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茅网
【三茅官方订阅号】,是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我们为广大HR提供一个分享、学习、交流的地方,并通过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HR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我们的理念是:分享自己、学习他人、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默沙东: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瑞典一所学校发生枪击,至少5人被击中 ·  3 天前  
新闻广角  ·  泰国将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断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茅网

那些在单位里等死的人

三茅网  · 公众号  ·  · 2017-12-19 11:32

正文


毕业那年,杨乐乐是最让我们羡慕的。


因为会写,文笔很不错,他考了老家的公务员,成了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宣传干事。在我们工作都还没着落的时候,他的人生道路似乎就已经很清晰了,并且还很平坦。


所以毕业时,吃完了散伙饭,他在火车站将我们一个一个送走,并一一嘱咐:在外面有困难了可以找我,混得不好就回来。眼神里满是对我们的同情和关爱,那样子俨然已经是一个人生赢家。


那一年,当我们在陌生的城市街头奔波找工作时,他坐在县政府的大楼里吹着空调;当我们在晚上10点多的办公室加班做PPT时,他洗完澡坐沙发上玩手机;当我们回到城中村里狭窄的出租房里排队洗澡时,他已经躺在家里宽敞的大床上进入了梦乡。


那段时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的朋友圈,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说,每天8点才 起床,都好久没看到过老家的日出了。


他说,办公室的大姐们人都好好,除了吃不完的零食,还都抢着要给我介绍对象。


他说,中午食堂里的饭菜是真的不错,每天五菜一汤,还全部免费。


最开始看到他的朋友圈我们都是生气的,但是很快,我们连生气的时间都没有了。


天不亮就要起床,只为能挤上早高峰的地铁。


可能会被领导吼,可能会被客户骂,中午吃饭都要掐着点,吃完要是能眯一会那真是奢望。等到下班走出办公室大楼时,头顶经常就是满天星辰。


并且工资少,每天经过超市,连最应季的便宜水果都舍不得买。


杨乐乐享受着他可预见的未来,安定而美好;而对比之下的我们,则更像是流落他乡的浪人。





这样的时间似乎也就持续了一年多,杨乐乐的朋友圈便没有了那些让我们羡慕的状态了。而更多的是,一些悲春伤秋的感慨,比如: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


我们都以为这小子恋爱了。也好, 文艺青年,身体和精神一样,总要有点依靠。


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年的春节聚会,变成了杨乐乐的吐槽大会。


几杯酒下肚,我们抱怨完在外面的种种不易,就又羡慕起了杨乐乐安定的公务员生活。可杨乐乐却红着眼睛说:羡慕个屁啊!这种日子只不过在一个又一个的重复里,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和今天一样,明年又和今年一样,整个人生都可以看到尽头。


我们说:舒服吗?


杨乐乐:舒服啊。


我们说:舒服不就行了?


杨乐乐:那安乐死还舒服呢!


杨乐乐又说,我他妈现在的生活,感觉就是一场安乐死。每天做着不多的事,看着办公室的前辈,更是悠闲,泡着茶看着报,所以我以后的生活也跟他们一样吗?我才24岁,我怕啊!


杨乐乐想过辞职,但他家里人都不同意,觉得他是不是疯了。公务员啊,多少人都挤着挤着想做的工作啊。于是家里人给他安排了相亲,给他买了房子,他自己按揭买了车子。人生的道路似乎更加平坦和清晰了,离终点也更近了。


但他还是想辞职,他说他不想在单位里等死。


有在一线城市的同学劝他:你还是别折腾了,人生不都这样吗,生下来就是等死,在哪死不是死?


杨乐乐说:那也要在死前活得有意义一点啊!



那次聚会后,杨乐乐就在朋友圈消失了一样。


直到前几天他主动联系我才知道,他竟然真的辞了公务员的工作,来到我的城市已有半年。


我们约了时间吃饭。见面的第一句话我就说:你怕是真的疯了吧?


杨乐乐笑了笑:疯了总比等死要好。


近一年的时间没见,杨乐乐瘦了很多,想必辞掉公务员的这段时间里,没少吃苦。


聊过之后才知道,杨乐乐经历了我们刚毕业时经历的那段苦日子,但现在也开始好了。


可以适应公司的快节奏,偶尔被领导骂了也不再觉得委屈,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回到出租房倒头就能睡着的状态让他很是满足。


他说,最让他感到自身价值的是,来公司才半年,继提前转正后,前不久又涨了工资。你有多努力,就能有多少回报,这可是当公务员都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言谈间杨乐乐已不似上一次聚会时的颓废感,也不是刚毕业时的意气风发,看着更像是一种很踏实的满足。


我不死心的问了一句:所以你一点都不后悔辞掉公务员的工作?


杨乐乐摸了一下脑袋,笑了笑:还是有一点的吧,现在经常加班,头发掉得有点快。



是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在等死,在哪死看起来都一样。


但我觉得杨乐乐说得很对:就算死,也要在死前做点有意义的事,不然怎样证明自己活过?


那些在单位里日复一日的人是一种死法,那些在大城市换着花样奋斗的人是另一种死法。


正如大家流传的一句话: 所有人都会死,但不是所有人都活过。


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临走都带着成就与满足,而有的人,25岁就死了,直到70多岁才埋。










end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