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国企要求未献血员工交100元互助金?回应: ... ·  20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贵州省2名县处级干部被查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百姓关注  ·  部分景点暂时封闭!贵州知名景区紧急通知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徐麟在遵义市调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曾国藩: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4-10-20 06:00

正文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 预约直播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谈到曾国藩,梁启超说其“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但是这样一个几近于完美的圣人,在三十岁前却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一样的贪嗔痴,有着一样的痛苦和挣扎。

那么他又是怎样从那个小偷都要嫌弃的笨小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出将入相的一代大儒的呢?【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有恒

年轻时的曾国藩有着普通年轻人一样的毛病,心浮气躁,做事没有恒心,尤其喜欢串门聊天凑热闹。

而他的蜕变就始于戒烟这一小事,从此便开启了他“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的开挂人生。

在某一次戒烟失败后的夜晚,曾国藩默默地把自己的烟斗折断,写下了著名的“日课十二条”。从此不管日程如何忙碌,曾国藩都始终坚持完成日课。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

正是在这一天天地省察自身中,曾国藩逐渐克除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学业和身心修养日趋精进。

曾国藩说:“克勤小物”。

“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要在小事上磨砺自己的性情和修养。“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做事要有始有终,只要持之以恒积跬步,便能最终致千里。

“有恒”,是曾国藩领悟到的第一个人生秘诀。

自强

曾国藩说:“余生平长进,全在挫辱之时。”

曾国藩操练湘军时,行事至刚的他猛烈抨击湖南驻军“将士畏葸,疲玩已成痼疾”。

他弹劾长沙副将清德,导致众人对其恨之入骨,他的上司鲍起豹更是在旁伺机报复。

鲍起豹在他的卫队再一次寻衅滋事后,故意将几名闹事的士兵送到曾国藩的公馆,同时派人在军营四处散布曾国藩要严惩他们的消息,点燃两军蓄积已久的不满情绪。

绿营军公然围攻曾国藩的公馆,破门而入,连伤了他的几个随从,曾国藩只得落荒而逃。

堂堂二品大员,却差点儿被士兵打得满地找牙,可以想象曾国藩是怎样地心血上冲,夜不能寐。

但在经过了几夜反思后,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决意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而是带领湘军前往衡阳。

他要不争一日之短长,待练成一支劲旅打下几个胜仗,高下自见。

正是因为这次长沙之辱,让曾国藩挫而后奋,他才能咬紧牙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操练出一支“扎硬寨、打死仗”的湘军,成为晚清一代中兴名臣,将清政府的寿命延长了几十年。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之时,切不可徒然自馁。惟有咬牙励志,动心忍性,打碎牙和血吞,便能增益其所不能,便能打得通,便是好汉。

咬定牙根,徐图自强,是曾国藩领悟到的第二个人生秘诀。

和光同尘

《道德经》中说道:“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愤世嫉俗、矫激傲岸,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因此处处碰壁,动辄得咎。

在被解除兵权在家守制的三年,极端痛苦中,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几千年前的圣人之言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启示,他认识在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他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但实际却是外强中干。

真正的强者往往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但却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再次回归官场之后,曾国藩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了。

但是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中所有,而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跌倒中悟出来的,是从质朴中生发出来的,和世俗的油滑机智相比,其境界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历经千帆后,他却仍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初心。骨子里“倔强”仍在,表面上和光同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