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余年前,我国第一条国际铁路
滇越铁路
在滇东南乍然通车。
轰鸣的汽笛声里,这条
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
的、全长863.576公里的铁路,自此定格了它所开启的时代奇迹。
滇越铁路碧色寨站 图源:筱溪听泉
滇越铁路施工线路图 图源:《滇越铁路—一个法国家庭在中国的经历》
这是一条串联了太多历史厚重的铁路。
因地处西南边陲,云南自古就是边贸兴盛之所。先民们领着骡马,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创设出独一无二的贸易繁荣。
而在之后滇越铁路的串联下,
建水、石屏两座古城
积淀出独属于时代的余音;其在明清建筑历史上亦可称名的艺术和
汉彝相融的
少数民族特色,也孕育了
巍峨壮观的
万种风情。
左上:石屏文庙 右上:石屏火车站 图源:魅力石屏
左下:建水古城 右下:米轨小火车 图源:建水文旅
这也是一条凝聚了太多近代血泪的铁路。
孙中山先生曾利用滇越铁路策划河口起义;蔡锷将军曾沿此路北上,发起震撼全国的护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它更成为国际物资来华的
运输“大动脉”
……
此外,滇越铁路还衍生出了我国第一条民营铁路——
个碧石铁路
,它与滇越铁路联系紧密又相互共存,共同见证着云南铁路的兴衰起伏。
独特的乡野风景,个碧石铁路段的乡会桥车站
而当一切时过境迁,万般风花雪月之后,这条险些被我们遗忘的铁路依旧守护着当地人民平和安宁的时光。
与云南其他地方相比,滇
越铁路主要穿过的
滇东南地区
显
得十分低调,但低调不意味着美丽逊色。
最大的地方性文庙——
建水文庙
秀丽而庄重、
层层叠叠的牌坊斗拱后是
石屏古城
“滇南明清建筑博物馆”
的文脉儒风;
“雄镇东南”的
朝阳楼
,几经战火天灾始终巍然屹立,是自唐至今的豪情抒发……
朝阳楼,建水县城老街与新城相互交错 图源:筱溪听泉
杂糅了历史、自然、人文
的滇越铁路,联结和造就的是一条独特的文化带:
石屏、建水古城
这样的宝藏之城,
中国最美火车站之一的
碧色寨
,
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
,滇越铁路的代表作
人字桥
……
滇越铁路的标志——人字桥 (去年游学实拍) 图源:常彧老师
身处内陆的昆明,正是因为这条铁路链接了整个世界;上世纪
红河州
的繁华往事,以及云南近代工业文明的达到的高峰,也与这条铁路息息相关。
这就是滇越铁路,
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近代的反思和人民的向往,
记录着一个区域、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第一幅面貌。
2月8日到13日
,年味未散时,让我们前往温暖的滇东南地区!与
生长于云南本地的文化学者常彧老师
一起,沿着滇越铁路驶进神秘的滇东南地区,
探秘其自然地理、民族、交通、历史的多样与统一
,真正的感受
历史是怎样鲜活和生动的存在。
在"彩云之南"的斑驳铁轨之上,看现代文明与古老边陲融洽一体的云南秘境。
去年常彧老师滇东南游学实拍图
主要研究内亚与边疆、魏晋南北朝史、民族史、中国古代军事史。
博士论文《得之马上:战国至北朝的内亚战争技术与中国军事文化》
《锦绣长歌》《有翡》《梦华录》《一念关山》《花木兰》《敦煌:生而传奇》
🌟
名师作伴!大视角下的滇东南人文之旅
出生于滇东南的
人气讲师常彧老师
,以幽默风趣且专业的授课风格备受大家的喜爱,作为
全国范围内,鲜有将中国古代军事史作为自己专门研究方向的高校教师
,
此行,常彧老师将以滇越铁路为主题,为你展开讲解云南交通地理历史,感受西南边疆丰富的人文与趣味。
🌟
经典符号!一次别样的滇越铁路之旅
从昆明到河口,从石屏到碧色寨。
以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为主线索
,以
滇东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民族风情、交通布局、人文历史为分线索
,全景了解滇东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基调,
通过
对话、交流、实地踏查、历史梳理,
开启一场自然风光与文化魅力并存的滇东南之旅。
往期游学 · 在夕阳下感受碧色寨车站的时光 图:金晚
🌟
触摸文明!在历史现场领略文化魅力
一条铁路!
串联起
云南五座城镇!
从
中国最美车站碧色寨
、世界铁路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
滇越铁路的标志——人字桥
、“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一座仍
活着的历史古城——建水
、百年商埠,有着“两国一城”独特景观的
边境之城河口
。
见证中华民族不朽精神丰碑
的
蒙自西南联大旧址
......
