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企业从小成长到大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本着我们对现有收益以及未来追求的平衡和权重是不同的。而这个不同是在不同的时期以及阶段需要的,这里我把他非常不严格的分为了两类组织的类型,第一类叫做狩猎型组织,第二类叫做农耕性组织。狩猎型组织一般出现在前期,对于整体的发展远期考量并不是很多,而且远期规划大多属于故事阶段。农耕性组织对于市场成熟度,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的成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详细的来定论两种所谓的组织结构的不同,而是谈谈我们对于企业的格局!
整个公司治理结构逻辑从小企业变为大企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从狩猎型组织,进化为农耕性组织的一个过程,狩猎型组织理论上不会让公司而饿死,在任何时候都是吃一个客户算一个客户,并且考虑企业整体持续性的发展,往往把所谓的“资本运作”看的比业务更深,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弊病,比如无法保证逐年增长率,无法保证业务结构稳定性,战略方向根据小市场而来,大市场对于狩猎型公司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会随着整个市场波动而上下起伏。农耕性组织,在整体的结构层面上趋于稳定,组织自生长的创新性能力,远高于狩猎型组织。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真正树立自己企业文化的过程,逐步的培养真正的企业文化,从月月开茶话会树立企业文化的方式,变为从创始人精神出发的企业文化,至始至终是要至上而下的。
人类从狩猎社会进化至农耕社会,第一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没有对未来的预期,人类是不可能进化成为农耕社会的,因为农耕社会的收入更久远,而狩猎社会只是为了一时的“利润”而解决当下的问题,狩猎社会就以足够。
而进化至农耕社会,人类更需要的是对未来的判断,以及技术的进步,对于“天气”的计算,也就造成了对于“神明”存在的敬畏。我认为在这个范畴,“神明”揭示了人们的欲望以及愿景,而在如今,我们对于愿景的敬畏能力丝毫没有减弱,由于各种信息的通畅,人类对于“愿景(愿望)的敬畏”可以说是变强了,因为我们能够时时刻刻看到别人,而非只看到自己。
在公司发展当中,一家小公司从狩猎型公司,进化至农耕公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在通过不断“吃单”长大的过程当中满足了现阶段的所有需求,而在通过狩猎完成的原始积累面前,别人农耕的收成是狩猎望成莫及的,而农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身体,以及心绪上更平静,做出更好的判断,从而在茫茫大海之中立入磐石。
自古以来文明与冲突都是对立面,当理性代替冲突之时才是文明人, 眼光的长远与冲突之间的对立贯穿了历史不分上下。狩猎型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冲突是与生俱来的。
文明想要消灭冲突,不仅靠个人的理性还要靠法律,道德,宗教。如果我们同理的去看公司管理,我们同样也会发现,冲突是永远不能够被消除的。文明的理性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明智,这就带来了“律法”,我们需要“律法”,需要“道德”,需要“宗教”,任何的企业也需要“宗教”,而现在的愿景与未来,同样的就成为了所有人心中另一种神迹,我们之所以前进,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所有美好的未来都是预期的结果。而“神迹”的引导必不可少,我们可以把这种神迹,命名为:愿景、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或者是“比尔盖茨” “乔布斯” 。
当人们对于“神迹”开始向往的同时,所有的“律法”将会得到更好的使用,而这一切在摇篮里开始就迈向了更好的前方。
企业从小到大这么划分,那对于一家在创业路上的企业来说,农耕社会,精致的农耕社会,科学的农耕社会是必经的企业发展过程,伴随着这个发展必须到来的更是企业文化,愿景,还有本生企业主的格局,在这里讨论所有的管理手法,发展策略,依然是无用之功,正己之念,才能一往无前。
大家可能还喜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