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吞噬世界 ·  昨天  
视觉志  ·  新疆姑娘的行李箱,真香……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翟天临与“粉丝错觉”(杜课809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2-13 23:20

正文

全文共 4152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目录

1、杜老师答问

2、相关评论

3、新闻背景



春节长假,当红青年演员、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却面临着被人“学术打假”的尴尬,其“学霸人设崩塌”的相关话题更是在社交媒体热搜榜上持续发酵。


在舆论的追问下,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大学已经就这一事件作出回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今晚,杜课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此事。


一、杜老师答问


(提问人:罗嘉珍 冯雅雯)


Q1

翟天临事件近来闹得沸沸扬扬,高学历学霸演员人设崩塌。网友也发现了其在学术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论文“水”、学术不公的问题似乎也是由来已久。所谓拔起萝卜带起泥,有媒体和网友也一并扒出了翟天临博士导师及其导师女儿的相关问题。翟天临事件似乎不再只是一个人的事件,相关人物都“入了坑”,或许可以称之为一场新的“扒粪运动”,老师您怎么看?


杜骏飞:


这是社会进步的又一次机遇,但也只是机遇而已。


网络社会不善于专业报道,但长于爆料,也就是善于挖掘新闻线索。 如果专业媒体介入调查,校方严格自查,必定会促进文化生态建设、大学管理、教育制度的改革。自然,也会给当事人和围观群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如果网络舆论起于吐槽,止于扒粪,最终却既没有权威报道、也没有合规处理,那么这类事件就会深埋地下 ,任其中巨量的公众情绪发酵,直到下一次转化为社会对抗的新动能。


如果是这样,社会不会进步,而治理危殆矣。


Q2

有网友说,翟天临毕竟考的是表演系的博士,是文艺类的博士,与传统的文科理科博士是不一样的,确实,艺术与学术本质上是存在巨大差别的,那么当艺术研究被纳入学术建制,二者改如何更好地共存?


杜骏飞:


我不太了解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科点性质。一般来说,“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专业博士”,那就属于职业博士或产业博士性质,对博士学业的要求主要聚焦在实绩和作品方面。不过,根据网友找的校方制度规定,是要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那就可能属于学术博士学科点性质了,在此前提下,其他博士生必须有论文发表才能毕业,翟天临也应该有。因此,从大学学位管理来说,翟天临事件首先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其次是一个学术规范问题。


至于艺术表演是否应该设立博士学位培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博士学习一般只培养学术能力。


Q3

有人说,翟天临们最大的恶,是动摇无数像苦行僧学者努力的意义:熬到头发都掉光,赌上自己的一生,却还是看起来像个笑话,这样的坚持还有什么意义?这似乎表明很多人对学术研究并不了解,也不够尊敬,学术大师得到的尊重往往不如明星演员得到的尊重多,如何改善现当下社会的这种风气?


杜骏飞:


我觉得,“作恶”之类断言有些偏颇。翟天临事件中,“作恶”的不是翟天临,他只是一个希望获得学位荣誉的演员,如此而已。如果大学管理严谨,学位制度严格,本不会招来翟天临这样的风波,也不会给翟天临这样的“机会”。


Q4

纵观娱乐圈,其实也有不少演员具有高学历,莫文蔚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手握意大利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身兼作词人、作曲人、音乐制作人、演员。王力宏作为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双学位硕士。“吕秀才”喻恩泰多年以来埋头演戏,他在2002年获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有人总结说:真正厉害的人根本不稀罕炫耀,热衷于炫耀的人往往不是真的厉害。对此,老师您怎么看?


杜骏飞:


我之前在作社会批评时写过: 人没有什么,便会炫耀什么;个体如此,国家、阶层也是如此。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你虚荣什么,什么就控制你。


Q5

批评家曹林指出:“看翟某最新一条微博下的留言很有意思,以2月8日为界线,前一秒还是脑残粉“哥哥好棒、哥哥好爱你”式彩虹屁,下一秒成了“你受到的流言蜚语污蔑诽谤实在太多了!不能让那些人再猖狂下去了,赶快拿出核心期刊论文来打烂他们的脸”之类剥皮群嘲。”话虽然尖刻,但好像很有道理,你觉得是这样吗?


杜骏飞:


曹林说的,基本上是事实。在杜课里,我谈过几次 粉丝文化 ,以及 粉丝的社会心理特征 ,观点与此类似,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久已想给娱乐明星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动笔,如果写,会有这样一条:娱乐明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粉丝错觉”——


千万不要以“粉丝”为拥趸,更不要以“粉丝”为臣民,在文化工业背景下,大规模聚集的“粉丝”群体,其真实属性为“娱乐消费者” ,即便是小众化粉丝群体,亦大多是“利基市场”的娱乐消费者。 娱乐消费群中的动力机制是脆弱的,其间往往并无理念认同,亦无道德服从,偶有技艺壁垒,也终归于潮流代谢而已。 消费者会有狂热,会有追逐,也会有投入,但他们的利益基点还是在娱乐自己。简言之,他们会“抢购”(追粉),也会退货(脱粉),至于追新逐异,积怨迁怒,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不仅是娱乐圈,举凡明星,大致都有过“粉丝错觉”,只是演艺界尤甚而已。这等错觉,刘晓庆、陈冲有过,巩俐、章子怡有过,范冰冰、吴秀波亦有过。所以,这错觉不是自翟天临始,也不会至翟天临止。


要言之,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以艺会友者,艺竭而友尽,唯以德立身者,纵经千回百转,过千山万壑,其人望犹隆,其艺业犹馨,而其人设颠扑不破矣。


往期推荐:

说“粉丝”(一、二) | 说“粉丝”(三、四) | 说“粉丝”(五、六)



