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3 天前  
龙岩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最新标准 ·  3 天前  
龙岩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实施!食品添加剂最新标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齐观】五台山漫游指南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2-13 06:01

正文

朋友,您准备来五台山旅游观光么?


那一定是因为五台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了。名山自古招人游,否则,中国可旅游的地方“海”去了,您怎么会挑上五台山呢?

或许您已领略过了无数名山的绝世风姿,什么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还有黄山的天造画境、武当山的危岩巨构,甚至也已去过了与五台山齐名的另三座佛教名山,峨嵋山的无比秀色、普陀山的佛国海天、九华山的幽深景致,都已深深地刻在了您的脑海里了吧。于是您可能会有一种期待,期待着五台山给您一种崭新而奇异的山水体验。

针对您的期待,作为资深的五台山人,我想在这里说一些琐碎话。

旅游的趣味之一就在山水之乐,况且是游名山,您的期待没有错。但如果您执意于山水景致的奇丽,五台山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五台山当然不会没有山。顾名思义,五台山有五座主峰,其中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号称“华北屋脊”, 并且整个五台山跨山西忻州市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和定襄县等五个县(市),周五百余里,是真正的大山了。但五台山之所以名“五台”,是因为五座主峰“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高则高矣,但其峰顶一律平坦如台,加上山势连绵,雄浑有之,奇峰怪石是见不到的,给人的观感就不免大打折扣了。

山要有绿才有秀色,五台山不乏林木。如果您是夏季入山,满目苍翠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要有林木森森,景致幽深的印象就难了。如果是冬季入山,又没有赶上一场雪,草黄叶枯,林木槎牙,就只能是满目苍夷了。山要有水才有灵气,五台山亦有水,一条清水河穿台怀镇而过,四季流淌,还有那或山间或寺侧汩汩不息的的几处圣泉佛水,给五台山增色无限。但那细小的水流放在偌大的山中显得太微弱了,加上泉旁溪岸的缺乏景致,让看惯溪泉胜景的南方朋友见了,就只能哑然失笑了。

文人墨客们吟咏五台山景致的诗文多矣,其意境大多美轮美奂,但那大多是当不得真的。关于描写五台山的文字,作家余杰有一些实在话,他在《天路历程――春游五台山》中写道:五台山“山峦起伏,像千层饼,翻越一座又是一座。山上树木稀少,连草也不茂盛,裸露的岩石和黄沙,分外苍凉。”还写道:“听得脚下水声潺潺,树木掩映之间,山谷里有一条溪水。我们正在叹息五台少水,少分灵气,见到有条溪水,怎能不去亲近亲近?”并在文中两次叹息道:“想起古人形容此处山脉‘巅峦雄旷,翠霭浮空’来,真是不敢相信”。“那‘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弥布’的五台山已经看不见了”。实际不是“已经看不见”了,关于北方山水之胜的文字,自古以来就大都是一种夸张!

五台山的山水乏善可陈,但既为名山,虽没有特别的奇丽,总应该有一些能够看得过去的地方吧。可叹的是五台山即使真有什么山水景致,作为一名普通游客往往也是无缘得见的。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游客来说,到五台山并不是要登临五个台顶,而是到台怀镇。



五台山太大了,它象一个人微微张开的右手,五个手指就是五个台顶,如果您没有更多的时间,只打算在山中呆个一天半天,也就是在手掌心――台怀镇所在地及其附近转转,五个台顶一个也去不了。

入名山游,可以不登高,并且可以连一座主峰都不去,在全国各大名山中,五台山恐怕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那么,来五台山到底是看什么呢?
看庙!
准确地讲,是看佛教的寺院!

