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泽米尔·阿万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
编译:艾仁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媒体对他的言论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一些有争议的提议,例如从丹麦购买格陵兰岛、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第51个州、控制巴拿马运河,以及最近表达占领中东加沙的野心。这些言论在国内和国际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他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战略的质疑。
要充分理解特朗普总统的哲学,必须研究美国的历史演变,并了解它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张的。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的庞大国家,美国的扩张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的,包括军事征服、领土购买和外交协议。从通过战争吞并领土到战略性土地收购(如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和阿拉斯加收购案),美国一直在寻求扩大其影响力。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承诺是特朗普选举成功的关键,他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也独一无二。他的言论——从收购格陵兰岛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第51个州——反映了他战略性但又挑衅性的风格,主要是为了引起选民的共鸣。他能否成功恢复美国过去的主导地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支持者眼中,他致力于履行承诺。然而,在当今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重复曾经促成美国崛起的扩张主义政策既不切实际也不可行。
自美国扩张初期以来,全球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国崛起为经济和军事强国,以及俄罗斯重新崛起为战略力量,世界不再是单极世界。美国再也不能单方面主导全球事务而不承担重大后果。任何侵略性扩张主义的企图——无论是通过军事干预、领土主张还是经济胁迫——都将付出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外交政策上的失误不仅会损害美国的信誉,还会引发与全球竞争对手的直接对抗,导致长期不稳定。
从历史上看,美国通过战争、外交、采购和战略协议的结合实现了扩张。美国从最初的13民地,通过精心策划的收购,如路易斯安那购买案、吞并德克萨斯和购买阿拉斯加,发展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然而,现代世界受到不同的制约——国际法、强大的联盟和经济相互依存限制了单边扩张主义野心的可行性。
现实的前进之路
美国不应继续奉行过时的扩张主义言论,而应采取务实和前瞻性的做法:
加强联盟:在多极化世界中,美国必须加强与北约、欧盟和亚洲主要伙伴的联盟,通过合作而非单边主义来保持全球影响力。
经济竞争力:美国不应进行领土扩张,而应专注于经济复原力、技术创新和战略投资,以对抗中国的经济崛起。
外交接触: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全球大国进行外交接触,而不是挑起不必要的冲突,将确保稳定并保持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国内实力增强:解决国内问题(如经济不平等、基础设施发展和技术进步)将比领土野心更有助于美国的伟大。
中国和俄罗斯的观点
中国和俄罗斯认为特朗普的扩张主义言论是美国影响力下降的体现。从北京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主导全球供应链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战略联盟,美国正努力维持其全球霸权。对于俄罗斯来说,特朗普的野心强化了莫斯科长期以来的信念,即美国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来寻求全球主导地位。这种说法推动了中俄在对抗美国影响力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和军事方面。
虽然特朗普的言论可能会激励他的支持者,但它与现代地缘政治格局的现实不符。如果不顾一切地追求他的野心,可能会孤立美国并削弱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理性的做法——专注于经济实力、战略外交和联盟建设——为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维持美国影响力提供了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单边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适应多极现实是取得长期成功的唯一可行途径。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