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藏品阁
艺术品投资 · 我们更专业! 建立客户交流平台,方便与客户及时交流,发布最新藏品信息、公布热门收藏品、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让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的升值财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资眼老A  ·  突发消息!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2 天前  
淘股吧  ·  出手!陈小群1.3个亿! ·  3 天前  
投资明见  ·  徐小明:周四操作策略(0206)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晚上这个点,还有多少人在准备开盘的,点个赞看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藏品阁

听说有种钱花出去后还能飞回来?!

天津藏品阁  · 公众号  ·  · 2019-07-28 09:26

正文

对古钱币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古时候的钱有一个别称叫“青蚨”。

据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传说在南方有一种虫,叫青蚨,别称蚨蝉、蒲虻、鱼父、鱼伯等。

有个著名的典故叫“青蚨还钱”——据说在南方有一种叫青蚨的虫,把它抓来,用母虫的血涂八十一枚铜钱;再取子虫的血涂另外八十一枚。

涂完以后,可以用涂了母虫血的钱拿去买东西,留下子虫血钱在家里, 过不久就会发现,花掉的钱又一个个地飞回来了。

这样,钱永远都用不完,就是“ 青蚨飞去复飞来 ”的传说。


据说“青蚨还钱”是利用青蚨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

《孝子传》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参,在野外砍柴,他的门人乐正来看他,曾母因家中无人待客,就咬破了右指。

正在砍柴的曾参右臂跟着痛,以为母亲出事了,连忙跑回来。

人类又称倮虫(无羽毛鳞甲蔽身的动物),既然人类“倮虫母子”有心灵感应,青蚨母子肯定也有

只是这种法子不大地道。宋林同《《禽兽昆虫之孝十首》诗,第十首写青蚨说:“子母不相离,何必办捣蚨。忍能利铜臭,不枉唤钱愚。”

因而在《穷神秘苑》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青蚨钱的设定: 如果拿青蚨钱去买金银珍宝的话,钱就不会飞回来


青蚨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占有欲。也由于青蚨和钱的紧密关系,在钱币上往往能发现青蚨的影子。

比如这枚清代青蚨云集背八卦花钱,青蚨云集寓意会有更多的钱。

青蚨广至,壹佰文正 商家代用币,寓意财源滚滚。

康熙通宝宝源七分钱,打制“国宝源流,青蚨复飞”。

青蚨剑,则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特色,在明清之际风靡一时,是用各类古钱币编织,串成一把剑,因为会用到唐代的开元通宝,所以很多都取名“开元青蚨剑”,也有开创新纪元、新辉煌的意思。

青蚨剑是为求吉驱邪而铸造的,古人欲借古剑之剑气和铜钱之灵性,达到剑气与灵气合一,成为达官贵人吉祥之宝。

“六朝旧梦剪凿出,眼底青蚨又飞来。 诸君莫嫌此物陋,已历沧桑几多回。 ”到了当代,在我国的外交活动中,青蚨剑有时仍会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宾。


青蚨的形象不仅在古代钱币上表现,在近代机制币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民国四川“青蚨飞去复飞来”背牡丹铜元:

四川马兰钱五文“青蚨飞去复飞来”白铜样币一枚,背牡丹花,钢模深打,图纹深峻,马兰钱样币极其少见:

民国万载仙源青蚨至一百文,纸币上也有“青蚨至”的字样:

除了钱币外,古代的钱袋上也绣有“青蚨来”,大概是盼望花出去钱再飞回来吧。



往期

推荐

· 有一种极致的美叫“花丝镶嵌”

· 关于猛犸象牙,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央行官宣高清大片! 新版人民币马上来啦!

· 毛主席留下的七张人民币,你或许也有……

· 逢绿必涨! 这些绿色纸币,您有吗?

· 80猴票漏齿八方连拍出205万!

· 这件艺术品,让马未都念念不忘!

· 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藏家推荐

王树文,1943年出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因在花丝镶嵌领域造诣颇深,被尊为“ 花丝镶嵌第一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