要知道,五台山之所以为名山,不是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而是因为它浓重的佛教色彩。

五台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名列首位,有“金五台、银峨嵋、铜普陀、铁九华”之称。五台山之所以能够凌驾于其它三座名山之上,得享大名,一般的说法是因为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专司“智慧”的文殊菩萨在四大菩萨中地位最尊,位列观音、普贤、地藏三位菩萨之上;还因为五台山建寺的年代很早,其最早的寺院大孚灵鹫寺始建于与洛阳白马寺同时代的东汉永平年间(此为传说,可信的是始建于北魏),在历史上曾威加海内,在全国的影响远大于峨嵋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如果仅仅如此,五台山的大名也不过是“拉大旗做虎皮”,或纯粹叨历史的荣光罢了。不是这样。五台山之所以直至现在依旧保持其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地位,是因为其现时所拥有的寺院之多,僧侣之众,其它三座名山根本难以望其项背;而由此营造的浓重而恢宏的佛教气氛,更为其它三座名山可望而不可及。

五台山现存佛教寺院有五十座左右,光台怀镇腹地的寺院就在二十座以上,用寺庙林立、僧侣摩肩来形容五台山是再恰当不过了。还不止此,五台山有僧、有尼,有和尚,还有喇嘛,是全国唯一一处青庙(汉传佛教寺院)与黄庙(藏传佛教寺院)并立,和尚与喇嘛共修的所在,它不仅是中原汉传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也是藏传佛教徒心目中的灵山。

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为什么五台山会受到藏传佛教的特别青睐呢?其中当然少不了政治原因,但内在的原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藏传佛教的主流派别)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达赖、班禅均为其传人)自称文殊菩萨转世,而五台山乃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信徒怎能不把到五台山朝圣作为其毕生的追求呢?

正是凭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数量庞大的寺院规模以及汉藏信徒的共同敬仰,五台山铸就了自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说了这么多,该说说五台山的寺院了。五台山的寺院这么多,您要全部走到基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那该怎么选择?五台山代表性的寺院有哪几座呢?

如果您只有半天的时间,那建议您选择显通寺、塔院寺、万佛阁、菩萨顶、殊像寺。这五座寺院,是到五台山旅游的必看寺院。



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寺院,其前身即五台山始建年代最早的大孚灵鹫寺,唐代称大华严寺,明代改称显通寺。看显通寺,提醒您留意一进大门左手的观音殿,据说这是浙江普陀山所供观音菩萨的“老家”,普陀山上建造最早的寺院“不肯去观音院”所供的菩萨像就是从这座殿中被请去的。



塔院寺与显通寺一墙之隔,寺因院内之大白塔而名。大白塔体魄雄伟,高耸入云,为五台山的标志。
该寺是毛泽东当年从延安到西柏坡的路居下塌处,传说中神秘的“8341”即出自此(另说出自陕西佳县白云观)。



万佛阁俗称五爷庙,距塔院寺数步之遥,在五台山的寺院中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寺院了,但其名声之大却无以匹敌。其名声来自寺内所供文殊菩萨的化身--五龙王,据说是五台山许愿最为灵验的所在,也是香火最旺的地方。



据传,五爷爱看戏,给五爷唱台戏也就成为最好的还愿方式。五爷庙正前方戏台上的还愿戏一场接一场,几乎没有间隔。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加上香火缭绕,五爷庙每天都是热闹非凡。对于不在少数的信徒来说,来五台山就是为了拜五爷。据说,五爷有求必应,来五台山而不到五爷庙拜五爷,那就等于白来五台山了。



菩萨顶居台怀镇最高处,从显通寺之北蜿蜒而上,再登一百零八个台阶即到寺门。寺名真容院,据说是文殊菩萨显现过真容的地方,清代康熙、乾隆朝拜五台山曾数次驻跸于此,殿顶一色黄色琉璃瓦覆盖,显示了其尊崇的皇家寺院身份。在这里可以看到康熙行宫和乾隆御碑。



殊像寺,顾名思义,是一处专供文殊菩萨法像的寺院。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每座寺院中都供有文殊菩萨像,但最高大的文殊菩萨像则在殊像寺。



