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桶历史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与秩序  ·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  昨天  
史事挖掘机  ·  2001年张学良逝世,银行巨额存款被公开,他 ... ·  4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1988年,政治部主任深夜接上级密令:你们师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桶历史

为夺回燕云十六州,这个皇帝连性命都搭上了!

马桶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4 10:10

正文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 | 只能眼红中国,欧洲44国为何无法大一统 | 红卫兵现在都去哪儿了 | 古人拉完屎如何擦屁股 | 古人没有套套,如何避孕 |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1、祸起石敬瑭

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十六州,囊括了北京、河北和山西三大战略要地。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自古以来,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燕云十六州如若丢失,中原王朝就将直接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之下,北方铁蹄一旦南下,就会像没有堤坝的黄河水一样一泻千里,必成摧枯拉朽之势。

对中原王朝来说,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千万丢不得。可是它偏偏丢了。

把这个中原王朝的“三峡大坝”弄丢的,是一个名叫石敬瑭的家伙。

石敬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卑躬屈膝,把这个战略屏障拱手送与外族,落得千古骂名。

石敬瑭本为后唐河东节度使,打算反唐自立,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取胜,便从一千多年后的中超得到启发,引进了一个外援,在外援的帮助下打下江山,建立后晋。

帮了他一个大忙的这个外援,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这个忙当然不会白帮。

按照约定,石敬瑭成功后,不但要管辽太宗耶律德光叫爸爸,还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

著名的“儿皇帝”

燕云十六州成了他与契丹人肮脏交易的牺牲品

石敬瑭认贼作父的结果,是使契丹人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这块战略要地,使辽国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他的卖国行径,使那以后的中原王朝吃尽了苦头,仅北宋政权就持续受到两百多年的威胁。


2、存钱“买”地

燕云十六州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之后的历朝历代做梦都想收复,皆因武力不如人而功败垂成。

为了抵御契丹铁蹄的威胁,开国之后的宋朝甚至在汴京附近到处种树。然而这不过是心理安慰而已,如果有用,宋太祖赵匡胤也不会一想到契丹人就做噩梦。没有地理上的天然屏障,种再多的树也无济于事。

不行,一定得想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不然就只能万劫不复。

可是武力不如人,怎么办?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花钱买?在赵匡胤看来,花钱把燕云十六州买回来,至少是一条思路。

那得好多好多钱啊!没关系,咱们从现在开始存钱。

为了存钱,赵匡胤专门建了一个库房,名叫“封桩库”,隶属于内府库。封桩库除了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的金帛之外,国家每年没花完而结余的钱,也存入此库。赵匡胤的打算是,等库里的钱存到三五十万的时候,就派使者去和契丹人商量,希望能把咱们的土地和百姓“买”回来。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

宋朝开国皇帝。

契丹人真有那么好商量?

对于失败,赵匡胤当然也想到了:如果契丹人不答应,那就花钱招募勇士,武力夺取。

对于花钱买回燕云十六州和那里的百姓,赵匡胤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却没这个把握,所以他从来没有公开过,只对近臣私下里提起过。

这事被记录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后晋石敬塘)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用三五十万钱就想“买”回燕云十六州和那里的百姓,赵匡胤的想法未免有点天真,不然,他弟弟也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甚至为此丢命了。


3、乘胜进军

赵光义是公元976年接替赵匡胤成为宋朝皇帝的。和哥哥赵匡胤一样,他一想到契丹人的铁蹄就会做噩梦,也是做梦都想收复这个“三峡大坝”。

似乎比赵匡胤有血性,首先想的就是打。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高粱河之战”爆发了。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

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朝的统一战争,实际上是从赵光义开始的。

中原和南方地区统一后,北方的割据势力北汉就成了下一个目标,北汉打不赢,就请关系一向不错的朋友辽国帮忙。不愧是好盆友,辽景宗说没问题,派大将耶律敌烈率军援助,结果大败,耶律敌烈也光荣了,北汉都城太原被宋军包围,北汉国王刘继元不是对手,只好投降。

北汉一搞定,赵光义就命令军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直接攻打辽国,打算乘胜夺回燕云十六州。

刚打完北汉的宋军已成疲惫之师,此时最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发扬什么狗屁精神。何况带去的粮饷也即将告罄,精神又不能当饭吃,十分疲劳的士兵们怨声载道,都不想继续打下去。

