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掌上12348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 ·  9 小时前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 | 新疆:深化推进村庄规划实践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03-27 19:20

正文

本文字数: 2820字

阅读时间: 10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千万工程”经验是新时期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工作方法。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 《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面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现有村庄规划工作基础上,突出问题导向,从县域统筹乡村布局、分类推进规划工作、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强化政策融合、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健全实施保障机制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将村庄规划的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民生性相统一,为各地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明确方向。

新疆受地缘因素影响,南北疆村庄在经济基础、地域风貌、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差异较大,尤其南疆地区受水资源约束、荒漠戈壁等自然条件影响,发展程度相对北疆地区不足。因此,新疆村庄规划不能“千篇一律”,要解锁“量体裁衣”的“地域密码”。

上图为“额河第一村” 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全景,图片来源:中国好故事网。下图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村,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郝昭

为切实做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提升规划实效,新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重要经验,指导各地(州、市)建立健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设计融合和政策集成创新,强化村民主体参与,高质量推进新疆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锚定目标、立足实际

县域统筹优化乡村布局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新疆乡村地区普遍呈现村庄人力资源不强,产业发展程度较低、协同度不高,资源资产存量大、流量不足等特点。随着疆内城镇化发展,迫切需要根据村庄类型和资源本底,从区域角度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强化城乡联系、要素空间流通,激活资源资产存量,重塑区域优势差异,形成中心引领、高位均衡、协调发展的镇村格局,推动自治区乡村全面振兴。与此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新疆明确提出在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基于全域整体布局,统筹资源配置产业布局,优化细化市县域镇村体系格局,并结合镇村分级分类名录,引导人口和产业在重点村庄集聚,激发乡村地区活力。提出要充分保障村庄建设用地指标,结合规划预留,保障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空间需求。

分类施策、详略得当

强调按需编制村庄规划


新疆现有行政村8861个,数量多、地域跨度大、发展水平不同,并且存在牧区村、边境村、历史文化名村等特殊类型村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新疆指导各地(州、市)结合实际需求,分类编制实用性为导向、详略得当的村庄规划。针对人口少、草场独立的牧区和搬迁撤并类等村庄,采用“通则式”的规划成果表达,明确底线要求,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深入调查、因地制宜

突出村庄规划地域特色


新疆地域辽阔,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新疆在村庄规划编制上,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协调村庄与周边山、水、林、田等重要自然景观资源的关系,挖掘和提炼村庄自然、人文要素及建筑特色,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风貌。针对特色保护类村庄,强调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持村庄特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突出特色空间的品质设计。针对边境村在统筹产业发展和戍边基础上,强调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提升空间资产价值,适应不同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成果形式上对风貌引导内容采取“图则式”管控,通过制定村庄建设图则和建筑风貌图则,指导村庄公共空间、庭院、农房、公建等建设活动。

图为古勒巴格村庭院实景

图为适应维吾尔族生活方式的农房庭院改造方案

图为“1+N”图则管控模式

以上所有图片来源于《莎车县白什坎特镇古勒巴格村村庄规划》

政策集成、实施导向

强化村庄规划空间治理作用


以吐鲁番市火焰山镇为试点,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编制,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深化建设用地整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库尔勒市等10 个县(市、区)作为入市试点地区启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盘活存量用地,激发土地政策活力,推进农村土地整理,盘活闲置、废弃和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农民参与、共编共建

加强村庄规划成果实用性

村民的意愿对规划的实施至关重要。为方便管理和实施,将规划成果分为实施管理版和使用手册版。村庄规划使用手册版,以“图文”形式表达,做到通俗易懂,并同时出版民族语言版。编制过程中村民充分参与,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对全村50%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居民诉求。以喀什地区莎车县白什坎特镇古勒巴格村村庄规划编制为例:在规划编制初期,成立了村民代表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组,以驻村工作队为沟通桥梁,设计单位以走访形式深入了解村民诉求,编制村民需要、看得懂的村庄规划。

设计单位人员入户访谈村民

数字赋能、人才支撑

健全规划编制和实施保障机制


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 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立村庄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机制,有效保障村庄规划成果实施与动态调整,提高村庄规划实施监督效能。 新疆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相关测绘由地(州、市)统一开展和提供数据,并鼓励多元数据辅助规划编制,通过实测地形图、现场踏勘、高德POI、无人机航拍等多方式,结合实地调研访谈,综合分析村庄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强化各地对口援疆单位对村庄发展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疆内单位结对帮扶、驻村下乡机制,持续派出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基层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 完善各地规划人才、引进、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 下一步,新疆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通知》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多规合一”改革方向,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技术培训和优秀经验案例示范推广,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