到殊像寺瞻仰文殊菩萨最为庄严神圣的法像,乃是到五台山旅游的必修功课。

好了,五座寺院走完,也就算不虚五台山之行了。

如果您有一整天的时间,剩下的半天该怎么安排呢?那就再去三个地方:黛螺顶、镇海寺和龙泉寺。

作为难得来一次五台山的游客信士,到五台山而不朝拜五个台顶总是有些缺憾吧!五台山善解人意,设计有两处不同程度地弥补这种缺憾的所在。一处即显通寺的大文殊殿,里面不仅供有文殊菩萨的正身相,而且供有五个台顶分别供奉的五方文殊,参拜了显通寺的大文殊殿,也就等于到五个台顶参拜了五方文殊,称“方便朝台”。
觉得还不够,那就到黛螺顶吧。




黛螺顶位于台怀镇东侧,过清水河即到山脚,登一千零八十个台阶,可小小过把登山瘾。如不良于行,也可乘索道直达。黛螺顶有五方文殊殿,殿内五方文殊一字排列。登上了黛螺顶就等于登上五个台顶,谓“小朝台”。当年乾隆皇帝就是如此象征性地完成其到五个台顶朝拜的心愿的。

镇海寺和龙泉寺要离台怀镇稍远一些。



镇海寺位于入山“南线公路”(五台山入山公路有南线、西线、北线三条)之侧,两峰夹峙,松柏掩映,形胜为五台山之最,号称“五台山第一风景点”。该寺为黄庙,传为清顺治皇帝出家修行处之一,有清一代为章嘉活佛的住持之所,内有五世章嘉的真身舍利塔。



龙泉寺位于入山“西线公路”之侧。到龙泉寺主要是看石雕艺术。如果您不知道什么叫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品,那龙泉寺恢宏的汉白玉石牌坊和普济真身塔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并让您叹为观止。

至此,五台山一日游即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但或许您不仅对佛教有兴趣,还对古建情有独钟。那么,一整天转下来,您就会发现,并没有看到什么真正古老的建筑。以显通寺为例,虽始建年代久远,但历代翻修,目前保留的只是清朝时的构建,而清代建筑在全国到处可见,谈不上有什么名贵。您可能听说过,山西境内现存宋元以前的古建筑占到全国的70%以上,号称“地上文物博物馆”,那怎么在五台山连一座明清以前的建筑都看不到呢?

五台山的古建精华在台外(台怀镇以外),其代表为佛光寺、南禅寺。这两座寺院的古建风采即便放在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都是熠熠生辉的。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北6公里处,距台怀镇50公里。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看到佛光寺的东大殿时,曾欣喜若狂。他们看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唐代遗存,其气势之恢宏为中国古建之仅见。



不仅殿为唐构,而且殿内还保留有完整的精美绝伦的唐塑、唐墨、唐画,四宝集于一处为全国绝无仅有。当时佛光寺的发现打破了国内已无唐代木构古建遗存的定论,被誉为其时最伟大的古建发现之一。由此,佛光寺享有“中华古建瑰宝”的称号。

其实,佛光寺的建筑还不算最古老的。国内现存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是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北8公里处,也算五台山的寺院,但已远在台怀镇80余公里之外了。它的发现是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建筑年代也是唐朝,但比佛光寺还要早上75年,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逃过唐武宗灭佛法难而留存下来的寺院,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古建”之称,只是规模要比佛光寺小多了。

菩萨参拜过了,古建也参观过了,五台山的人文景致也就基本了然于胸了。这时您可能会提一个问题:五台山既为佛教圣地,又有这么多的寺院僧众,历史上出过哪些得道高僧吗?五台山历代不乏高僧,从清凉山志高僧录里可以抄出一长串,但可惜这些高僧在民间的知名度有限,不能和河南嵩山少林寺的达摩祖师、杭州灵隐寺的济公活佛、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布袋和尚(弥勒化身)等人相比,说了也等于白说。

可以一提的是野史小说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杨五郎和鲁智深。



杨五郎出家的太平兴国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因修建“林彪行宫”被毁,现在集福寺辟有“五郎庙”,专供杨五郎这位“爱国名僧”,杨五郎使用的兵器“五郎铁棍”据说作为五台山的重要文物,现存于显通寺。五台山与杨五郎有关的,还有龙泉寺之西的令公塔,据说当时五郎从辽国盗回杨令公的骸骨即葬于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