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除了画箭头,PPT时间轴到底有多少种版式? ·  14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超多图片塞进一页PPT,怎么排版才高级? ·  2 天前  
旁门左道PPT  ·  PPT图片不够宽,一拉就变形,咋整? ·  2 天前  
跟我学个P  ·  领导说,紫色的PPT很有韵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写作干货:这六个亮眼的写作思路,你用过几个?

曹将  · 公众号  · PPT  · 2021-04-19 20:02

正文



你是不是会发现一个问题: 写了很多东西,但别人就是看不下去。


在培训领域,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需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设计培训课程。


比如要强调内容与学员的相关性,要重点突出,要有互动。


这些道理,其实也适用于写作。毕竟两者存在很大的共通性:让他人愿意学(看),让他人学(看)有所获。


所以,今天就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切入,跟大家分享如何让内容更符合他人的认知习惯。


1.成人喜欢结构化的内容。


结构化的好处就是让对方快速地吸收信息。


比如别人跟你说下面一段话,你的心情如何:


今天是开工第一天,我们在一起讨论接下来的任务安排。工作的计划性很重要,大家应该都认同。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安排,结果呢就是时间过去了,但是没做出什么成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通过今天这次会议,列清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事情列出来后呢,我们也要做好监督,明确清楚谁在什么时候完成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落地。还有就是呢,大家也不要忘了及时总结。我们一直强调要做学习型团队,学习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从书本中学,可以是从实际经历中学,总结复盘就是从实际经历中学,效果一般更好。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相信你肯定会很不耐烦,内容太多,感觉抓不住重点。


好了,对方换一个表达,你看看会不会好很多:


今天是开工第一天,我们在一起讨论接下来的任务安排,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是做好计划。 只有计划到位,才能把握方向,避免时间过去,却没有成绩。

第二是做好监督。 事情有了,接下来就要明确责任人和截止日期。

第三是做好总结。 事情完成后,留一点时间去复盘,从经历中学习。


所以,结束后,做三件事情:


第一,根据年度工作拆解出自己的工作任务。

第二,工作任务里明确清楚责任人和截止日期。

第三,工作结束后记得复盘,写好总结报告,每季度提交。


这就是结构化的好处: 看起来清爽,听起来清晰,理解起来清楚。


所以你会看到,大多数优秀的文章都遵循金字塔结构,先说明论点,再阐述分论点,继而用论据来佐证。


↑ 金字塔结构

2.成人喜欢跟自己相关的内容。

成人的目的性很强。

毕竟时间少,任务重,时间是钢,好钢用在刀刃上。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帮助,是否解决了他的痛点。

这就涉及到文章的场景构建。

我们看两个表达模式,如果你是消费者,更会喜欢哪一个:

· 我们的住宅产品经过五年研发,十次迭代,在全行业都首屈一指。
· 我们的户型特别设置了宠物房,小动物也有它的专属空间;阳台空间大,冬天老人、小孩可以一起坐在这里晒太阳;两个厕所,早上大家再也不用去抢。

两个表述的差异点就是:前者是产品导向,后者是客户导向。

· 产品导向强调的是我好厉害,你怎么还不来买?
· 客户导向强调的是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

只有与受众真的关联起来,对方才愿意去看你的内容。

如何关联呢?重点是找到读者的需求。常见的有社交的需求、赚钱的需求、拿来即用的需求。比如:

· 有的文章会从新闻切入,这样他人在对话中就有了谈资。
· 有的文章会提供赚钱的方法,那么他人就能够实现财富增值。
· 有的文章会提供模板、套路,这样他人看完以后马上就可以运用。

3.成人喜欢新知与旧知相连接。

下面两个表述,哪一个你更容易理解:

· 她真的好美。
· 她有点像桂纶镁。

相信后者更容易被理解。

成年人已经有太多的人生经历,我们需要找到一些线索,将过去的经历与想表达的联系起来,继而加深对方的认知。

类似的还有:

· 它的尺寸类似一台 iPhone 12 。
· 它的重量相当于 10 个鸡蛋。
· 你去旅游之前,要做攻略,读书也是类似,要先看大纲。
· 老师在开家长会点评学生学习情况时,肯定不是随便说,而是「曹将昨天下午 2点10分到教室,迟到」。所以你跟下属沟通时,也要先说事实,再做判断。

4.成人喜欢重点突出的信息。

我们都很懒,都希望别人为我们划重点。那怎么在文章中突出呢?下面是一些技巧:

1.标粗。
2.下划线。
3.换个颜色。
4.总结。

其中,总结非常有用。因为它有一种「交付感」,也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后,对方可以带走。比如得到就做得很到位,他们大多数的课程末尾,都会有一则手绘的总结图,学员便能保存,产生「我学到了」的感觉。

↑ 《汤君健的中层管理课》课后总结

5.成人喜欢多感官摄入信息。

文章天然有劣势,毕竟大家阅读,自然是用「看」,即视觉。

但是,即使是视觉,我们也可以让它不那么单调。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模式,来增加多维度的感官刺激。

例如之前看《全灵的语文课》广告,里面就用到了五种方式来写「雨」。

↑ 《全灵的语文课》广告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强化内容表达效果。



↑ 用图片强化理解

6.成人喜欢有交流感。

所以可以考虑在写作中,加一些设问,互动的表达。比如:

· 为什么会这样呢?
· 怎么说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