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造房,中年造车,青年造币。”
如果多年后我们回头看
2018
年,东方证券邵宇一周前发的这条朋友圈,也许会是又不消停一年的现实写照。
兽爷本来对比特币一无所知,但当程序员学弟这个月造币挣了一千万美元后,我脑子最近也出现了幻听,耳畔嗡嗡嗡全是各种币的消息。
所以供给侧改革是面面俱到的改革。去库存政策让老年加杠杆借钱买地,成为二三线地方政府的白衣骑士;双创让中年押上全部身家上船;最后,连与世无争的宅男都照顾到了。
出生于千禧一代的技术宅,平时就爱看点漫画和小电影,撸撸游戏。手里有些钱,房子是炒不起,炒股也是不懂的。网红投资人徐小平振臂一呼,他们就蜂拥去造币炒币了。
最近中国大妈打招呼都是这样的:你家王二狗买币了没?然后接着再问:
“你没买点吗?我家金豆说过去阶级矛盾是有房的和没房的矛盾,以后则是有币的和没币之间的矛盾。”
如此看来,今后应该流着道德血液的不再是老年开发商,而是造币的青年了。
人们总是健忘的,好像忘了这样的造富传奇,过去几年看到多少次,最终又是怎么收场的。在机会面前,你的故事怎样展开,又如何收尾,是对意志力和人性的考验。
前几天
FT
中文网写了一篇《由千禧一代打造的比特币泡沫》在推特上热传。没有经历过九十年代互联网泡沫和
2008
年楼市泡沫的青年才俊们,有着错过恐惧症。他们也相信自己生命一定有奇迹。
但最后你们会发现,就算是在盛世里,也没有几个黑马的,更不用说经济小年
2018
年。也没有什么错过,大部分想做黑马的,都只是活成自己目之所及的其他人。
活成一个分母,或一棵韭菜。
但不要说千禧一代青年容易受蛊惑。在诱惑面前,就算老年也容易入坑、被收割的。
2016
年时孙宏斌在浙江大学招聘时说了句预言:
“
2017
年将是中型企业并购的机会。”
那时候三四线阵营的地产老年都很爱听孙宏斌的话。房地产黄金十年过去后,他们一度厌倦了地产业,开始学万科转型,但四处碰壁。
回过头来,眼睁睁看着融创在白银时代加杠杆和并购,火箭般蹿升。于是这群中型地产商深感自己也错过了一轮牛市,造房的斗志又回来了。
他们紧跟着孙宏斌的魔鬼步伐,冲进二三线城市;他们加杠杆借钱,搞了很大声势并购;拷贝着杨国强的合伙人机制,挖了很多大腕,希望成为下一匹黑马。
从中梁到金科,从新城到阳光城,两千亿、三千亿的目标接踵而至。就连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新力和祥生,都大胆喊出了千亿的目标。
好了,孙宏斌说的
2017
年终于过去了。前不久他突然公开说:
2016
年在浙大说的,被中型企业理解错了,于是他们拼命并购。明后年的机会,其实是中型企业被大企业并购的机会,未来还是大公司的钻石时代。
不知道那些喊出几千亿目标的中型黑马们,看到撸起袖子准备收割韭菜的孙宏斌这席话,是一种什么感受。
也是那几天,老年人的“乌镇大会”——中城联盟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南京的朗诗老板田明突然在台上炮轰黑马:
“我听说有的公司号称6个月内开盘,甚至再缩短到3到4个月。这些还被企业当成核心竞争力,到处夸耀。这么短时间,能做好规划、打磨好产品吗?
我听说有些企业为了上规模和排行榜,就让自己的统包单位、销售代理公司等帮自己假签约,过了年后再拿回来销售,甚至干脆花钱买排名。
我听说有些上市公司到年检的时候,不惜借高利贷增加自己的账面资产和账面资金的存量,来粉饰财务报表。
我还看见很多企业整天周旋于官员之间,周旋于国土、规划、环保、税务和银行之间,把政商关系当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都是那么大身家的老板,挣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什么还要做那么不堪和不开心的事情?作为开发商,我们受人尊敬吗?”
