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牧网
品质农牧业独特价值服务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7 小时前  
中国中医  ·  【健康养生】春日过敏性鼻炎 ... ·  20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牧网

喜报!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新突破,BLPs技术为非瘟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新牧网  · 公众号  ·  · 2025-01-04 21:04

正文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猪传染病,堪称猪圈里的“瘟疫之王”,全球养猪业都对它闻风丧胆。

尽管科学家已经尝试开发多种疫苗,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在 越南 获批的疫苗投入使用,其效果仍然受限。

最近,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条 新路子 ——通过细菌样颗粒(BLPs)技术展示ASF病毒抗原,不仅安全性高,还能同时激发体液和细胞免疫,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非瘟疫苗新希望:BLPs技术

2024年12月24日,一项亮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Vaccines》杂志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导完成,介绍了一种可展示ASFV抗原的细菌样颗粒(BLPs)疫苗的开发和初步效果。

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 乳酸乳球菌 来源的颗粒作为疫苗载体,通过连接蛋白(PA)使大量抗原稳固结合细胞壁成分,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革兰氏阳性细菌增强基质-蛋白锚定系统(GEM-PA)是一种外源蛋白展示系统。 高温和酸处理 乳酸乳球菌,可生成 仅含 胞壁肽聚糖 骨架 “空壳”颗粒(GEM颗粒) 。PA融合蛋白可通过溶解素基序(Lysm)与肽聚糖非共价结合,将融合的抗原牢固锚定于GEM颗粒。

BLPs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在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形态和功能完整性 ,这对于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极为关键,确保了疫苗可以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有效送达至使用地点。

同时,BLPs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进入动物机体后不会引发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为其作为疫苗载体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其颗粒状的结构还能够模拟病原体的形态,有效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强烈的免疫应答,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BLPs与ASF疫苗开发

在ASF疫苗研发中,BLPs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研究人员可以将ASF病毒的关键抗原成分搭载于BLPs表面,构建成重组疫苗。这种重组疫苗能够精准地将病毒抗原呈递给机体的免疫细胞,激发机体产生针对ASF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ASF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导入到BLPs表达系统中,使其高效表达抗原蛋白,进而诱导猪体免疫系统识别并对ASF病毒产生免疫记忆。

旦猪只接触到真正的ASF病毒,其免疫系统便能迅速启动免疫防御机制,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降低感染风险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疫苗研发之路仍然充满挑战

2024年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明确了疫情报告与确认、疫情响应及应急处置等流程,为科学精准处置疫情、强化常态化防控提供了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早期自噬可促进衣壳蛋白p72的降解和病毒衣壳解体,即病毒衣壳蛋白p72被E3泛素连接酶Stub1泛素化后,借助分子伴侣HSPA8与自噬受体p62结合进入自噬体,进而在自噬溶酶体中完成脱衣壳过程,此发现为开发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提供了新靶点。

外国方面,越南已成功研究、生产并商业化了两种非洲猪瘟疫苗,分别由NAVETCO和AVAC公司生产,目前已使用590万剂,且出口到几个国家,不过其疫苗的具体保护效力及安全性等细节暂未明确。

BLPs技术推动的ASF疫苗开发,对于非洲猪瘟病毒防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疫苗研发之路仍然充满挑战。非洲猪瘟病毒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决定了疫苗研发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虽然BLPs技术在实验室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再到广泛应用于养殖场,仍需要经历严格的临床试验、审批程序以及大规模的田间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转载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