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刊
与AI共存
《南都周刊》2017年7月16日刊
封面报道
与AI共存
人工智能早已经扎堆在我们的那个几英寸的手机里了:无论是你用语音调戏Siri还是「小冰」又或者是用手机地图避开拥堵规划行车路线,无论你是在看推送过来的新闻,还是给自拍照做个美颜,手指简单的几个操作,后面都在牵扯着大量的数据,调动着人工智能为你服务。
这样日常的对人工智能的「无意识」使用,与很多人提起「人工智能」就会习惯性担心自己会被它取代的忧虑,形成了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有趣对比。
从上世纪195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热度起起落落,直到大数据和机器深度学习的兴起,才让今天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有了点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雏形。推动人工智能向前走的科学家们是一群天才,或许了解了他们的经历,才能懂得他们的初衷——让人类能力得到解放,去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造福于同类和社会。
我们今天对人工智能的抵触情绪本质上与当年以马车夫为代表的一个产业群体抵制蒸汽机没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技术的迭代虽然打破了很多人的饭碗,但也创造了更多的饭碗。在商业力量的推动之下,人工智能与人类协同合作的日子就要到来。
报道
陆奇在百度下很大的一盘棋
下注人工智能和内容分发、裁撤业务、更换高管,陆奇在百度所做的努力能让这家公司重新焕发生机吗?
人物
「船长」小柯: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很难下去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一个叱咤华语流行乐坛的名字,小柯如今再次出现时,前面却多了「导演」
「编剧」
「演员」等称呼。
国风
在贵安建一座民族记忆的奇幻城堡
夜郎,在传统语境中,是自大。在宋培伦的字典里,「夜郎自大」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时尚
你爱的是大牌,还是设计师?
当你热爱一支球队时,你支持的是球星还是俱乐部?如果你也有过此番纠结,就多少能理解奢侈品更换创意总监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了。
更多精彩
大家说
|
美国是怎么对付洪灾的
大家说
|为什么高考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
大家说
|人人热衷谈论道德,对社会不是好事
有看法
|地铁女性车厢,迟早会被证实没啥用
小南答
|
「粪菌冰块」是真的吗?
发现
|为什么口香糖、牙膏都是薄荷味?
职场
|
boss瞎指挥,可以怎么做?
排片
|
《我,布莱克》:是椰子杀人多,还是鲨鱼杀人多
煲剧
|《澪之料理店》:网红店的生存指南
夜读
|第一夫人的头梳得还蛮像那么回事
设计
|住在糖厂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