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孔夫子旧书网
网罗天下图书,传承中华文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李怀友,主动投案! ·  7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确认了!大反转!淄博从今天开始…… ·  昨天  
鲁中晨报  ·  昨天上午,这名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大规模!特斯拉宣布召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孔夫子旧书网

三希堂 | 稀世宋刊《嘉业堂景宋四史》神采毕现

孔夫子旧书网  · 公众号  ·  · 2019-03-31 17:25

正文


现存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

南浔古镇,鹧鸪溪畔

有民国所筑藏书楼

名曰:“嘉业藏书楼”

因清帝溥仪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得名

规模宏大,藏书丰富

是现存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


楼主刘承幹1910年开始藏书

有如大海之吸纳百川,短短数年

便藏书约1.3万种18万余册60万卷多

包含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

一些华夏失传已久的镇国经典珍藏于此



嘉业镇馆之宝 宋刊稀世罕本


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

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外

所藏77种宋刊本中

尤其著名的当属“前四史”

——宋蜀刻大字本《史记》

——宋白鹭洲书院本《汉书》

——宋一经堂刻本《后汉书》

——宋大字监本《三国志》

刘承幹将此四部宋版史书作为“镇馆之宝”

特辟专室“宋四史斋”予以珍藏


专藏四部宋版史书的“宋四史斋”


宋蜀刻大字本《史记》(4函32册)


宋刻本中的蜀刻本

以墨优纸佳、书写方正雍容

版式疏朗雅洁而驰名

历代被视作艺术瑰宝、绝妙罕有、价值连城


宋白鹭洲书院本《汉书》(7函52册)


始刊于南宋末

毕工于元至正间

刻印精良,行格疏朗

字大悦目,珍贵无比


宋一经堂本《后汉书》(5函40册)


刊于宋嘉定元年

陆心源在《仪顾堂题跋》中

称其“是书刻手精良,字大悦目”

傅增湘在《藏园群书经眼录》中

称其“刻工劲峭,大字妍丽”


宋大字监本《三国志》(3函21册)


始刊刻于宋真宗咸平六年
半叶十行,楮墨精良
刻印精良,行格疏朗
字大悦目,珍贵无比


历时十四载雕版 宋四史精工影刊


作为孤本,“宋四史”深藏专斋秘不示人

为让更多的读书人读到这些稀见之本

刘承幹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选上好的红梨木作雕版材料

聘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昌炽主持校勘

请善于摹写各类字体的湖北人饶星舫为写手

由首屈一指的雕刻好手黄冈人陶子麟雕刻


因宋太祖名“匡胤” ,“匡”字采用缺笔避讳


荟聚天下一流名家投入影刊工作

版式、字体等均严格按照原本

原有的宋代避讳字也照样刊刻

完美保持了宋刻本的原貌

自民国三年(1914)至民国十七年(1928)

历时十四载方告完成

共450卷144册(另有一册校勘记)

无论校勘之精审,还是刊刻之精工

均堪称当时“木版刻书之白眉”

王汉章在《刊印总述》一文中评价

“此乃近三十年来,近代中国木刻书之代表者。”

一经推出深受全国各大图书馆和藏家青睐



镇馆之宝走出深斋

景宋四史神采毕现


为嘉惠士林,化身千百,传承有序

北京三希堂藏书和嘉业堂藏书楼

联袂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原大原貌影印 “嘉业堂景宋四史”

全书字大如钱,方正雍容

版式疏朗雅洁,开本宏阔

实为爱书藏书者之至宝


书籍版权页和收藏页


书前手工加盖嘉业堂藏书印“嘉承鸿绪”


收藏页逐套加盖收藏编号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三希堂藏书印


中国当代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特别作序


传统手工线装  打造线装珍品


全书以安徽泾县手工宣纸影印

传统手工线装

从宣纸生产到成书

经过380余道复杂的手工工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