩家

2004年,国家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在各地寻找用于古籍修复的专用纸,石桥因保留古法造纸工艺进入专家的视野,但 原有的古法白皮纸并不能直接用于古籍修复,作为「古法造纸」非遗传承人的 王兴武老师 ,承担了改造白皮纸这一任务!

根据专家建议,老师从原料配比、纤维分布、抄纸力度入手,不断调整,花了2年时间,终于研制出 古籍修复专用的 「迎春纸

来自马蜂窝用户@鱼子酱

如今此纸, 已被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指定为文物古迹修复用纸。 并于2006年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马蜂窝用户@红裙教主

获得国家认可的石桥,因此打响了造 纸的名声,但名气并未带来经济效力,无法因此养家糊口的手艺,还是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局...

2009年, 王兴武老师作为牵头人,带着36户89名村民成立了 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 ,共同开展古法手工纸、书画纸、古籍修复纸、工艺纸品等古纸制作,集中生产、统一销售,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发展。

来自马蜂窝用户@雷奔奔_旅行玩家

从此古法造纸技艺开始广泛的为当地带来真实的经济收益,村民也开始积极的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得以继续被发扬光大。

如今的石桥,几乎家家都有造纸工坊, 王兴武老师也有自己的造纸工坊 「穿洞工坊」 ,是村里最“资深”的工坊。

工坊位于一处 纵深不知其底的天然溶洞中 ,洞深1500米以上,石壁能遮避风雨,这里水源充足,溶洞可以保持恒温,制作的纸张质地柔软,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

来自马蜂窝用户@caterpillar

在这里,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看古法造纸、了解工艺流程,还可以亲手体验花草纸制作、拓印、折纸等内容,感受非遗魅力

来自马蜂窝用户@雷奔奔_旅行玩家


不止是亲手打造专属银器,更是了解手艺人坚守的一生

「苗族传统银匠村」控拜村


控拜苗寨 位于贵州雷山县西江镇的雷公山半坡 这里距离西江苗寨只有14公里,却是游客往往会忽略的苗寨。

来自马蜂窝用户@MM兔

控拜苗寨拥有精湛的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苗族银饰锻造村落,因此,被称为 「中国银饰艺术之乡」 其银饰锻造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银饰是苗族人民的艺术三宝,素以用料讲究、构图精巧、造型典雅、色彩艳丽、淳朴自然、技艺精湛著称。千百年来,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榜上有名。

传统的苗族银饰要靠手工。要经过铸炼、锤打、拉丝、搓丝、掐丝、镶嵌、洗涤等步骤才能完成。

来自马蜂窝用户@易小北的弟弟

以前的控拜村几乎一户一个作坊,每家都有一名银匠, 鼎盛时有 275 个银匠,如今留在村子里,而且还能靠银饰谋生的,只剩 龙太阳师傅

来自马蜂窝用户@🐻🐻Shirley

龙太阳家世代为银匠,不过由于父亲去世,没有了经济来源,龙太阳很早就出门打工了。 四年后他 又回到了苗寨,坚守在村里 种田地、 打银饰,以此守护 这门技艺和生他养他的 村寨。

来自马蜂窝用户@周末请上车贵阳站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师傅掌握了一套十分娴熟的银饰制作技艺,其中代表便 是一套 「银饰文胸」 灵感来源于对妻子的爱,每当他看到妻子在田间劳作汗流浃背时,闷热的文胸令妻子十分难受,于是决定为妻子打制一件精致的「银饰文胸」

经过长达33天的努力,他用如头发丝细的银丝精心打制而成。 2014年,贵州商务厅带到英国展览,当时有人出高价购买,被拒绝。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经由他手打出的银饰工艺成色好、錾工精细、设计新颖独到、做工十分考究,深受大家喜爱。 老师也在寨子里,建立了 私人银饰刺绣工作室 ,游客可以体验银器打造。

来自马蜂窝用户@周末请上车贵阳站

体验包括 理论与实践,龙太阳师傅会给所有人 上45分钟的“打制银饰基本功”理论课程,然后 游客自由选择图案,亲手打制专属自己的银饰品(过程为:柴草生火 →点燃木炭→熔银→捶打银锭成银条或银片—造型—焊接—洗银—作品点评)。

来自马蜂窝用户@🐻🐻Shirley


在美丽的风景中,制造直触人心的浪漫

「侗族非遗传承」厦格村


厦格村 属于肇兴侗寨群 ,位于贵州黎平县,最近几年,肇兴镇将肇兴侗寨以及境内的堂安、厦格上寨、厦格下寨,纪堂、上地坪、登江、己伦等村寨联系起来,打造成为鼎鼎大名的“肇兴八寨”。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这八个侗寨彼此之间距离都不远,互相之间都可以通过徒步的方式到达, 肇兴-堂安侗寨之间的徒步路线 ,全程7.5km,一路有石板路相通,沿途都是美丽的梯田风光, 是其中风景最好,也最有名的徒步线路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厦格村就位于这条路线的中间位置,村寨以梯田美景见长,曾被评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全球十大旅游首选地。

和大热的堂安相比厦格梯田坡度更大,一圈一圈的非常漂亮,像抹茶蛋糕一样,而且梯田视野更加开阔,前面无遮挡,风光极好!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村里,一位极富浪漫色彩的侗族青年,做了 一个极具传承意义的 侗族非遗文创工坊 将侗族元素用更“国潮”的形式进行绘画表达,还把在外工作的姐姐妹妹一起叫回家,一起为家乡做贡献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文创工坊里展示了 百张民族插画和近千幅侗族纹样,将 那些传承千年古老的手艺技法、 词,故事,歌谣,习俗,通过新的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图片来自@肇兴厦格非遗基地创始人-兰老师

坚守和传承本来就是浪漫又无聊的事,从无人问津到高朋满座,这个过程看似轻松却又无比漫长, 2020年基地被授予「省 级非遗扶贫工坊称号」。

图片来自@肇兴厦格非遗基地创始人-兰老师

而去到工坊的游客则能在欣赏完侗族的非遗技艺之后,在主理人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蜡染和扎染的制作过程。

从构思图案到精心绘制,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创意和期待。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来自马蜂窝用户@蝈蝈小姐

信息补充: 蜡染 ,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蜡为仿染材料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不同于扎染蜡染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来自马蜂窝用户@小敏快跑


不止贵州,更想让全国的另一面都被大家看到

寻找更多「守寨人」


其实不止贵州,在全国各地有许多许多,像王兴武、龙太阳这样扎根村寨,用自己的手艺,真实支持家乡发展的传承人...

图片来自:肇兴厦格非遗基地创始人-兰老师

为了支持「守寨人」与他们的事业,并支持非遗的传承 ,我们将推出 「了不起的村寨」一系列专题 ,用专业把碎片化的守寨人文化慢慢拼接起来,变成一块完整的地图展现给大家。

这篇推文是我们第一次做守寨人专题推广,我们选择从贵州出发,把苗银锻造、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这些小众的技艺介绍给大家!
来自马蜂窝用户@無边漫游
当然我们想做的不止是让大家看到非遗,更想让大家了解其背后的传承故事,甚至是动手做一个专属自己的非遗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