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财部落
挖掘驱动事件,研究行为金融。紧跟高毅资产、高瓴资本、易方达张坤、睿远基金、富国朱少醒、广发刘格菘等大机构的选股调仓逻辑,借顶尖机构的“眼睛”,搭投资“顺风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2722户高风险加油站被查处! ·  昨天  
直播海南  ·  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昨天  
直播海南  ·  车窗被砸!车主却很高兴?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琼海发布情况通报 ·  3 天前  
直播海南  ·  整治形式主义,中央通报3起典型问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财部落

营收、利润大超预期,出海巨头赢麻了!

招财部落  · 公众号  ·  · 2024-03-20 22:21

正文

今天下午美股盘前,中概之光拼多多发布最新财报数据,营收、利润近乎翻倍增长,大超华尔街预期。拼多多2023年营收为2476.39亿元(约348.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05.58亿元增长90%。经调整利润为678.99亿元(约95.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95.3亿元增长72%。
从并夕夕到拼夕夕、拼多多再到拼爹爹,拼多多PDD席卷国内仅用了3年时间。让美国人体验“真香定律”,拼多多的Temu仅仅用了一年多。

飞速增长的数据让拼多多盘前大涨16%,再度超越阿里,市值超1800亿美元。

黄峥当年的预想正在实现,PDD作为线上版的Costco+迪士尼,让全民享受占便宜的快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极大受益于内卷和消费下沉。

拼多多起步不算早,2015年9月才正式上线。 利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完备的物流体系带来的便利,通过拼团购的模式将用户使用门槛降到最低:

在C端,承接淘宝、京东无法满足需求的买家(贪便宜的大妈、贪图物美价廉的人群);

在B端,抓住被淘宝、京东牺牲掉的商家(爆款商家、大量存量的外贸订单制造商)。

通过拼团、补贴的方式,平均获客成本仅几十元,远低于京东、淘宝的200多元/人,使得活跃用户迅速暴涨。


再通过C2B提升生产效率(拼多多的订单持续、长期、可控,使得生产端的固定成本被最大化摊销了)。
这里面区别于阿里的地方在于算法,拼多多通过以往订单和浏览数据来预测用户对哪些团购感兴趣,将有限的SKU匹配给有需求的海量用户,这不是淘宝、京东搜索的流量漏斗逻辑,流量漏斗逻辑中长尾商品销量很有限,很难通过拼团形式降低成本。

主动推送足够多样却比淘宝、京东少得多的精品 SKU 给到用户,这些做法拼多多深得 Costco 的精髓。

用户集体向厂家团购某个商品,厂家按单生产减少不确定性,淡季采购生产提高效率,C2B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个性化推荐重塑了整个产业链,大大提高了效率。

2023年拼多多抓住消费提振的趋势,聚焦民生福祉,降低消费升级的门槛,助力消费潜能释放。


去年9月,拼多多将这套逻辑复制到美国。依靠“全托管模式”, 商家只需将货物寄至Temu国内仓、申报供货价格,后续运营、投放、定价都由Temu负责。

拼多多的Temu在美国高举高打,花了1400 万美元买下两个30秒的超级碗的广告时段,每秒 23 万美元创最高纪录。短短一年时间,Temu海外下载超过2亿次,有9%的美国人在Temu下单买了9.9美元的华强北“苹果”无线耳机、3美元的小白鞋、1美元三双的袜子。


截止目前,Temu已开通50个国家,尤其在美、加、澳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对手皆无还手之力。

拼多多目前的风险在于政治方面,上个月就有传闻称特朗普私下与顾问讨论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60%关税的可能性。美国大选之年,美国那边的幺蛾子频出。

政治的波折并不影响拼多多的一路狂飙,这验证了互联网界流传很广的那句话: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

1、kimi引爆AI概念

最火90后创业的AI公司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启动200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在长文生成、联网搜索、数据处理、编码代写、用户交互、翻译等方面都帮用户解锁了使用场景。Kimi月活用户上周突破100万。

AI是近两年热度不减的板块,算力、光模块、游戏、文娱都热炒起来。

2、腾讯1000亿大回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