台下坐着的,就有专业买排名的黑马,和专业卖排名的机构负责人。那一刻,他们脸上的表情很怪异,就像童话里被耿直
boy
戳穿没穿衣服的皇帝。
一个丑小鸭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丑小鸭,它害怕自己错过成为白天鹅的机会。他奋力游到河中心使人看到,并做出白天鹅的姿态。但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丑小鸭的怪异姿势。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报以掌声,不是全部的坚持都一定产生艺术,这就是现实。
房地产业的乌镇大会办了十八年了。眨眼间这行业,也从青年行业,沦为邵宇口中的老年行业了。十八年里,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如果你仔细观察中国楼市过去十八年里的浮沉轨迹,加杠杆当然成就了恒大、融创这样的房企,但如果无法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适当错过,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十五年前的夏天,也是中城联盟论坛,蹿升了这个行业的第一匹黑马。
那时名不见经传的孙宏斌突然展现出他的鸿鹄之志。他在论坛上演讲:开始东拉西扯说了一段有用没用的话后,忽然话锋一转,语出惊人表示:
“顺驰今年销售额要达到
40
亿元,我们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
然后他看着王石说道:“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
王石差点跳了起来:“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风险?”
论坛之后,孙宏斌在顺驰内部做了一个题为《鸿鹄之志向,蚂蚁之行动》的演讲,正式开启全国扩张战略,奔赴北京、苏州、石家庄等地攻城略地。
但时代的压路车还是压碎了这个梦想。
2005
年楼市宏观调控,压碎了顺驰的资金链,黑马的梦想也碎成了漫天星辰。如果不是鸡贼地做了个顺驰
A
、顺驰
B
的架构,老孙当年是没法东山再起的。
顺驰后,还有很多黑马因为害怕错过而吃了大亏。比如
2008
年那轮调控倒下的黑马企业叫昌盛中国。
当年邹锡昌为了上市冲下规模,也向海外投行借了可转债。谁料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昌盛上市搁浅,资不抵债的邹锡昌不得不把苦心经营多年的广州中华广场低价转租给海印的邵建明。
邹锡昌事后跟兽爷抱怨过一次:
“投行简直是慢性毒药,上市失败后要按
20%
利率还利息,条款根本不合理!”
但这不是自己的选择吗?
不仅是昌盛中国。
2008
年连恒大、龙湖都差点倒下。那年一心要复制碧桂园造富神话的许家印从美林、德意志融资
10
亿美元,全国疯狂圈地,土地储备自
2007
年翻了
8
倍。
但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香港恒生指数单日跌幅超过
1000
点。是非成败转头空,压力最大的时候,老许跳楼的心都有——如果上市失败,他很可能要把恒大拱手让给海外投行。
2011
年调控吃亏的是绿城。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立马抛出
4
万亿计划。度过生死劫的绿城转头就挥斥方遒,大举买地,老宋更是要喊着在三五年内超越万科。
和顺驰、昌盛中国一样,绿城同样栽在调控这匹灰犀牛上。和中交签约转让绿城前的那晚,老宋像往常一样在玫瑰园酒店走廊呆到很晚,然后在保安的手电筒下回到自己的别墅里。
子夜里手电筒灯光很暗。圆圆的一小束光无力照在小区的路上,那种无力,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永恒的、难以挽救的失望。
命运是多么奇妙又多么残酷。它用最严苛办法成就你。也用最严苛结局,判你出局。
世道轮回。又有一些害怕错过的黑马,跃上时代舞台吹牛。
2017
年
12
月,泰禾老板黄其森对媒体说,到
2018
年,泰禾销售额
2000
亿,负债率降到
75%
以下。而刚刚过去的
2017
年,泰禾销售额刚过千亿。
2016
年,销售额刚过
400
亿。
黄其森言论引起深交所问询时,他这些豪言就都变成了个人愿景,而不是泰禾对全部股东及公众的未来承诺。可黄的自嗨让泰禾股价持续暴涨,从
22
日每股
16.7
元,上涨到现在每股
37
块钱,涨幅超过
100%
。
相同状况也发生在新城控股上。
20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