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太猛了,太猛了,太猛了 ·  15 小时前  
桃桃淘电影  ·  文淇执弓,射向谁心|赏色 ·  3 天前  
南通那点事儿  ·  蛇年春节档电影片单,限时特惠9.9元抢980 ... ·  3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北京国际电影节招募实习生、志愿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十个关键词带你回顾2016全球十佳电影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25 20:17

正文

小 帮 祝 大 家 新 年 快 乐

 本文来自豆瓣网友同志亦凡人中文站的日记 




73岁的Freddie是我在电影节上认识的资深影迷,看《我是布莱克》和《托尼·厄德曼》的时候就坐在我旁边。平心而论两部片给我的触动都很浅,但Freddie不同,两部片都让他老泪纵横,起起伏伏的啜泣声让我几度怀疑人生。


我后来拿这个跟他调侃,Freddie一点儿也不难为情,他的回答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每年那么多电影其实是一个纺锤形:特别好和特别烂的很少,绝大多数都只是平庸的挤在中间。有的电影偏好一点点,有的电影偏差一点点,完全取决于观者阅历。电影嘛,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商品。


这个回答让我在汗颜的同时也开始反思。也许并不是电影变得更糟,而是我们的体验变得更少了,我们的生活没有变得更好。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如果没有让他走向平和而是更加难以取悦,那么看任何电影对他来说都只是一场寻求优越感的批判。因此今年十佳我会尽量选得宽容些,而且只写它们成为十佳的理由。至于每部电影存在怎样的缺陷(一定有),还是请相信自己的判断吧!


一、《海边的曼彻斯特》

 “全世界的雪”




这是今年最打动我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导演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怎么看都不觉得闷,甚至希望时间走慢一点。电影最让我喜欢的,是在悲伤和温情之间开辟出了一条蹊径,男主没有像鸡汤电影那样走出阴霾,也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监护人责任就伟岸起来。他裹着一身霾意行走在日常生活中,当过去一直过不去时,他选择了离开。


二、《毕业会考》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不是最好的蒙吉,却是最好的社会写真。大大小小的事件有如一张层层叠叠的网,将罗马尼亚的人情世故一网打尽。电影不只有父女的家庭教育,更有一位知识分子对祖国的复杂感情。蒙吉尽可能收窄了所有戏剧冲突,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一点没减少。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很容易引起共鸣,因为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贪污腐败、贿赂送礼、搞婚外恋、出国压力...各种潜规则就像一只又一只的蜘蛛,从网的那头不断爬出来。导演的调度能力一览无余。


三、《帕特森》

 “文学青年的行吟诗”




这是贾木许写给所有文学青年的行吟诗。男主作为公车司机,有着固定的钟点、相同的路线、重复机械的生活。然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看似枯燥的日常也能化平凡为小诗。他知足的过每一天,从细小中提炼诗意——哪怕写出来的句子惨不忍睹。电影只拍摄了男主的八天,但仿佛看到了他波澜不惊的一生。《帕特森》是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1963年出版的诗集,讲述他在美国内陆小城的生活。在我看来贾木许完成了一次绝好的致敬,因为唯有生活,才是真正的“诗无尽头”。


四、《爱乐之城》

 “倾城浪漫”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男女主角在璀璨星河中翩翩起舞,完全就是老电影的技术和情怀。与炸裂的镜头语言相比,电影在叙事上相对保守,但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结尾多么重要,结尾10分钟的蒙太奇剪辑堪比《飞屋环游记》的那段经典回忆,让人HAPPILY SAD。这样的电影并不完美,但它完美呈现了爱情的斑斓四季。怀旧、迷影、回忆杀。


五、《她》

 “不是女权,而是女欲”




我不太懂为什么有人以为这是一部女权电影,它自始至终讲述的不是权益,而是权欲——权力和欲望;只不过一般此类电影的主角都是男性,而范霍文选择用一个黄暴剧本讲述女性踩着欲望玩火的游戏。所以《她》其实是一部女欲电影:女人可不可以有变态欲望?女人可不可以是控制狂?女人可不可以因为幻想把强奸她的男人打得脑浆迸裂而露出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就是《她》带给观众的最大荒谬和刺激。它的趣味在于跳出理性的离经叛道,一脸冷漠的于佩尔阿姨不动声色就拧断了政治正确的脖颈。