军队的情况,赵光义并非不了解。但是关键时刻,总是有人出来坏事。这个人就是将官崔翰,他说打铁要趁热,打仗也是一样,咱们刚取得大胜,正是士气旺盛、乘胜进军的时候,所谓一鼓作气,怎么能歇着呢?赵光义还真听进去了,头脑一发热,不顾各方面都未做好准备的现实,就马上下令出兵。

好在辽国没想到宋军会不宣而战,也没做准备,这使宋军一开始占了不少便宜,收复了岐沟关和涿州(今河北涿州一带),还打到了幽州城南。


4、功败垂成

高粱河之战(宋军)

没想到很快遇到了克星。前来迎战的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耍了个花招,派一支军队做诱饵,自己率军绕到宋军背后偷袭,腹背受敌的宋军被迫后退。

不知何故,耶律斜轸却没有乘胜追击,也退了兵,退到今北京昌平一带。宋军不明白耶律斜轸搞什么鬼,但他既然退了,就是咱们的机会,管他是不是陷阱,先把幽州包围了再说。

既然包围了,那就一分钟也别耽误,给我打!势在必得的赵光义下令日夜攻城,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幽州!

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宋军是日夜兼程从太原赶来的,早已人疲马乏,走路都直摇晃,哪里还有力气打仗?能围住就不错了。

宋军一懈怠,契丹人就有了翻盘的机会。

公元979年局势图

幽州被围的时候,辽景宗正在打猎,得知消息后猎也不打了,马上开会研究对策。还没等大家出主意呢,他自己先怂了,想放弃幽州。

这个想法,可真是有点扯淡,因为那不仅仅是一座城,还有被包围的军队!辽景宗的想法,实在有点缺德,连一个叫耶律休哥的都听不下去了:“与其放弃,不如让我试一哈,万一成功了呢?不成功也没关系啊,到时候再退出幽州也来得及啊。”

死马当活马医吧,辽景宗便按他的要求,给了他10万人马,还派另一个叫耶律沙的大将协助他。

先赶到幽州的是耶律沙,但他却没讨到便宜,宋军集中力量,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和他打了起来,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的耶律沙打不过,只得撤退。

耶律休哥(?—998年)

直到耶律沙撤退的那天晚上,耶律休哥才带领大部队赶到,与驻扎在幽州城外的耶律斜轸合兵一处,第二天对宋军发动猛攻。招架不住的宋军又被守卫幽州的辽军打了后背,辽军前后夹击,宋军的结局可想而知。

此时的赵光义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好汉了,打马就逃。

逃到涿州的时候天要黑了,怎么办?咱堂堂大宋皇帝,不能在荒郊野外过夜啊,得进城找个地方歇脚,至少得洗个热水澡,吃顿涮羊肉啥的,没涮羊肉,整一条焖酥鱼也行啊,好不容易来一趟涿州,怎么也得尝尝那里的特产啊。

想法倒是不错,无奈人家不让他变成现实。紧追而来的辽军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和他亲密接触了。真特么无巧不成书,关键时刻他的马又跑不动了,中箭受伤的赵光义慌忙跳上一辆驴车,最终才得以逃脱。

赵光义中箭的地方是大腿,中了两箭。

估计那时候的医疗水平不怎么样,他的箭伤不但未能痊愈,之后还每年都要复发,每次复发对他的生命都是一次摧残。

公元996年,赵光义的箭伤再度复发。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严重,他预感到挺不过去了,便着手安排后事,三子赵元侃被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然后他就死了。

历史上,赵光义的形象并不光彩,甚至很不光彩,首先是有弑兄登基的嫌疑,其次是荒淫无耻,他对小周后的当众强幸并命画师作画记之,历来为人诟病。

然而,作为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也有强烈的责任感,也想为国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在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逐步完成统一大业后,便自然而然地把目光瞄准了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

赵光义比柴荣少一个北汉的麻烦,不过幽州没有迅速围攻下来是一个战略失误,要不歼灭辽国的有生力量,要不攻城后据守…两样他都没做到,劳师远征,可惜了。

大家对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实际上大家天天见他,就是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大概这片位置

石敬瑭这厮,让出的燕云十六州,实际上等455年后的大明皇帝朱元璋攻破大都才算是回到汉人手里!

455年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从2017年往前数455年,就是1562年,这是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戚继光刚刚要去福建剿灭倭寇!

历史是个很长很神秘的存在,某些人不经意的一件事,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极大,朱元璋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于是让朱棣去守,结果朱棣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