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税务大讲堂
税务公益课程,税法解读,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咨询,税务专家文章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第一届CBA俱乐部杯总决赛,在西安 ·  昨天  
野球帝  ·  NBA史上,最疯狂的交易截止日... ·  昨天  
庞门正道  ·  你身边一些很硬的同学,一些很硬的作品。 ·  2 天前  
野球帝  ·  巴特勒去勇士!五方交易!彻底疯了... ·  2 天前  
野球帝  ·  帝哥小卖部,清仓进行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税务大讲堂

多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税局终于出手了!今天起,“零申报”的企业要小心了!

税务大讲堂  · 公众号  ·  · 2024-08-28 21: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申报和零申报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连续6个月不经营的企业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长期零申报可能会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并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零申报的正确方式和多个误区。企业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申报,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风险

连续6个月不经营的企业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果严重,包括企业名称不能使用、法定代表人不能担任公司职务、股东需履行清算义务等。

关键观点2: 长期零申报的风险

长期零申报超过6个月可能会被列为非正常户,存在信用降级和受限等风险。

关键观点3: 正确的零申报方式

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进行零申报,正确填写申报表,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关键观点4: 零申报的误区

文章解析了关于零申报的六个误区,包括免税收入、当期未取得收入、企业长期亏损等情况下的正确申报方式。


正文


突发!1078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了!3个月未申报,将被列为非正常户!6个月不经营,将会吊销营业执照!有发票但零申报的将被信用降级,各种受限!

01

六个月不经营

1078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


企业老板和会计要注意了,连续6个月不经营、不报年报的“僵尸企业”,工商上会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一旦营业执照被吊销,将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1、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之内不得使用;

2、有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三年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

3、股东应依法履行组织清算的义务,拒不清算的,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4、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无照经营论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不良信息将被锁入警示信息库,实行分类监管和“黑名单”制度,失信行为可能影响坐高铁、飞机、贷款,以及孩子上学等等!


02

税局提醒!

长期零申报会被认定“非正常户”!


最近,小编在12366上看到这样一则留言:

从无经营行为的企业要月月零申报吗?

对此,税务局的回复是: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经营行为,纳税人也要进行申报表的报送。

但是, 税局要求的零申报是:企业纳税申报的本期数据和往期数据均为0,一般只存在于未开展经营的企业,或是准备注销正在清算的企业。

一般来说长期零申报超过6个月,就会被列为“非正常户” ,看看深圳104万的非正常户就知道了:

有的公司甚至除了增值税零申报之外,企业所得税也零申报,不知道专管员早就关注你很久了吗?

有经营活动却隐瞒不报的,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罚你五万块不成问题!而且你还得更正申报数据,补缴税款和滞纳金。

附一下长期零申报的风险 ,大家引以为戒!


03

已明确!

2024年“零申报”要按这个来!

关于2024年企业是否可以做零申报处理的判断标准!税务局是这样规定的:

1.增值税零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且无进项税额。

2.企业所得税零申报:纳税人当期未经营,收入/成本基本为0。

3.其他税种零申报:计税依据为0时。

简单地说就是: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 ,收入、成本和费用均为0,企业才能零申报

附零申报常见问题答疑:


04

正确认识零申报

谨防6大误区!

误区一:取得免税收入,可以零申报

正确做法: 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增值税减免备案的纳税人应纳税额为零,但并不代表该纳税人可以零申报,而是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

误区二:当期未取得收入,企业所得税可以零申报

正确做法: 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但是存在进项税额,如果该纳税人因未发生销售办理零申报,未抵扣进项税额会造成逾期抵扣而不能抵扣。正确方式是在对应的销售额栏次填写0,把当期已认证的进项税额填入申报表的进项税额栏次中,产生期末留抵税额在下期继续抵扣。

误区三:企业长期亏损,企业所得税可零申报

正确做法: 企业的亏损是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的,如果做了零申报,则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会造成企业损失。如果当年做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却将亏损延长到以后年度扣除,是违反税法规定的,所以亏损企业要慎重零申报。

误区四:月销售额未达15万元只需零申报

正确做法: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容易陷入“月销售额未达15万元只需零申报”的误区。实际上,按照相关规定,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同时,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方式是计算出不含税收入,再用不含税收入算出应缴纳增值税,填入申报表相应栏次享受免税。

误区五:已预缴税款只需零申报

正确做法: 虽然代开发票已经缴纳了税款,依然不能简单地做零申报处理。应该在规定栏目填写销售收入,系统会自动生成已经缴纳的税款,进行冲抵。

误区六:筹建期可做零申报

正确做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