往期游学 · 与团友们一起乘坐米轨小火车 图源:金晚
🌟
特色体验!云南的风花雪月皆不可辜负
过冬避寒首选!
蒙自菊花米线、石屏烧豆腐、建水烧烤
,尝遍云南民族百味。
温泉酒店、古宅座谈、米轨火车
,感受不一样的云南之旅!
建水古城、石屏古城、团山民居,
走进依然
富有烟火气息
的古城与古村落!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作一定调整。
组 团 价:
7800元/人
(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 活动需二次确认。报名后客服通知成行,再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
(默认标间,双人入住,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到站:昆明
这趟旅程从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开始,共度一段温暖好时光!
★ 云南铁路博物馆
云南铁路博物馆是利用
滇越铁路的起点站
——昆明北站
的候车室建成的,云南铁路的百年风雨历程被浓缩在这一隅之中。
博物馆南馆以百年滇越铁路“云南府站”法式古典建筑为原型,北馆为萃取高铁旅客车站元素的现代建筑,两馆之间贯连一座铁路钢架桥梁,形成“
车站上的博物馆、博物馆中的车站”
的独特景观。
馆中既有古老的米轨和寸轨蒸汽小火车,也有高大亮丽的准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现代高铁动车。
“镇馆之宝”法国米其林内燃动力车组
是国家一级文物,1914年起在滇越铁路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内燃动车组。
★ 云南省博
物馆
作为云南省的文化重地,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
建馆以来,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30118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就有509件。
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滇文化青铜器,以及近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其中有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大理国金阿嵯耶观音立像、战国时期的牛虎铜案、西汉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等
是镇馆之宝
。
左下:西汉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右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到站:石屏
传说,石屏古城是建在一个浮在水面的大神龟壳上,凿穿龟壳,便是水层。
据地质资料表明,古城确实建于岩石之上,城下水资源丰富。
故而,城中人家大都开凿有井,而且井井相通,
用井水制作的豆腐美味可口,
石屏豆腐
也因此美名远扬。
★ 石屏古城
石屏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少有的几个被称为“文献名邦”的县区之一。
古城建筑布局独特
,东西、南北两条主街在州衙前交汇,弯曲的街巷纵横交错,将城区分割成若干块,看起来就像龟背上的裂纹。因而,石屏古城又被称为
“龟背托起的古城”
。
古色古香的石屏文庙 图源:金晚
古城内现保存完整的古宅、府第有192座,传统村落更是遍布全县,至今仍保存有大量风格古朴的民居,素有
“滇南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
之称。
文庙里的当地村民,生活气息满满 图源:金晚
★ 米轨小火车
2020年国庆,
“状元号”小火车
从石屏站出发,沉寂许久的站台渐渐开始热闹了起来。站台前,饱经岁月沧桑的米轨铁路沿东西方向延伸。
当我们乘坐一袭“红装”的小火车在山间奔驰,眺望窗外,淳朴的古城、秀丽的异龙湖,各色美景尽收眼底。
#到站:建水
建水的“古”和其他古城不太一样。被称为古城的地方不少,那些地方有古时的建筑或痕迹,如城楼、庙宇、小桥等,像是在橱窗中展示的 “古”。建水的“古”,是留存并延续在生活中的,在这里,
传统的生活方式没有丢失
。
“
建水古城更像是一个活着的标本,而不是一个博物馆。
”在相对完整的古城内部,斑驳沧桑的明清民居星罗棋布,数十座元明清三代的寺庙道观和官府衙署错落有致,上百口古井依然在发挥功用。
★ 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在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的地方,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
“藏金埋银之地”
。
最难得的是,这里依然完整地保存着传统建筑16座,寨门4座,寺庙3座,宗祠1座,完美地代表了
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
★ 见龙桥
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6年)的见龙桥,横跨泸江河南北两岸。整座桥形制是
“S”形
,北桥墩延伸又复加一孔,展现出简洁之美。
北桥端置一对石狮遗像,南桥端置一对石像造像,东侧面桥身镶砌两块石刻,书写安流和永济,桥阁东面置一神龛,神龛旁立有“见龙桥”石刻一块,老城沧桑附着其上。
★ 双龙桥
在建水古城往西约5公里方向,坐落着一座十七孔桥,这就是被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先生称为“十大古桥”之一
的建水双龙桥。
放下专业的视角,这也许就是中国最美的石桥。傍晚的光线将桥身映衬得通体金黄,倒映于一汪碧水中的景致无比美妙。这是一处需要留足足够时间欣赏的美好。
★ 乡会桥和乡会桥车站
乡会桥
为三孔石拱桥,建造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桥面由名为“文星阁”的主楼阁和次楼阁完全覆盖,为
建水地区唯一的风雨廊桥
。
乡会桥火车站
,是建水、石屏间重要的火车停靠车站之一。火车站主体建筑站房(售票候车楼),结合中、法不同建筑样式特点而设计,是中西建筑文化协调融合的缩影。
★ 大板井
