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于我而言,湘西的“村庄”正越来越有吸引力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7 10: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湘西阿略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早起开门望青山,夜卧细数满天星,坐拥一座小土楼,庭院门前话家常。

这般与平常工作生活不一样的感受,是节假日待在外婆村庄时的描摹,也仅仅在村庄体会得到,他处不可获寻。

纵向比较地级市以下行政区划,地级市、县、镇、村、组五者,我所在的湘西,村的“升级换代”,独有韵味,别具一格。

说是“升级换代”,是因为两年前曾下过判断,五者的发展中呈现着:镇的城化,县的市化,地级市的省会化,由区划上的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迈进。

现在来看,当时大的判断没下错,但也存在一些小的偏差。 两年前认为“村”这一级在风化,在衰落,这也许是误判,也许是发展中起了新的变化,今年的村庄给我的感觉并不如此,反倒是让我觉得最有味道,活力十足。

地级市、县、镇的升级换代,是走正常的路子,是沿着城市化迈进。春节回家返乡的人,不少应该都能察觉到老家基础设施都有所改进。路,由曾经的毛路土路,更新为水泥路,水泥路又逐渐由窄变宽,两旁又逐渐竖起了一排排的路灯,间隔一段也摆上了一个个垃圾桶,在上面跑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聚会时“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也终广为认同。

政府,无论是镇级别的,还是县级别的,抑或是州府级别的,都在搬迁,新址附近区域,也都大搞商品房开发,力图逐渐把自建房XP系统全部升级为W10小区商品房系统。 小商店变大超市,电影院由无到有,土菜馆变青年餐厅,吃喝玩乐也都一一土枪换炮,更新换代。

但这种路子,毕竟太正,见怪也不怪,没意思了。毕竟沿着城市化迈进,方向性统一,衡量好坏的标准在于城市化的程度,基础设施、吃喝玩乐软配备越繁荣、人越多,越好。按此论来,放上一线城市,地级市以下的更新换代,有哪个可比,有哪个能有意思?

再来聊聊最底层“组”的更新换代。说道“组”,一般人可能不熟悉。简单说下,县下面的“镇”与“乡”是同一级别,镇略微比乡大点;乡镇下面的一级就到了“村”;村再下面的一级都到了“组”。

近几年回家,“组”的变化不大,而且人气较为冷清,远远谈不上更新换代。住在“组”里面,舒适度相当差。“组”里面的人口,不多,且过于分散,不具规模优势。从政策上来看,是等着“组”里面的人自动流动到其他行政区划级别或者有导向性的将“组”里面人口移往他处。

所以,哪怕广大农村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组”这一级别的政策扶持依旧少得可怜。

政策力量的缺席,使得“组”的变化停滞不前。若干年前的毛车路,依旧是毛车路;若干年前,信号不好,现在依旧时有时无。有个堂弟过年待在组里,说“抢到红包,哪怕1分钱,都是走了大运”。十几年间的改变,除了解决户户通电,有水可用,可数者寥寥。交通不便,网络不畅,憋在十万大山之中,哪有舒适感可言。

但“村”这一级的升级换代,则与以上不同,富有本色,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不同于“组”的窒息,“村”这一级让人待下去的“氧气”很足。

在“村”这一级,能极大感受到中国高速公路毛细血管延伸带来的流畅性。只要有车,下了高速,去“村”里,与去县里镇上一样方面,甚至有的“村”比镇比城离上下高速路口更近。交通,随着高速公路的进一步打通,来去村子也必将更方便。至于“网络信号”,多年前就已经全覆盖,根本不用提。

与镇与县与地级市相比,村的更新换代则显得比较自由,不那么模板化。在村子里,房子的变化,不是系统性的跨越(北方搞“合村并点”的地方另说。这里限指湖南湘西部)。商品房的大潮还没有打到村里来,在村子里自建房只要有宅基地可以随意搞(其实没宅基地,在田地里也可以建,一般管得不那么严)。

由于交通方便,建房原材料的运输也不贵,自己盖房的成本也就不高。好一点的人家可以自建一栋三层,四层的土楼,差一点的人家至少也盖个二层;有情怀讲究点的,搭建木制房屋,图方便简单的,就用水泥砖头。

但无论哪种哪类人家,由于地广人稀,没错就是地广人稀,建筑密度不大,都能保证独户独院,待在家里都感觉空间大得很,空得很。也根本不用考虑谁家又建在我家前面,挡了我家的视野,破了我家的风水,家家户户,开门见山,天气晴朗心情美得很。

而且在村子里,人不多不少,没有城市热闹,但有人际社会人情乡味,没有城市各种shopping mall,但有贴自然近。想安静,可以整一桌子,放于庭院,晒着太阳,品茗看书,任思想穿梭古今,遨游中外。想动动,可以走村串户聊聊天打打牌,可以爬爬山,可以钓钓鱼,戳戳虾米,甚至还可以摘摘野菜野果,打打鸟,乃至赶赶野味。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村”的更新换代已步入了一种稳定状态,不会走歪。毕竟这边的村子是以农业为主,要耕田种菜,地势起伏不平,不适合机械化生产,土地再怎么变化用途,价值也难斗升,所以政策上应该也不会打换鸟腾笼的主意。相反,现在旅游经济开始发展,地方政府可能会有人提倡“古村落经济”,还可能将一些村子向古色古香导引,那则更加别具一格。

于我而言,“村庄”越来越有吸引力。

(作者交流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 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 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