六、《月光男孩》

 “温柔的月光和海潮”




对这部电影的赞美很容易走向过誉,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它的格局实在太小,任何肤色、性向、毒品、霸凌的关键字解读都容易造成误导。它讲述的只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童年、少年和青年中间有着大段留白,让观众只能联想和倒推他的生命轨迹。性取向作为暗线贯穿始终,隐忍的情感就像月光下跳跃的海潮。观众仿佛看到一个文静瘦弱的男孩独自跳着《春光乍泄》里的探戈,跳着跳着就变成了满口金牙、彪形大汉的模样。然而在他内心深处,永远住着那个蓝色皮肤的小男孩,永远有着初恋时的月光和海潮。这样的电影胜在共鸣,简单而美好。


七、《夜行动物》

 “罗曼蒂克消亡时”




当一段罗曼蒂克消亡后,恨总是比爱更持久。这是一个用笔杀人于无形的故事,因为前妻一句评语,一个男人用了19年时间来迂回婉转的报复。汤姆·福特让冰冷和狂热两种情绪驾驭着三段故事,艳丽画面背后是大块斑驳的心理阴暗,美和丑既对立又统一,就如电影里那个惊为天人的片头。作为戏中戏的剧本稍嫌薄弱,但只要想到它的读者自始至终只是女主,只是想唤起女主的不安全感和同理心,就会从中感受到《登堂入室》般的机巧。


八、《雪山之家》

  “父后四十日的家族画像”




标准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以超度父亲的祭奠仪式作为契机,拍摄逼仄空间里的碎片式对话。齐奥塞斯库统治的幽灵、东正教信仰的回归、对反恐的焦虑和质疑,加上完全琐碎的唠叨和家务争吵,共同组成一幅父后四十日的家族画像。镜头随人物走位自然的切换,营造出一种来自天国的幽灵视角,仿佛父亲的灵魂正穿梭在这些亲人中间,默默注视着他们争吵、撒泼、哭泣和言归于好。这是一部三个多小时的话剧,对我来说也是完全私人化的观影体验,因为我刚好经历过和片中类似的“头七”。


九、《女神们》

“像野草一样疯长”




今年女性导演执导的女性电影中,《女神们》和《美国甜心》都让我眼前一亮。《美国甜心》的女主是因为爱情才踏上流浪的旅途,《女神们》的女主则是自始至终都把人生目标建立在“我要有钱”上。这个简单粗暴的野心让她像野草一样痛快疯长,哪怕生活有血有泪也干劲十足。女主气场强大到当她和八块腹肌的男主站一起时,我竟以为男主会被强暴......和《美国甜心》平实的纪录手法不同,《女神们》拍得大胆而炫技,让人完全看不出是新人处女作。里面有一场法拉利幻想驾驶戏,是2016年最惊艳我的电影段落。


十、《门徒》

 “恐同的神格寓言”




这是今年最让我情绪复杂的电影。一个突然皈依宗教的青春期少年用圣经作教鞭,笞打身边的所有人,唯一好友因为性取向更是成为他暴力发泄的出口。电影有着完美的构图、运镜和配乐,大量神性画面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少年用粉笔给自己画上圣光、和基友聊天时有小天使飞舞、老爸被钉在十字架上...)但越到后面越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疯狂,宗教信仰带来的狂热让人不寒而栗。从校长的态度上你能感受到为什么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支持恐同:因为他们怀念那种被威权管制、循规蹈矩的生活,那段把共产主义当做信仰的时光。软弱无力的结尾正是对现代俄罗斯的真实写照:女老师为证明良心知识分子在俄罗斯依然存在,只能把自己钉在地板上!...


最后,有几部没进入十佳、但我觉得不应被忽视的电影:

《萨利机长》、《将来的事》、《瑞士军刀男》、《小姐》


还有几部我想看但没有看成、可能成为遗珠的电影:

《杰出公民》、《战争天堂》、《弗兰茨》、《只是世界尽头》


2016年,再见!


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豆瓣电影 本文来自豆瓣网友同志亦凡人中文站的日记  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商务合作 :gangqinshi01(微信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3520124071


微信ID:bianj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