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经济这潭水又搅得人心惶惶。
美联储三月份开会拍板,决定把基准利率继续摁在4.25%到4.5%之间不动摇,缩表的步子也说要再放慢点。
结果会刚开完没两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甩出一篇火药味十足的帖子,喊话美联
储赶紧降息,还撂下一句“4月2日是美国解放日”,搞得市场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觉得降息要来,一会儿又觉得不会,股市跟着上蹿下跳,投资者们是叫苦不迭。
其实这背后藏着个要命的死结:美国欠的钱实在太多了。
桥水基金的达利欧说得直白,现在美国每分钟光利息就要还200万美元,国家债务堆到36万亿美元,简直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看看这几年利息支出的疯涨,2023年还是6590亿美元,今年直接蹿到1.1万亿,明年要是利率还这么高,利息钱就得飙到1.3万亿。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美国每年光是还利息的钱,已经比军费开支还要多,眼瞅着就要超过社保支出成为头号烧钱项目。
这么搞下去,老百姓交的税全拿去填利息窟窿了,哪还有钱搞建设、发福利?
说难听点,这和破产就差层窗户纸了。
特朗普急得火烧眉毛不是没道理。
他比谁都清楚,要是能把利率一口气降到零,政府的还债压力立马能卸掉大半。
可偏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像块硬石头,咬死了通胀还没打下来,就业市场看着也还凑合,说什么都不肯松口降息。
这两个人一个在火上烤,一个在冰上站,吵得不可开交,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话说回来,美国这债务压力摆在那儿,长期这么下去肯定不行。
不过仔细琢磨鲍威尔的话,会发现他其实给特朗普留了台阶。
他说关税带来的通胀反弹是“暂时的”,这话里的机锋可深了。明面上是给市场吃定心丸,暗地里却是在给特朗普递梯子——只要通胀能压下来,降息这事儿就有得谈。
特朗普这种老江湖当然听得懂弦外之音,转头就甩出两招杀手锏:左手砍政府开支,右手压原油价格。
他让马斯克牵头搞的这个“政府效率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下手可一点不含糊,马斯克连遗书都写好了。
人事管理局里那些光拿钱不干事的部门说撤就撤,国际开发署上万人裁得只剩几百号,连美国之音这种老牌媒体都给关了。
这波操无非就是让政府少花冤枉钱,市场上虚火旺盛的需求自然就降下来,通胀这头猛兽也能跟着消停。
但是这么搞会不会引发国内既得利益者的反扑,这些人会不会有更激进的行为,这个短期内就讲不清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和苏联解体也就5年时间,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
另一方面,特朗普瞄准了国际油价。
美国现在每天能挖1300多万桶原油,产量把沙特、俄罗斯都甩在后头,今年还要再增产40万桶。这还不算完,特朗普还拉着OPEC+搞增产,光是四月份每天就要多产13.8万桶,后面两年还要慢慢加到220万桶。
俄罗斯和伊朗那边也没闲着,油井开足马力生产。全球原油市场眼看着就要从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油价哪还能硬气得起来?
油价一下来,通胀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这两招组合拳打下来,鲍威尔下次开会就有台阶下了。
政府部门裁员导致就业数据松动,油价下跌又拽着通胀往下走,到时候顺水推舟宣布降息,既保住了美联储的面子,又给了特朗普里子。
虽说现在双方还在较劲,但
6月份可能是个转折点,美联储或许会松口降息。
毕竟经济再这么折腾下去,连社保、医保这些基本保障都得受影响,到时候可真就是“解放日”了。
说到底,这场降息大战就像高手过招,表面剑拔弩张,暗地里都在找平衡点。
特朗普在台前喊打喊杀,鲍威尔在幕后攥着数据不松手,可当利息账单像雪球越滚越大时,什么通胀目标、政策独立性都得给现实让道。
毕竟真到了借新债还旧债都周转不开那天,美国这辆经济快车可就不是踩刹车能停住的了。
所以说到底,降息不是选择题,而是道必答题,区别无非是主动改卷子,还是被现实逼着交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