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
财金新天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城市财经
,作者
余飞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学生荒,一线城市也出现了
本号之前写过生源荒的文章,介绍了当下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但一线城市截止到2023年年末,仅局限在幼儿园层面上。
从数据可以看到,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幼儿园人数均见顶于2021年。
北京2021年至2023年,幼儿园人数减少了5.2万人。上海减少了7.6万人。广州减少了3.5万人。深圳减少了4.3万人。
广州2023年小学在校生人数129.45万人,较2022年增加了9.03万人。北京去年小学生人数116.2万人,增加了7.82万人。上海去年小学生人数93.71万人,增加了2.01万人。深圳去年小学生人数122.66万人,增加了5.97万人。
近日,财新网发布了一篇深度报道文章《再探学区房成色》,其中披露了一组关键数据:
广州传统教育强区越秀区,2024年9月,区内公办小学一年级共计招生351个班,同比减少74个;中心城区天河区公办小学一年级共计招生408个班,同比减少53个。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广州当地媒体南方都市报就披露了广州各区今年计划招生班数或人数情况详情。
白云区的公办小学增加了25个班的招生,但民办小学减少了15个班招生。花都区公办小学增加了865人,但民办小学减少了904人。
其余9区,无论公办还是民办计划招生班数/人数均在下降。
招生班数减少得最多的区集中广州核心区。越秀区公办和民办小学共减少了77个班。其次是海珠区和荔湾区,分别减少了68个班、64个班。天河区紧随其后,减少了62个班。
黄埔公办民办合计减少了60个班,番禺减少了42个班。
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
北京市海淀区2023年达到新生入学高峰。
今年,海淀区小学入学人数相比去年回落,预计约3.4万人,减少约17%。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入学人数迎来“史上最高”,创纪录地达到近2.5万人。
今年亦有所回落,预计约2万人,减少约20%。
之前在分析新生儿人口不断下降的文章中,我就强调过,新生儿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幼儿园首当其冲,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往后都会次第上演。
按照出生人口走势来看,我们的新生儿人数2016年见顶,之后快速减少。
2017年这一轮少子化浪潮的滥觞,那一年的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是,2022年全国幼儿园学校数量首次减少。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28.92万所,较2021年减少了0.56万所。
2023年降至27.44万所,相较于2022年的28.92万所,一年减少了1.48万所。数量已经二连降,且相比于2022年减少数量,幼儿园关停潮明显加速了。
2017年
出生的人
,
今年7岁,已经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年纪。
这意味着,少子化带来的冲击,已经延伸至小学,再过四年将席卷整个小学,未来四年小学关闭潮会更加凶悍。
我在月初的文章《小学关停潮,开始了》一文中,介绍过很多地区目前的情况。
去年8月份,浙江台州下辖的临海市,一口气关停了5所学校。
因国家政策制约等原因,接临海市教育局紧急通知,要求临海市五所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新时代、广泽、康宁、新民、振华)即日起立刻停止办学,各校教职工予以遣散,新时代小学学生将由鹿城小学、古城小学接收。请各位家长抓紧时间同以上两所学校联系,转入就读!
