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的身体犹如一台极为精密的机器,不过这台“机器”并不是每个部件都是有用的,实际上,随着人类自身的演化,以及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进步,这台“机器”的一些部件的功能也在逐渐退化,它们曾经重要,如今却显得多余,甚至可能在未来消失。
比如说以下人类未来可能会消失的6个部件,可以说每个都对人类没有一点用处。
动耳肌
对于大自然中很多动物来讲,当它们听到某个细小的声音时,耳朵就会快速地转向声源,以更精准捕捉声音,这种能力其实就依赖于动耳肌。然而虽然人类仍然长着的动耳肌,但其功能却已经几乎完全退化,以至于大多数人连轻轻动一下耳朵都做不到,而那些能够动耳朵的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稀有的“特技玩家”。
不过这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在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中,视觉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听觉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不再需要转动耳朵来提高听觉效率,除此之外,人类也早已学会了通过灵活的颈部,以更精准捕捉声音。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听到声音时,大脑中负责动耳肌的区域仍会短暂被激活,尽管耳朵本身几乎没有动作。
半月皱襞
在人类内眼角靠近鼻梁的地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褶皱,这被称为半月皱襞,这个部件其实是人类祖先的第三眼睑退化后留下的痕迹。
第三眼睑又称瞬膜,现在地球上的无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都有这个部件,这是一种横向滑动的薄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灰尘、风沙和水的侵害,同时还有湿润眼球的作用。
人类祖先的第三眼睑,也应该具备类似的作用,不过随着人类逐渐成为地球陆地上的主导生物,尤其是在人类眼睛的泪液和眼睑功能完善之后,这种额外的保护层就变得越来越冗余,并因此逐渐退化成了没有一点用处的半月皱襞,或许在未来,这个部件就会消失。
智齿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对于我们现代人类来讲,智齿不但没有一点用处,而且还可能会带来不小的烦恼,因为这种牙齿一般在18至25岁之间才会长出来,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空间不足、角度不正等原因引发炎症甚至感染,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通过手术将其拔除。
在远古时期,智齿对于人类祖先是非常有用的,因为那时他们的食物主要是坚韧的植物根茎、难啃的果实以及韧劲十足的生肉,而咀嚼这些食物,就需要智齿这种强力磨牙的深度参与。
不过随着人类学会使用火来加工食物,饮食结构变得更加精细和易于咀嚼,智齿作为第三磨牙的重要性就逐渐减弱,在此之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不断增加,颅骨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下颌骨逐渐回缩,这种变化就大幅减少了智齿的生长空间,而我们现代人类关于智齿的烦恼,也正是源自于此。
竖毛肌
竖毛肌是一种附着于毛囊的平滑肌,其一端起源于真皮层,另一端连接毛囊中部侧面的结缔组织,它们是人类祖先用于保暖和威慑对手的重要“工具”——竖毛肌的收缩会让人类祖先身上的毛发竖立起来,形成一层厚厚的空气隔热层,这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竖起的毛发,也可以让人类祖先看上去体型更大、更强壮,也更有威慑力。
实际上,在现代地球上,这种策略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很有效果,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类来讲,虽然我们仍然长着竖毛肌,但情况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