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尼采:“这是我献给人类最大的礼物” ·  昨天  
哲学王  ·  罗素: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  2 天前  
慧田哲学  ·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 ·  3 天前  
哲学园  ·  张 柯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安兰德客观主义哲学简介及基本原理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17-08-12 10:57

正文

【独家预售,9.3发货】

橄榄古典音乐01

《古典音乐·如何爱》


长按二维码购买

作者:淋漓府邸的公爵

如涉版权请联系编辑微信 iwish89

哲学园鸣谢


安·兰德 女士与阿兰·格林斯潘、 杰拉尔德·福特 总统


客观主义(Objectivism)是苏联裔美国哲学家和作家安·兰德提出的哲学系统,包含形而上学、知识论、政治和美学等方面的立场。简而言之,客观主义哲学相信有独立于精神的现实存在,个人藉知觉的感觉能力与这种现实联系,他们利用理性或“非矛盾识别”(non-contradictory identification)处理所感觉的资讯,以此获得知识,而一个人生命中适当的道德目的便是追求自身的幸福或曰“理性的私利”,而唯一与该道德观吻合的社会系统便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


客观主义标志


安·兰德描绘客观主义是一种“在世上生活”的哲学,这种哲学根基于现实,并以取得有关自然世界与和谐、人类之间互利交往的知识为目的。

安·兰德写道:

“在本质上,我的哲学是将人类当成英雄一般,以其幸福作为生命中的道德目的,以其建设性行为高尚的目标,以理性为唯一的绝对原则。”

客观主义一词来自于它强调知识以及价值标准的观念并称之为“客观”,而不是“本质”或是“主观”。依据兰德女士的说法,外部现实的“本质”、以及仅仅是“主观”上的东西都不能称的上是观念和价值标准。而可靠的观念和价值标准则是她所写道的“由自然的现实所决定,但由人的心灵去加以探索”。一个人不能只靠着心灵的期望就改变它,人必须面对现实后才能了解它,依据这种限制,由一个人以他合理的欲望来改变物质世界的状况,而和这种客观产生互动。

“客观主义”一词其实只是兰德女士心目中位居第二的称呼,她说“存在主义”是比较适当的称呼,因为她的哲学也承认存在的形而上学以及在道德目标上维持一个人的存在。不过,让-保罗·萨特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已经先取得了这种称呼而且发展出相当不同的观点,因此安·兰德选择了“客观主义”一词。

安·兰德在她个人的新闻通讯以及她早期编辑的报刊杂志里发布了她大多数的非小说类的论文,她只在这些认同她客观主义哲学的刊物里刊登,但她从没有在传统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因此许多非小说的客观主义文集目前只剩下录音版本可以找到了。

客观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客观的现实

客观主义的基本原则被分为以下三项:

·存在状况的存在(Existence exists)

·意识的存在(Consciousness exists )

·存在状况即是本体(Existence is Identity)

第一项原则“存在状况的存在”确认了有某些东西是存在的,这项原则是为了先声明任何否定这项原则的人必须接受它。举例而言,否认有任何东西存在的人,必须先同意他自己就是不存在的(这也是类似于勒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争论)。而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就朝向了意识的原理,意识的原理则证实了意识的存在,所以意识必定是存在的。

在这一连串推论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存在状况本身并不是视意识的情况而定的。存在状况本身并不是因为一个人意识到了存在才存在的,更正确的说,一个人因为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存在。最后,本体的法则指出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有本体,那就是,它有一种特色或属性来定义它是什么(换言之,“A 就是 A”)。

△知识论:理性

客观主义的知识论对于我们如何逐一转换我们的感觉提出了解释,我们将所感觉到的事物,转换为可以储存在记忆力的思想。当我们可以经由感觉能力“得知”有着存在的状况时,我们只能经由将这些由知觉所获的印象转换为思想,才能知道“什么东西”存在。客观主义接着区分了可靠的思想、与缺乏组织的思想,或是安·兰德所言的“反概念(anti-concepts)”,并主张可靠的思想必定是理性的产物。

客观主义相信理性会经由感觉而产生出关于我们世界的知识,并排斥哲学怀疑论(Philosophical skepticism)。客观主义也否定能以信仰或“情感”来获得知识。虽然安·兰德也认同感情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但她坚持感情的存在只是我们在现实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能够藉此察觉现实的途径。

△伦理学:理性的利己

如果要简单的以一句话,描述安·兰德对于“一个人应该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观点的话,或许就是以下这句话:“要活着,一个人必须拥有三项最至上而重要的价值标准:理性(Reason)、目的(Purpose)、自尊(Self-Esteem)。” 客观主义的伦理学根基于每个人都有责任达成他(她)自己的合理的私利。安·兰德写道:“人类被称为是理性的生物,但合理性是取决于他的选择的—也有可能是自然状态给他的另一种选择;理性的生物或是自杀性的生物。人应该要成为人—经由他的选择;他必须重视他的生命的价值—经由他的选择;他必须学着承受它—经由他的选择;他必须去探索生命的价值观念并实践他的长处—经由他的选择。” “经由人所自择的价值观念标准,就是道德的标准。”

△自由意志主义

自由意志主义与客观主义哲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虽然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但许多客观主义者视自由意志主义瓢窃了他们的主张。这些客观主义者(包括安·兰德)认为自由意志主义者抄袭客观主义的观念“就好像把牙齿拔出来一样”。许多自由意志主义者则视客观主义者为死守教条、不切实际而且丝毫不能妥协的。依据《Reason》杂志(自由意志主义者最主要的杂志)的编辑Nick Gillespie在2005年3月份有关客观主义的专题上所描述的,安·兰德是“对自由意志主义运动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人……安·兰德是影响美国人思想和文化最多最广泛的人之一”不过他也承认,他对于杂志社如此直接的套用安·兰德的客观主义观念至自由意志主义上感到有点不好意思。《Reason》杂志的另一位记者Cathy Young也说“自由意志主义非常的接近兰德的观念,就好像是继母养的孩子造反了一般” 。

△美学:浪漫现实主义

客观主义在艺术上的观点直接的与他们的知识论有关,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分析—知识论”(psycho-epistemology, 客观主义者对于人类认知研究的称呼,因为它牵扯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互相影响)。

依据客观主义者说法,艺术是人类认知的上的需求之一:它让人类可以理解到他们认知上的观念。客观主义定义“艺术”为“依据艺术家抽象的价值观判断,有选择性地对于现实的一种重新创造”——那就是,依据艺术家所认知的在现实上和在人性上最终所代表的重要性与真实性。从这个观点,客观主义将艺术视为一种经由类似发明的外观、将抽象具体化的途径。

△人类本性

人是一种理性动物。理性作为人仅有的求知方式,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但理性的运用有赖于各人的选择。“人是一种有意志感知的动物。”“你称之为的灵魂或精神便是你的意识,你称之为的‘自由意志’就是你头脑思考的自由,它也是你唯一的意志与自由。(它是)控制你一切选择的选择,决定着你的生活与个性。”因而,客观主义排斥任何一种决定论,排斥人是一种超出人的控制力的力量下的受害者的信念(诸如上帝,命运,教养,基因,或者经济条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