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江: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盘点这些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提到“一江一河”的贯通。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为今天的“生活秀带”和“发展绣带”,贯通后的滨江两岸,让曾经饱受污染困扰的滨水空间成功蜕变为公众最喜爱的休闲地之一。
我们都知道,上海这座城市依水而生,与水息息相关。从空间布局看,黄浦江与苏州河呈现“丁”字形,共同塑造了上海独特的城市风貌。自近代以来,作为滨水空间的外滩不仅是城市活动的中心,更是上海的地标。
其实,不仅是上海,观察全球各大城市,滨水空间都是一座城市的黄金地段、最好空间。
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英国,哈德逊河之于纽约,它们都是城市的重要地标,蕴含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在高密度城市,高品质的公共休闲空间高度稀缺。上海将城市里最好的空间拿出来,完成了贯通、开放,生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和治理中,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放在首位。
当然,在实际推动工作的进程中,也绝不是简单直接地把城市最好的空间拿出来就行了,还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要不断推高城市规划水平,齐心合力利用好空间资源。简言之,建设人民城市,要把这件好事做好,需要一个过程。
稍稍回顾一下城市发展史,不难发现,在城市的不同历史阶段,城市规划面临的棘手问题各有不同,导致城市建设各有侧重。
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起步的。所以在最初“大拆大建”的阶段,我们用较短的时间,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居住空间短缺等问题。以人均居住面积为例,上海在短短20多年间将人均居住面积从2.5平方米提高到30多平方米,从落后到追平中上水平发达国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大尺度、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一些难以挽回的损失,很多时候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对“硬设施”的关注较多、在“软环境”的投入不够。
伴随城市的渐进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也开始从“物”转向“人”,力争做到“见人又见物”。比如,在这个阶段,为了满足市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更多需求,上海建设了一批大尺度的空间结构,比如大体育馆、大图书馆、大美术馆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等,这些“大结构”做到了“见人又见物”,但也正因其“大”,往往无法保证每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是均衡的。
现在,我们开始步入城市建设的第三阶段。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凸显“先见人再见物”的理念,且倡导从“人”走向“人人”。以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例,“15分钟”不仅标示着时间的尺度,也象征着更多人抵达理想城市生活的距离。它实现的是一种普惠与均衡,体现了城市建设成果从最开始服务一部分人、到后来服务多数人再到致力于服务全体人的转变。
放眼未来,奋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从城市规划和治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进一步关注、考虑人的感受。特别是,要让广大市民能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创新活力,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