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egmentFault思否
SegmentFault (www.sf.gg)开发者社区,是中国年轻开发者喜爱的极客社区,我们为开发者提供最纯粹的技术交流和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3个令人惊艳的DeepSeek项目,诞生了! ·  昨天  
程序猿  ·  “我真的受够了Ubuntu!” ·  2 天前  
程序猿  ·  “未来 3 年内,Python 在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egmentFault思否

coderhub:非科班程序员这一年丨思否年度征文

SegmentFault思否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20-01-02 11:58

正文

去年就想写年终总结,但是去年想了下可写的东西实在不是很多,也就作罢。 对我来说,读研是一个新的开始,与浑浑噩噩的本科挥别,不管是时间阶段还是心理上,我都要翻开一个新的篇章。 至此,我读研近乎一半了,这个年终总结,也可以认为是我的一个研究生中期总结。


—— @coderhub


*本文为 SegmentFault 思否社区征文活动参选稿件,了解活动详情,请点击文章底部海报图片。



No.1

我的 Java 学习



研究生大多数时间在学习 java,就从 java 说起吧。

本科学的万金油专业,自己的面向就业学习的意识也不强,到了找工作发现自己甚至都找不到技术工作,感觉大学白上了。


没办法,只能跟着大家去考研。 考完研面向就业意识强了一点吧,果断选了搞算法的老师,毕竟全民 AI。


结果不到两个月就被学长劝退算法了,上去知乎看了下算法就业形势,我傻了。 果断转开发。

从 2018.10.16 开始学习 java,到现在十四个月了,上课和期末考试加实验室科研时间可能占三个月,寒暑假浪费时间也有一个月少说,至此,剩下十个月算是完完全全学习 Java 的时间。

为什么我要把时间算这么细呢?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细的算账,因为最近要面对春招了,一天比一天更临近,我却一天比一天紧张,我就是想借这篇总结好好分析下自己有几斤几两。

1. 第一次迷茫

等寒假结束回到学校,我基本学完了 SSM,在此之前学习的心劲儿很高,每天都觉得很多东西要去学,学完 SSM 是我第一个迷茫的阶段,此时的我基础一点都不扎实,只是快速搭起了一个架子。 但是,当局者迷,当时的信息搜集能力也确实不行,不得不说,信息的搜集能力对于一名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

3 月份的我,心比天高,觉得写代码不过如此嘛,当时也是觉得时间很多,就想开发一款 APP,专属于我和女朋友的,等到四月中旬才开发完毕,其实当时觉得很浪漫,现在想想无非就一个很简陋的百度云盘,中间确实学到了很多,但是自己信息搜集能力不足再次暴露出来,我整个通信都是直接上的 TCP,做完了这个 app,我都不知道 Netty 是干嘛的,甚至还会把这玩意儿和 ngnix 弄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 web 学的也不怎么地,就知道个皮毛而已。

四月份的我,意识到了自己内功还不太行,说实话也不知道哪里不行,就是心虚的感觉。 当时每天看一篇设计模式,同时开始看了 maven 和 git,同时看了一遍计算机网络。

五月份的我,看完了java并发系列的一些书,同时手上还在做一些 SSM 的 java 项目,为什么是一些呢,因为我开头自己写需求写了一个 XX 管理系统,写完总觉得自己项目 LOW,就找培训班视频做,做完又觉得 LOW,看网上有人说弄博客,就又写博客,其实说实话写完还是觉得 LOW,我也懒得做 SEO 优化,这里我的又一个缺点又出来了,做事情不够深入,很喜欢浅尝辄止,这里几个项目基本就持续到了五月底。

纵观三四五月份,我最大的失败就是沉湎于做没有营养的项目而不自知,不,其实我意识到了,这也正是迷茫所在,意识到了项目没有营养,做再高端的项目自己层次明显又达不到。 庆幸的是,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功和基础薄弱,这其实也还算比较正确的路,及时的巩固自己。


刚接触 Java 的初学者学完 SSM 很容易飘飘然,感觉倚天屠龙在手,天下我有,飘飘然进而进入我上边这种迷茫状态。 这是要不得的,随便谁学个两三个月都能从无学到框架,此时只能说可以搬砖了,但是随便来个人都能给你替换了,基础一定要稳,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2. 稍纵即逝的暑假

到了六月份,还是补内功,我开始看 JDK 源码,看完了基本类和容器类源码,同时琢磨着投个实习,六月底的时候实习尘埃落定。 说到看源码这里,自己又有一个毛病,过度相信自己,不屑于看博客,其实网上很多优秀的博客,说来惭愧,这是我 11 月份才意识到的,自己看源码很容易抓不住重点,先看看博客再自己看或者对比着看会效果更好一点。

