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初,勒布朗-詹姆斯的NBA总得分,超过大梦的26946分,排到历史前十了。
——没太多人会惊讶。实际上,很少有人按照得分来计算勒布朗的成绩。就像很少有人讨论乔丹是历史抢断第三、基德是历史抢断第二,很少有人讨论邓肯是历史篮板第六似的:那些是他们伟大生涯的一部分,而已。
——但多多少少,勒布朗还是史上得分前十了。他是前十里唯一的小前锋——威尔金斯、哈弗里切克、皮尔斯、英格利什、丹特利这些以得分技巧著称的小前锋,都在他身后。
——有没有种“学霸随便考考,英语就比英语课代表要好”的感觉?
2003-08季,勒布朗也不算个好射手。他当然投得进,还常有2007年对活塞单场48分那种神迹。但那些年,他的跳投,老像要失去平衡似的,右肩前左肩后,还经常要靠踢右腿来保持平衡。
这和他的习惯有关:他投篮时,双脚倾斜,起跳,抬右肘对篮筐,右手指对筐,滞空,靠这样来找投篮感觉。
2008年夏天,他的投篮教练克里斯-简特先生提出过:
任何投篮,都应该尽量保持同一种熟悉的造型。
勒布朗的练习目标,应当是尽量保持每次姿势的端正统一。
“重要的是稳定。”
2008年之前,他的投篮不算好,靠什么得分呢?
新秀年,他还经常打得像个正统的小前锋:让队友拿球,自己底线深切,接球中投,或者拿球突破。速度、爆发力、力量。
2004-07那三年,他的打法越来越像个纯组织后卫:持球,叫大Z做掩护,打挡拆,然后或中远投,或突破。那两年的勒布朗,突破不算花哨:除了在掩护墙后,他很少换手变向;一旦在阵地战决定突破,便是拉开阵势,从中场开始起步,大步幅拉开,然后一个横拉螃蟹步,或是交叉步突破,沉肩发力,从对方身侧轰地一声过去。妙在他左右手都有上篮能力,突破后还有余地选择。加上他手感热起来就无敌的中远投,倒也能得其所哉。
2007-08季,勒布朗场均30分,个人仅有的一个得分王。那年他的持球突破上了个台阶:体前变向连试探步已经很纯熟,摆脱对手后或欧洲步,或跳步上篮,甚至小抛射,细节到位多了。2008年季后赛在波士顿花园的47分之战,他多次用“拉球体前变向换手交叉步突破”,强行得分。
2008-09季开始,勒布朗的投篮姿势变了。他投篮时双肩正对篮筐,投篮出手在额前上方,身体正直。之后两个赛季,他的投篮命中率(49%和50%)与罚球命中率(78%与77%),都是生涯新高。
这一点,加上他持球技巧的纯熟,使他达到了第一个大成期。2008-10两季,勒布朗蝉联常规赛MVP。那两年,他是个地道的外围进攻手了:变向、换手、挡拆、持球突破、急停中投、背身到位后的强行翻身、无球走位,都很纯熟。
当然,到此为止,他还是像个纯粹的外围球员。
在骑士最后两年,勒布朗的投篮点主要是两翼的长距离,外加篮下。
2010年去到迈阿密后,勒布朗做了许多调整。实际上,2010-11季,是勒布朗作为小前锋而言,得分技巧全面的一年。那之前,他如甜瓜似的玩三威胁并不多,无球走位也有些单一。2010-11季,与韦德搭档后,他打得更像一个纯粹的小前锋,展示了足够多的得分技巧。
然后,就是另一个境界了。
2011年夏,勒布朗去跟大梦学过背身后,他的左腰翻身中投大有长进。2012年对波士顿那场45分,左腰中投真是所向无敌。2012年总决赛后三场,热基本是靠“勒布朗背身单打哈登或索弗洛萨”这一点给打赢的。他的背身招式不多,但有用,能吸引夹击,能分球,这就够了。
在迈阿密的最后两年,勒布朗的命中率高到了可怕的57%,三分率打到了41%和38%。他成了一个可靠的中远投手,近乎没有了投篮死角。2013年总决赛第七场,他37分包括5个三分球,简直是用跳投拿了冠军。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14年,勒布朗在热,其实处于一个摇摆前锋的位置。他穿梭任何位置,持球启动挡拆,无球走位,背身要位,右底角的定点远射,他都打得了。热的体系对他大有帮助。而他也足够全面。如果说2008-10季的勒布朗是个全能的外围球员,那么2011-14年的勒布朗,更像个全能内线。
而且,2013年开始,他的投篮姿势其实又有些回去了:身体侧转,右脚踢出,以便保持平衡。
“效率。我重视的是效率。你年轻时,会愿意投点低效率投篮,也没有融入全队。我成长之后,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球员,如此才能让球队成功。”
2013年,带着迈阿密27连胜时,他如是说。
2014年回到骑士后,勒布朗的远射,并不稳定。
他很少疯狂加速了。他的突破依靠的是快速夺到身位,迈步上篮,上篮最后两下的减速尤其明显。他减少了中投,更多投三分球、上篮或背身。
如果按位置划分的话,勒布朗的新秀年和2011年,打得有点像个灵动的摇摆人;2004-10年则像个雷鸣电闪的组织后卫;2011-14年像个扎实的空间型大前锋;2014-16年则像个什么都做一点的摇摆前锋。作为结果的扣篮通常华丽壮阔,但过程其实是越来越朴实的——尤其是,他现在越来越少如十年前那样,半场加速,火车般直冲过对手,而是抹开一步,碎步让过,直抵篮下。
当然,对他而言,都是投中球罢了。除了招牌的“滑行左手上篮”外,他并没有一个真正标志性的招式。但这里那里,各种套路,他常规赛的二万七千分,季后赛的五千分开外,就这样一点点,不动声色地,积累出来了。
表面上的肌肉爆炸,骨子里的,是“什么身体状况打什么套路”。张老师说话:这叫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