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kuwd
来源:微博“
pkuwd
”
财政的警戒线其实有很多条,比较常见的指标包括债务率、偿债率、依存度等:
债务率=政府性债务余额/当年可支配财力,警戒线100%;
偿债率=当年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额/当前可支配财力
,
警戒线20%;
国债偿还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支出,
警戒线10%;
财政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警戒线是30%。
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了欧盟成员国的财政标准,往往被当做财政的国际警戒线:
债务负担率=政府债务余额/GDP,警戒线是60%;
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警戒线是3%。
前面的警戒线如果只算政府认可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的话,似乎都还距离较远,目前比较实际的约束在地方政府层面。中国财政部设定的地方政府债务率警戒线是100%,债务率超过100%的曲线无新增债额度。但是,这个数据只公布了2012年底的数据,而且只有各省的数据。当时是都没超限的,但有很多省市已经非常接近。2015年底对全国人大会议的报道中,有委员提到全国100多个市本级、400多个县级的债务率超过100%,应该已经进入限制发债的区间。
各省和直辖市审计厅/局公布的地方总债务率(2012)
对于两条国际警戒线,目前只能找到2013年6月底的审计署数据和财政部新闻中公布的2015年底数据。
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6月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3万亿。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7.89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中融资平台债务余额6.97万亿。地方政府融资结构中来自银行贷款的10.19万亿,发债1.85万亿。
(
然而
,
以wind是否为城投债为标准,可以发现近2000家城投平台的名字,其2013年财报公告的长期借款总额9.28万亿,应付债券总额2.64万亿,这意味着
只有不到70%的平台公开发行的债务被统计局认定为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
)。
财政部2016年5月26日公布了2015年债务数据。截至2015年末,中国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10.6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两项合计全国政府债务26.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4%。(请注意,财政部口径的地方政府债务减少了!大概是认可了地方债务置换。)
如果加上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即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按照2013年6月审计署匡算的平均代偿率20%估算,则2015年中国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将上升到41.5%左右(这意味着
财政部认可的2015年底地方或有负债只有1.42万亿
)。
注:
2015年wind可查的城投债长期借款总额12.3万亿,应付债券总额5.07万亿,相比2013年底分别增加了32.8%和92%
。
2016年国债新增6559亿,地方政府债新增3.76万亿,假定地方无其他明确纳入预算的债务新增,则全国政府债务增加4.44万亿到31.1万亿,占2016年74.4万亿GDP的比例为41.8%。如果考虑或有债务,假定或有债务只有13%的增长与社融增速同步,则需要代偿的或有债务总额增加到1.6万亿,加上或有债务的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上升到44.22%。
注:
2016年wind可查的城投债长期借款总额13.68万亿,应付债券总额6.48万亿,同比分别又提升了11%和28%
。
即便按照财政部和统计局认可的最低标准,我们距离60%的警戒线也已经不远了,何况这一标准中连公开发行的城投平台债务都绝大部分没有计入。
社科院也估计过中国的债务负担水平,用的是债务余额/GDP。估计也还是相对保守的,可惜只估计到2014就已经非常接近警戒线了,所以后来就没有了下文。至于最新的变化,恐怕2015和2016年居民部分的负债率提升是最惊人的,2016年一年5万亿的新增居民债务就足以使这个比例提升6-7个百分点。
社科院估计中国四部门和全社会负债率
至于3%的赤字率目标,发改委给出的财政赤字目标2016和2017两年连续是3%,而当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差额与GDP的比值,2015和2016年就分别达到了3.42%和3.8%。2015和2016年还分别调用了之前历年财政的净结余7351亿和6489亿,所以公告出来的最终赤字率并没有撞线。因为2017年剩余的累计财政净结余只有2095亿了,这个cookie jar里面已经没有进一步调用资源的空间。
历年财政净结余和累计财政结余(单位:亿)
所以,结论已经很明显了。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离撞线也不远了。虽然撞线也不是就一定不行,但腾挪空间无疑越来越逼仄。
信息变得敏感是第一个信号,地方债务置换是第二个信号,连续不断的出文强调平台债不是地方债是第三个信号,给地方债限制额度规定用途同时限制非地方债融资是控制债务增速的第四个信号……
由中债登、《债券》杂志主办,债券圈合作举办的2017债券年会正接受报名,作为近年来债市规格最高的盛会,额度有限报满截至,目前参与者以存款类机构业务负责人居多,有意向者可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至中债登官网了解详情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