溥博泉,俗称“大板井”,建于明洪武初年,有着
“滇南第一井”
的美誉。
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2.7米,井水“水味之美,冠甲全滇”,甘甜润口,用来泡茶更是回味无穷。
★ 建水文庙
建水城的中心是建水文庙,其规模与占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曲阜的孔庙。700多年来,建水文庙先后50余次增修扩建,至今为云南文脉翘首。
拥有巨大泮池的云南建水文庙
文庙内部31个建筑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建筑细节也精美绝伦,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
★ 朝阳楼
唐南诏于建水筑惠历城,直到明清为临安府城。创建于明初的西、北、南三面城楼由于战火和其他原因又多次损毁重建,唯有东门朝阳楼,在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依然屹立不倒。
由于高度比例比承天门
(天安门)
要大,加上地势的原因,很多人觉得朝阳门比承天门看起来还要雄壮得多,上有牌匾书
“雄镇东南”
。
★ 燕子洞
作为“地貌丰富雄奇”的云南,自然不止文化上的奇观。而本次我们将要探访的燕子洞,更是被称为
“亚洲第一喀斯特溶洞”
的人生必去之地。
燕子洞坐落于建水东部的群山峡谷之中,是一个石灰岩溶洞,由泸江河水千百万年的冲刷和侵蚀形成,以其
“古洞奇观、春燕云集、摩岩石刻、钟乳悬匾”
等独特的景观著称于世。
被誉为“洞幽燕奇,南天一绝”。
图源:建水燕子洞、红河文旅
整个燕子洞分两层,上洞巨大,内部为厅状溶洞,簇立着石笋、石柱等;下洞则高十余丈,洞顶密集着钟乳石。作为明末清初的游览胜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吟咏佳作。
图源:红河文旅
洞内光线阴暗,内外岩壁上巢居着
数十万只白腰雨燕
,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十万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
★ 碧色寨
碧色寨原为
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个碧石铁路的终端站
,也是电影《芳华》的拍摄取景地。
从1910起的30多年时间,这里是滇越铁路上的重镇,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人纷至沓来,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
“小巴黎”
。
这里的米轨小火车是
滇越铁路上唯一还在运营的客运火车
。囿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滇越铁路的每个组成部分——路面、桥梁、隧道曲线半径、最大坡度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以适应情况复杂的云南山地。
米轨铁路
,比1435的标准轨窄了三分之一,最高时速60km/h。行驶在缓慢的米轨铁路上,像是回到了一百年前。坐在车厢里的感觉是那速度快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铁飞机都没给我们带来过这种想大声尖叫的冲动。
#到站:蒙自
蒙自市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云南对外开放的肇始地,拥有
“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
三张文化名片。
★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和博物馆
1938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安营扎寨后,因昆明校舍不足,因此选择了蒙自作为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栖息地。联大师生发现
“蒙自风景颇佳,小巧幽静,物价极低,人民生活很安闲。”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和博物馆 图源:金晚
当时学校校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有五处,即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旧宅。
蒙自分校纪念馆就设在哥胪士洋行,是一幢精美的法式建筑。
这些建筑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风采依旧,映照出当年联大师生将民主与科学的火种播撒在滇南大地的容光。
蒙自南边的屏边苗族自治县地处北纬23°,是“太阳转身的地方”,被誉为
“中国最南端的春城”
。
★ 滇越
铁路人字桥
位于屏边县北湾圹乡度箐与倮姑站之间的人字桥因其“人”字的支撑造型得名,
是滇越铁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铁路桥梁建筑的经典工程
。
桥梁架设在相距67米的两山峭壁之间,桥身距谷底约100米,修建耗时近两年,桥身全用钢板、槽、角钢、铆钉连接,
整个桥身没有一根支撑的骨架
。
人字桥是力与美的完美体现
,自1910 年建成通车后,桥的主体结构基本没有更换过,也没有大修过。现在,依然有火车不断地在这座 110 多年前的桥梁上呼啸而过,真是一个奇迹般的工程!
#到站:河口
河口瑶族自治县隔河与越南的老街相望,是云南重要的边贸城市之一,“滇越铁路”的必经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湿润气候,
使其冬天温暖而舒适
。
★ 河口口岸
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终点站。
行走在闻名遐迩的百年商埠,雅致的法式建筑,独特的异域风情,诉说着中越两国的友好情谊。
★ 中越铁路大桥
距海关旧址50余米处便是中越铁路大桥,大桥的另一边是越南的老街站。
中越铁路大桥经历百年风雨,曾多次被毁,毁而又建,如今成为
连接我国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商贸交通枢纽
。
★ 海关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