二、相关评论



有人说,翟天临的人设崩塌了。我想的说,翟天临的人设算个屁啊,娱乐圈这样的人如过江之鲫,塌就塌了,我关心的是,千万别让招考公平人设崩塌了,别让无数普通人对教育公平的信心破碎了。


——《翟天临人设算个屁,我只在乎招考公平的人设》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明星无疑是高而远的。他们360度地满足我们对美、富有的想象。加上他们还有影响力。影响力就是一种权力。而权力又能催化大家的狂热。在这种心态下,大家集体交付自己的情感,抱团追星,像信徒一样臣服于明星的光芒之下。


当一个人将80%的心思,用于关注偶像,20%的注意力放在眼前,自然而然就忽略了厄运,忘记自己未剧终的悲剧,继而在明星制造出的精神避难所中,拥有短暂的温暖幻觉。


——《翟天临人设崩了:明星都是幻象,你我不必执迷》洞见


翟天临之外,也有不少高校乐意于将一些时下火热的明星聘为研究员、客座教授等。于高校而言,多了宣传或者招生的筹码;于明星而言,也是锦上添花。只是既然娱乐明星跨界到学术圈,踏入高校的边界之内,就得严格按照高校的规则来,否则对那些没有背景和知名度,但依旧勤奋苦读的学生而言,对明星的优待,会造成巨大的不公平。


——《翟天临的学霸人设垮了,高校也该有个说法》光明论


真要说,还是得说我们现在这大学,就像是成人用品店。这些大学的大门对着正街,门脸堂皇,卖的是严肃的正经衣服,一件一件都是峨冠博带、玄端深衣,每一个扣子上都印着礼义廉耻,很有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感觉。

而且学校都宣扬:我们开店,是为了让世人都懂礼节、正冠冕、不裸奔。穿上我的衣服,你才能出门,显得气派堂皇,做一个有面子的人。

可结果呢,人家还有一个后门,对着后街,也开着一个门面,是成人用品店,有钱有势的都可以来逛。各种貌似很庄严的学历文凭头衔在这里挂得琳琅满目,什么MBA激情装、博士套装、甚至博士后至尊大礼包,只怕你不敢想。


——《有的大学像成人用品店,翟天临只是秀了件情趣内衣》六神磊磊读金庸



三、新闻背景


1月31日,翟天临在微博晒出北大光华学院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圈内好友和粉丝纷纷祝贺,称其是娱乐圈里学历最高、最懂经济的明星,翟天临的娱乐圈“学霸”形象瞬间风靡。


回看翟天临过往的求学经历:200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010年毕业后直升北电表演系硕士研究生班,2014年考取北电电影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于2018年6月毕业正式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

但是不久后,有网友找到了一段关于翟天临的直播,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不知道“什么是知网”,同时有网友统计,翟天临在读博四年期间,至少主演了11部戏、参演了7部戏、做了24个代言、录了17个综艺。

网上关于翟天临的舆论立马从赞美变成质疑,“知网未收录翟天临论文“”翟天临学术造假”“翟天临博士学位掺水”等声音相继成了社交平台热门搜索。

面对网友的种种质疑,2月8日,翟天临工作室发表声明澄清:


“不知道知网”的言论仅是翟天临的个人调侃;博士论文是由校方统一安排授权上传知网,与个人无关;作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翟天临在读期间已按规定修满全部学分,除从事荧幕前创作之余,还把大量时间用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导师亦通过函授、进组指导等方式与翟天临进行研究探讨。

但很快又有网友发现,翟天临所在那一届的20名博士中,其余19人都能在知网搜到论文。在翟天临工作室发表声明的当天,四川大学官网(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还将翟天临列入了学术不端案例。

事情愈演愈烈,紧接着网友通过公开检索又发现,翟天临发表过的文章仅有两篇:分别是《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如何用“下意识”让表演更生动鲜活》,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非学术期刊的《广电时评》和《综艺报》。

其中,翟天临在2018年8月发表的《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论文查重结果显示,这篇2800多字的文章,除去翟天临已发表过的文献,有1646字的内容与其他文章一样,文字综合复制比为39.4%。


而这些重复内容,一大部分引用自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黄立华教授于2006年刊登在《黄山学院学报》的《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之白孝文论》,还有一部分则跟网友在2017发表在百度文库“《白鹿原》白孝文人物分析”内容一致。

事情曝光后,文章原作者黄立华教授在朋友圈表态:“明星博士的工作室声明其没有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我十几年前发表的论文却被其整段整段的抄袭,事实胜于雄辩。”


一石激起千层浪,论文风波尚未消退,翟天临的高考分数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翟天临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的高成绩:高考过一本线,其中数学19分,文综超过270分。


当年高考要超一本线,分数需达到580分以上,由此推断翟天临的语文和英语平均分需要达到145分。并且,他还在那次采访中说,自己达到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而该校当年在山东的文科录取分数线是641。

然而,据网友表示,当年山东语文卷非常难,且当年山东文科状元的文综成绩才267分。


参考资料:

[1]《翟天临“博士”被打假,这么多明星凹学霸人设,却没想过最重要的其实是这点!》  环球人物

[2]《“扒皮”不断深入,翟天临学霸人设危机升级》新民周刊

[3]《翟天临“学霸”人设崩塌,媒体们怎么看?》澎湃新闻

[4]《翟天临这事儿,北大也回应了》观察者网

[5]《翟天临到底冤不冤?》中国新闻网

[6]《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中青网教育

[7]《翟天临事件继续发酵,北电表演学院院长疑似被拉下水》大学声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甘地说 林清玄说 一纸读遍梁任公|世间已无钱玄同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银发川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