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就地过年,他们的理由竟然是……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21-01-31 13:58

正文

作者: 郭学洋、彭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曾经火遍大街小巷的草根歌曲,在这个季节似乎又拨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
然而,您所觉得平淡无奇的小事,却是他们希冀实现的心愿。
“这一年不容易!”“时间过得好快,马上快过年了”。 ····年关将至,这类谈论出现的频率逐渐高了起来。
大家都能在时间的更新和周围人们憧憬期待的氛围中,真切感受到属于我们的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
但是,在中国人的情感认同上,农历除夕夜的0时01秒,才是国人新的一年。
春节,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幸福,象征着新的开始。 往年此时,一票难求的春运,熙熙攘攘的人群,是这个时间点特有的标志,乡愁在不断召唤远方的游子回家团聚。
但今年,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就地过年”进入人们的视野。
“就地过年”! 是根据今年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由有关部门发出的非强制式倡议,即留在常驻地,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此概念一经出现,便引发热议。
“最美不过回家!”
毫无疑问的说,这种新概念对国人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
除却文化大潮的推动,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更是人们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不断召唤。
当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了“就地过年”倡议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和热心群众的大力支持响应,从年味营造到各类实际举措,彼此都以真心换真心,为这个冬天增添了许多温暖。
军人,是渴望阖家团聚的特殊群体,甚至比常人更需要这种节日的关怀。
2021年的第一天, “岗巴营”和“5592观察哨” 的相关报道便刷屏网络,更多人通过镜头关注到了边防军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一句“ 宁可向前十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的誓言掷地有声,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胆气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信念。
这样的事例,只是他们生活的剪影。 身着军装,这些人是祖国忠诚的士兵,对于家庭,他们是父母的牵挂,是妻子的依靠,是孩子的大伞。
国与家,他们都是不可缺位的重要角色。 然而军人的职业属性,仿佛天生便注定了他们的青春和长情,更多只能留给祖国。因此,军人比常人更渴望亲情的抚慰。
疫情来的突然,去年除夕,军队援鄂医疗队星夜出征,医务工作者活跃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一年的时间,我们取得了斗争的阶段胜利,抗击疫情也进入了常态化防控的新阶段。
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人们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对军人来说,疫情既是任务,更是考验。
在部队7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班长老王对笔者说,去年不值班,好不容易轮休的年假却没有了, 同大局比起来,我这点事不算什么…… 还有更多经历类似的人们,这场大考,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贡献。
“今年不回来了。” 由于战备需要,只有部分军人能够在过年的时候休假。
对绝大多数军人来说,都需要在自己的位置24小时待机。节日是喜庆祥和的,军营内的过节其实并不轻松。过节如过关,节日战备丝毫不能放松。
从基层营连到机关部门,都需要根据假期排班履行职责,休息之余,他们更像是时刻警惕的哨兵。亲人面前,他们既柔软,又坚强。
身处基层,这种体会更深刻,值班室的小钟、连队文书小张、战士小毛近日打电话回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保重,我在这边挺好的,不回来了。”
高山白雪,边关冷月,海岛孤舟,祖国的万里河山有军旗的守护。
军人用另一种方式在岗位 “就地过年” 他们远离家乡亲人,扎根战位哨点,随时准备出击。身在温暖的军营,心却不会孤单。
他们同样会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放飞心情,许下自己的心愿,而当天空烟花绚烂之时,他们也会开心一笑,默默为亲人送去埋藏在心中的牵挂。时光共度,星光闪耀,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追梦人。
平凡的生活有了不平凡的心,所以更加精彩。
农历春节临近,我们关注军人,也关注在岗位拼搏奉献的更多人,正是因为这些正能量的缩影不断汇聚,从而成为了实现梦想,开拓生活的强大能量。
这些美好,是你的梦,我的梦,是我们的梦,汇聚到一起就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梦。新的一年,更要好好努力!
今夜万家灯火时,中国军人,为您站岗。
他们枕戈待旦,用行动表达军人共同的心声!
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往期精彩,一网打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