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XTV都市阳光
宁夏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栏目热线0951-6025713。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NXTV都市阳光

反刷题,去模式化!未来中考将会有变化

NXTV都市阳光  · 公众号  ·  · 2025-03-10 12: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中考命题会有哪些调整?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
会带来什么新 选择?
如何消除“职普分流”焦虑?
当AI走进校园,学校该教些什么?
每年两会,教育话题都备受关注
8日, 央视 两会直播特别节目
《一年之计看两会》
邀请专家共话未来教育新图景

听听他们聊了什么👇

考试命题反刷题,去模式化!

未来中考政策有哪些优化调整?


针对网上流传“中考要取消”的说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 表示, 目前没有取消中考的消息。

他介绍,未来中考政策在考试和招生上会有一些调整, 优化考试科目,命题将更加灵活,反刷题、去模式化 招生方面 淡化分数竞争,侧重教育资源均衡,缩小高中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



职普融通会带来什么新选择?

如何消除“职普分流”焦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那么高中阶段的教育会有什么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未来高中学位供给将不断增加,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性调整会进一步加快,高中阶段的教育会更加多样化,除了现在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类型之外,会加快试点举办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和职普融通的综合高中。

进入综合高中,大家先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从高二、高三开始进行学术性、职业性等不同方向的课程选择, “综合高中将是职普融通的教育,打破过去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要么直接进入职业教育,要么直接进入普通教育的情况,未来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包容的。”

他表示, 综合高中的出现将把职普分流的决定权、选择权还给学生和家长,这有助于缓解家长对职普分流的焦虑。



在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已经尝试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多样选择的通道。学校打破职普学生学籍身份的限制,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课程,基本让不同发展类型的学生选到 最喜欢、 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选择了职业教育

未来的发展会被限制住吗?


许多网友关心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是否会被限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称,“ 中职生考大学的道路一直是畅通的 ,现在各地高考报名的人数里,约30%包含中职学生。”

此外,现在已经有60所 职业本科 (了解更多: 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区别在哪? ),这个速度还在不断增长。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 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根据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支持 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 很多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轨道,不仅仅通过高等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也会打开升学通道。 “这意味着普通高等教育也可以办职业教育,将来职业教育不光有职教本科,还会有研究生,这是可以期待的。”



人工智能时代

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节目中,一位小学生向专家提问,“出现像DeepSeek这类的人工智能后,小学生还要再学习吗?”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回应称,科技越来越发达,但对学生来说,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9岁、10岁左右的小学阶段, 把最应该掌握的东西扎扎实实掌握了,才能跟DeepSeek交流, 不断向它提出更创新的问题。 这样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厉害,你也会变得比它更厉害。”



随着AI的发展,部分学生可能过度依赖 AI ,缺乏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针对这个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徐坤 表示 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 不断规范AI的使用,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工具。

  • 逐步改变原来以传统知识点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学生要 从知识存储型人才向能力迭代型人才转变

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徐坤 介绍,未来的教学形态将是个性化学习,学习已不再是特定阶段的历程,而是 伴随终生的,按照需要来学。 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课堂主导、学术权威和知识 传授 的角色,而是逐步向 学习引导者、情境 创设者、潜力激发者转变。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科研?

近日,复旦大学加福民团队研发的脑脊接口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让瘫痪的患者实现了站立行走。(详情: 重大突破!全球首例!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了 )此外,近期复旦大学频出重磅科研成果,比如给电池“打一针”延长寿命等,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介绍了复旦大学激励创新的机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顶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是学科的交叉融合;最核心的是 把人工智能引入研究当中 。”


金力称,“科研是用来回答学术问题的,科研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前沿性,所以我们把注意力放到 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帮助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能够提出更好的问题,通过科研,当然也可以用人工智能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科研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精彩视频推荐






来源 / 央视新闻公众号


推荐阅读




扩散 | 这笔钱直发个人!宁夏等多地已实现
扩散 | 官宣!即日起,可无理由全额退款!
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
提醒 | 最新公告!今起暂停办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