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外掘金
海外资产配置第一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海外掘金

全球楼市资本大转移:曾经华人最爱的国家遭“抛弃”?

海外掘金  · 公众号  ·  · 2017-08-18 21:26

正文

◎海外掘金 |  掘金大师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观察近期各国楼市,大概能深刻理解老祖宗常说的几个词: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和细水长流。三个词,大致概括了全球地产投资正出现的资金流向“大挪移”。

经历了地产黄金10年的澳大利亚,目前正面临增速放缓,投资人转移至其它国家的情况;之前热得发烫的加拿大,7月房价却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与此同时,英国、美国正承接着越来越多的外溢需求,吸引大批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英美正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而曾经的“最爱”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短期内将不再热门,与几个月前形成天壤之别。

一场国际资本的大转移正在发生。

1

澳大利亚、加拿大两个相似的国家,在楼市上也同样遇到困难,正从前段时间的楼市投资“最爱”,过渡到“被抛弃”的境地。

在刚过去的7月,加拿大楼市出现量价齐跌。加拿大房产协会(CREA)公布的全国房价数据出现环比1.5%的下跌,至60.71万加元(320.55万元),创08年金融危机来最大跌幅。


而在销量上,7月环比下跌2.1%,为连续第4个月下滑,加国近2/3的地区出现房屋销量环比下滑,同比销量跌幅更是达到惊人的12%。

令人意外的是,拖累全加房价的居然是多伦多。过去9年,多市房价涨幅超过200%,直到今年4月,多伦多仍是全加乃至全球最火热的楼市,备受中国买家青睐。

7月多伦多房价环比下跌4.7%,连续三个月下滑,二手房销量环比下跌5.4%。

澳大利亚的情况没那么糟。直至7月,悉尼、墨尔本、堪培拉依然保持不错的涨幅。但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澳洲楼市正在见顶。


本周,《澳洲金融评论报》报导,前美联储高官奈莉·梁(Nellie Liang)警告, 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或“触发”澳洲房产价格暴跌,“房价下跌20%并非疯狂想法”。

居外网的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房产查询总量增长了8.7%,但对澳洲的查询量却缩减了9.7%;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澳洲房产的搜索量更是缩减了1/3。

万达集团上月宣布,将对悉尼和黄金海岸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重组,或引发大量中资企业撤出澳洲。

说到此,不胜唏嘘。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四个最主要英语国家中,像一对双胞胎。

高质量的教育、友好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华人移民,从30多年前的香港、台湾人,到后来的大陆人。目前两国的华人占比,也是四国中最高,一直是华人的移民“最爱”。


两国同样也“保皇”,认同英女王是国家元首;两国经济支柱同样是能源矿产行业;两国甚至拥有同样多的世界最宜居城市……

《经济学人》2017世界最宜居城市

但如今,澳、加正从“最爱”被逐渐“抛弃”。从神坛跌至“谷底”,正经历着“物极必反”。

2

加、澳出现楼市转折,与近期一系列变化有关。

过去一年,两国相继对外国买家实施不同类型的限购、限贷政策。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针对外国买家分别开征 3%至10%不等的印花税 ;新州政府还将土地税从0.75%提高到2%。

更致命的是,澳洲四大国有银行取消对外国人的住房贷款, 挡住了大批中产家庭在澳洲投资的欲望。

加拿大楼市最热的温哥华、多伦多,也分别于去年8月和今年4月实施了 针对海外买家的15%交易税,打击纯投机行为。

这些针对外国买家的限制政策,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海外投资者的积极性。

本地居民的房屋负担能力下降,也使得房价上涨缺乏可持续动力。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家庭贷款问题尤为严重,债务占两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0%和138%,高于其它西方国家。


与此同时,随着澳洲公寓供应量的增加、多伦多4月楼市新政后,进入市场的房源变多, 买家的预期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望,或转移至其它国家。

另一客观原因, 中国目前的外汇管制政策, 对企业海外投资作出严控,海外房地产列入准“黑名单”;对个人,换汇过程变得更加严格、虽然年总额不变,但每次汇款金额受到限制。

本国“限外”,房价高企,未来走势不明朗,是导致外国投资者面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时,变犹豫的原因。

3

有资本流出,就有资本流入。英国成为了这次国际资本流动的幸运儿。

近两年经历了“苏格兰独立公投”、“退欧公投”、议会选举等幺蛾子,英国终于捞得一个好处:国际资本涌入抄底。

此所谓“否极泰来”也。

早在今年2月,先知先觉的《金融时报》就在报道中提出“中国买房团撤离澳洲转战英国”。

据公众号“英伦投资客”报道,从5月11日至今,伦敦90天就收到317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而今年上半年,中国对英国楼市的投资金额至少已超过50亿英镑。

其中,伦敦金融城的三大地标“小黄瓜”、“奶酪刨子”和“对讲机”全被中资收入囊中。


看似中资的海外地产投资受限,但赴英国投资照样火热, 资本用脚投票的特征再次显现。

除了英国衰到极点后,房价横盘且英镑低位,吸引来外国投资者抄底。但英国本身对外国买家较友好的态度,也与澳、加两国形成对比。

不光没有对外国人的限购限贷政策,英国买房还可以在签约时先支付10%的首付,交房时补齐剩余首付款,外国人也可申请银行贷款,没有限购。

与澳、加比起来,英国条件宽松很多。

除了英国,还有美国受益。

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之间,外国买房者在美国购房花费,占到了全美购房总额的10%,同比去年上升2%。外国买家购房的金额达到1530亿美元,比去年暴增49%。

中国买家也连续5年蝉联对美投资第一位,投资总额达到31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

另外,美国房屋库存不足触及30年来新低、住房建筑成本上升、美元近期疲软,都会成为房价继续上涨及吸引外国投资人的诱因。

当然,美国一直是外国投资者最喜爱的投资地,这也是文首所说的“细水长流”。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