数据显示,由于年轻人口不断流出,东北新生儿人口不断下滑,早就出现了学生荒。
以人口减少规模最大的黑龙江省来看,该省小学在校生人口2012年有186.8万,2023年跌至106万人,减少了80.8万人。
辽宁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12的213万减少至2023年的199.4万,十二年减少13.6万。
吉林过去十二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32.87万。
东北三省过去十二年小学生合计减少了127.27万人。
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黑龙江消失了近六成、合计1900余所小学;吉林消失了近五成、合计2600余所小学;辽宁也消失了2200余所小学,降幅近一半。
但是,当下的小学数量收缩,与过去原因有根本性差别。
以前小学数量减少,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发生的。毕竟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子女安置在城市就学,农村的小学一大批被关停了,但伴随发生的是城市大量兴建各类学校。
小学数量虽然在减少,但小学生人数在人口红利之下一直在增长。而现在,不但小学数量在减少,小学在校生人数、招生人数也都在减少。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小学阶段招生1701.39万人,比上年减少81.19万人,下降4.55%;在校生1.07亿人,比上年减少47.88万人,下降0.44%。
不过,2023年这三项数据又回正了。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小学招生1877.88万人,比上年增加176.5万人,增长10.37%;在校生1.08亿人,比上年增加103.97万人,增长0.97%。
但大趋势下,2024年这三项数据大概率会再次转跌。
比如江西的小学生,
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这几年一直都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省的初中在校生2021年也开始减少。2020年江西省初中在校生220.4万人,2021年减少至216.4万人,2022年减少至208.4万人,2023年减少至208.1万人。
河南省幼儿园人数见顶于2018年,当年有437.99万人,去年降至323.62万人,五年减少了114.37万人。
河南的小学在校生人数见顶于2020年,当年有1021.59万人,去年减少至962.88万人,三年时间减少了58.71。
8月2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
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343万对,离婚登记对数127.4万对。
343万对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更为重要的是
,
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
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
。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
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结婚人数不断攀高,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去年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104.5万对,但仍是过去23年来第三低。
去年
结婚人数略有
增加,主要是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
然而,从2024上半年的结婚对数来看,这个补偿性结婚潮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烟消云散。
今年是农历
龙年,大家预测,今年可能会有一波生育潮,都想集中生个
龙宝宝,但从结婚对数下滑情况来看,可能还是想当然了。
结婚人数直接影响新生儿人数
,这是否意味着
今年的新生儿人数
会进一步创新低?概率很大。
以下是财经网对未来各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源数量2023年至2027年下滑趋势的预测:
2023-2027年,河南全省小学在校生预计下降约190万人,其中一半的区县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20%以上。同为中部省份的湖南、江西、安徽等,情况也不乐观。对比2023年和2027年,江西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60余万人,下降近两成;湖南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80余万人,降超六分之一。截至2022年,江西、湖南小学教学点分别有7553个、6198个,是中部教学点比例最高的两个省份。
以下是财经网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生源下滑趋势的预测。
学生荒带来的影响,有很多,下面只说两个直接的、且已经出现的影响。
学生荒的另一面,是教师队伍严重过剩。过去几年,新生儿人口不断下降,幼儿园人数大幅减少。小学生人数,很多地区在减少。
教育部目前尚未发布2023年教育统计公报,无法看到详细数据,所以只能看2022年以及之前的数据。
2022年,全国教职工总人数2378.8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880.36万人。
本号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年报,梳理了一组各类学校教职工数据(不含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专门学校的教师)。
2022年,大学专任教师200.52万人,高中阶段专任教师350.34万人,小学专任教师581.86万人,初中428万,幼儿园专任教师312万人,合计1872万人。
与十年前的2012年对比一下,大学专任教师人数增加了56.49万人,增幅39.2%。高中专任教师增加了102.16万人,增幅41.2%。小学专任教师增加了69.7万人,增幅13.6%。
增量和增幅最大的是幼儿园专任教师,增量164.08万人,增幅110.9%。
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与幼儿园专任教师合计增加了469万人,增幅33%。
以幼儿园、小学、初中人数都在减少的江西来说。不久前,江西省教育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水平下行风险越来越大。为应对这项影响和挑战,江西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发展的系统部署。
在教师配备与结构上,江西省教育厅介绍,近年来,省教育厅合理安排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结合各设区市教师实际需求与编制情况,
2024年全省计划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含特岗)教师4968人,较2023年计划数10967人下降54.7%。
全国方面,
根据国家教育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对比来看,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人数达到了10.5万的顶峰,之后招聘人数逐年下降。
2021年,这一数字减少至8.433万人;2022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6.7万人;2023年,全国仅招聘特岗教师5.23万人。今年更是减少至3.7万名。
除了减少教师招聘外,很多地方开始砸碎教师铁饭碗,由编制改为聘任制。
2022年11月,宁波市教育局推出《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舆论关注。根据该办法,教师的退出渠道包括待岗、转岗、离岗退养、解聘。此外,意见稿还为上述渠道列举了多种情形。
2024年1月7日,北京丰台教育发展理事会通过《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实施动态管理,构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