七月份就开始实习了,无非就打杂搬砖,说实话实习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很深的活儿也不会给我干,可能就是对于 git 和 linux 更熟悉了点,别的基本是皮毛,经不住深问。 主要还是我实习时间太短了,出于各种原因只做了一个月就离职了,其实觉得蛮对不起带我的大哥,哎,不过也没有办法啦

在实习的通勤路上顺带把操作系统的一个视频刷了一遍哈哈,我挺拼的也是,说来也是尴尬,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通勤路上得到的 hhhh

这一个月实习坦白说,我还是有点飘的.毕竟,我一个转行的,没有比得到实习更鼓励人心的了。 于是整个八月份基本放飞自我了,可能就稍微看看书安慰下自己,其实所学甚微。 八月基本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


六七八这三个月是我觉得这一年收获最少的三个月,八月就不说了,但是细细品了下,人总要有所舍弃的,一直崩着也不符合万物守恒的定律。 六月准备实习让我第一次写简历,此时我更加清楚自己简历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面试也暴露了我的一些问题。 后半年的工作基本我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而进行。 七月份实习,虽然一个月很鸡肋,但是还是有必要的,对我一个转行的来说,感受下互联网公司也是次不错的体验。 八月就当是给自己放个长假吧,崩了一年,总该放松放松,跟家人在一起是最快乐的时光!

3. 转眼研二,春招在即

到了九月份,我研二了,科研不能只磕不研了,不像之前可以整天学 java 了,时间有限,面向简历和面试学习吧就!

九月份看了 Mysql 的一些底层实现同时完善自己的项目; 十月份看完了并发包下几乎所有源码吧,同时开始更新博客,此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一些看源码的问题,不得不说,自己的博客在优秀的博客面前就是屎,本着自己学习记录的不要脸精神坚持制造电子垃圾。


十一月意识到自己 Java 基础不是很差了,但是 java 技术栈深度不够,开始逐一深搜,同时开始补一些计算机基础,比如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类的,一直持续到现在。

哦还有 leetcode,坚持了有半年了,每天两道题,还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我会把刷题的习惯保持下去,最近做周赛上瘾了~


其实写到这里,我心里舒服多了,甚至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最怕的就是自己又不知不觉的像本科一样把时间蹉跎了,整个读研期间,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毕业找回当初的自己,那个高中自信的少年,而不是那个面对毕业毫无方向只能跟着大家考研的本科生。

最近的我一直害怕即将到来的春招,很大原因可能还是心虚,觉得自己比不过很多厉害的科班生。 写完这篇总结,我释然了很多。 回首这一年,我可以做到问心无愧,高中毕业的自己也不是多强,但是扪心自问,这是自己努力三年的结果,不会因为浪费年华而悔恨,这就够了,当时的我不会,现在的我也不会。


No.2

聊一聊生活



说完 java,聊会儿生活吧。 其实我这一年,没有生活,全年无休,没错,我没有周末的。

1. 一个人的夜色


非要说生活的话,也有那么一些有意思的。 比如我学会了滑板,小时候看过大灰狼罗克,有一节就是罗克踩着滑板在街上抓坏人,自此就一直有个滑板梦。 每天晚上十点多,踩着滑板低空飞行跳井盖还是很爽的,这就是我每天的放松手段。 何夜无月,何处无井盖,但少闲人如吾一人者耳。


2. 修身养性


这一年,还读了一些闲书,包括一些名人传记和历史方面的,读史使人明智,打小儿就喜欢历史人文的东西,现在迫于生活选择了程序员。

不过,其实我一直认为所谓人的喜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的正反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游戏,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吸引人不停的去玩。 其次,以前本科学东西很乱,不知道学了能干嘛,也就不愿意学,成绩也就差,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一件事情往往是多方因素的结果,所谓正负反馈也不过是类似于催化剂。

说实话,我本科时候对于写代码这件事很怕,从心里很抵触这件事,也就一直不敢去钻研。 直到研究生,下定决心干这件事,直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自己现在很喜欢写代码这件事,它很简单很纯粹,不像跟人打交道,代码由你写,计算机也听你的,自己的逻辑没有错误就 oK,你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和目的,这就是代码的魅力所在。


3. 开始写作


在 2019 的后半年,我开始自己的博客写作,可能刚开始内容、排版方面还不是很好,不过,我也在渐渐调整,我还是喜欢文字的,毕竟以前读书时作文可是不差的。 哈哈,我要坚持这件事,沉淀自己的技术,同时记录自己的成长,回头能留下点印迹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方便自己及时复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