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六局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转型升级,近年来创新研发了一大批代表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工程局官方微信“科技创新成果巡礼”专栏,全面展现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实践成果。本期,让我们一起了解《大跨桥梁智能缆索造桥机》。
大跨桥梁智能缆索造桥机:
跨径组合为366米+689米+410米,由塔架支撑系统、缆索系统、动力系统等组成。支撑系统采用缆扣合一的装配式结构,扣缆塔高度分别为214米、196米,扣塔设计为4*4结构,塔架间通过横梁连接。锚固区设计10层钢锚梁,用于扣背索锚固。缆塔宽84.1米,其上设置可横移索鞍。索鞍最大平移距离70米,最大平移角度6度。造桥机最大起吊重量360吨。锚固系统包括背索及缆索吊锚碇,均采用桩基承台式结构。动力系统布置在南岸,由8台25吨卷扬机组成。
解决问题:
传统吊机存在控制精度不足、空间姿态调整困难、吊装效率较低以及安全管控复杂等现实问题。
创新方案:
基于缆索高精度计算理论、北斗、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创新研发集标准化设计、精准定位、智能变位、数字化监控及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跨桥梁智能缆索造桥机”,实现桥梁上部结构数字化 “一键吊装”。
项目应用:
将用于四川泸州蓝田长江五桥(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中承式钢箱拱桥
)
,实现额定吊重360吨、装配式塔架最大高度214米(目前世界最高塔架)等关键技术要求,服役期间完成约3.4万吨钢箱拱(梁)吊装工作。
四川泸州蓝田长江五桥,主桥全长612米,双向六车道,预留轨道,两侧设人行道,标准断面宽度为43.5米,含风嘴、吊杆区结构总宽48.5米,跨江主桥为净跨 570米钢箱拱桥,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径中承式钢箱拱桥,采用缆索吊装加斜拉扣挂法施工。泸州蓝田长江五桥是《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9座跨长江大桥之一,是城市路网中的服务性主干道。
标准化设计
:
标准件设计与制造,设备组装效率提高25%。
高精度定位
:
实现系统及吊装单元空间姿态毫米级定位及控制。
自动化控制:
实现拱梁“一键吊装”,吊装效率提高40% 。
数字化管理
:实现实时监测、纠偏、预警及安全智能管控。
责编:周 亮,李 娟,王想兰
校对:杨玖霖
审核:杜三聪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建六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素材来源:局党建工作部,局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桥梁公司
更多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